最近,我在小红书上看到一个帖子,让人唏嘘不已。
题主跟男朋友还没订婚,只是今年十一的时候带男朋友回家见了家长。
有次题主打视频跟妈妈闲聊,妈妈说弟弟大概确定下来明年结婚,题主得出大头礼,基本都是一两万块钱。
题主觉得两万有点多,但是想着等到自己结婚的时候,弟弟也要还礼,就没有异议了。
结果妈妈给题主来了个暴击,说她结婚的时候弟弟不用随礼,因为爸妈给了题主嫁妆,他们是一家的,已经出了。
然后又聊到弟弟结婚让不让她对象来。题主想着已经见过家长了肯定要来吧,妈妈就说那他也得随礼。
题主问多少合适,妈妈没有马上说一个数字,而是先给她举了几个例子。说谁谁谁女婿给多少,大致意思是要给个一万。
题主很无语,自己和男朋友只是见了家长又没有订婚,哪有出那么多钱的。
妈妈就说那在弟弟结婚前把他们俩先定下来。
题主听到这话懵了,当场愣住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她没有想到父母的偏心如此明目张胆,毫不遮掩。
今年父母已经找她借了2万块钱给弟弟装修,说的是借,不知道以后还不还。
而要男朋友给弟弟一万块礼金,也让题主的三观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她非常疑惑,到底是自己小孩子思维了,还是妈妈这种思想就是不合理。
于是她把帖子发到网上,让网友评评理。
帖子一经发出,就引来众多网友讨论:
“你爸妈说句不好听的···这简直就是在吸闺女的血。。。”
“既然当你是外人,当初为什么要生下你呢?”
“说他们才是一家人,这样的话真让人恶心,闺女不是自己生的吗?”
虽然时代在进步,重男轻女的观念已经得到了很大改善。
但还是有一部分人觉得养女儿是赔钱货,因为把女儿养大了就嫁给别人家了。
有很多地方,还存在这样的一个习俗。
女儿出嫁时,娘家人会往女儿的那个方向泼一盆水,意味着“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无法收回。”
在有些父母看来,他们将女儿养大,花费那么多金钱和精力,最后嫁到别人家,等于是赔本的生意。
如果不能从女儿身上捞一点,心里会觉得亏了。
于是他们等女儿长大后,便迫不及待地向女儿伸手要钱。
这些家长把养育女儿和女儿对自己的回报当成了生意场上的“对等交易”,把向女儿索取视为理所当然的事。
他们无节制地向女儿要钱,完全不顾及女儿在生活及工作中会面临多大的压力。
02
父母将孩子养大,孩子长大有了经济收入后孝顺父母,这本身是一件无可厚非的事情。
但是,拿孝顺当幌子,不断向女儿索取钱财、提要求,补贴儿子,这种区别对待就特别令人心寒了。
特别是当女儿成家之后,再来一次次“啃”女儿的行为,无疑是加重了他们的经济负担。
“啃女儿”,逼迫女儿成为“扶弟魔”、“扶哥魔”这类现象在生活中是最为常见的,以女儿的“前程”和“收入”来为家里的儿子谋福利,等于是帮助儿子“啃女儿”。
逼婚女儿,用彩礼给儿子买房。
广东一名17岁的初中生,被父母瞒着订了一门婚事,并且家里连彩礼钱都收下了,只为了给女儿的哥哥或弟弟存钱买房。
女孩知道后,在反抗不了父母的情况下,向妇联求助,举报父母逼婚。
幸好事件并未朝着不可控的方向发展,在妇联的介入下,这门婚事得以及时解除。
用女儿后半生的幸福,来为儿子的房子“做嫁衣”,用女儿的收入为儿子还房贷或者买房,这种“啃女儿”现象屡见不鲜。
即使不涉及到彩礼,许多家庭中的女儿依然逃不过“被啃”命运。
《欢乐颂》中的樊胜美,在大城市做着光鲜亮丽的工作,有着一份不错的收入。
怎么看,都觉得她的生活应该是令大多数人羡慕的,但是剥开层层“包装”,就会发现她的生活是悲哀的。
每月工资除了要寄回家给父母用,还要给哥哥还房贷,就连哥哥房子的首付款都是她交的。一个人为家里做了那么多,每天仍要承受父母的无休止抱怨。
还有《安家》中的房似锦和《都挺好》中的苏明玉,同样被父母逼迫成为了“扶弟魔”或者“扶哥魔”。
值得庆幸的是,她们没有就此沉沦,而是努力拼搏,在逆境中成长,自立自强。
03
在一些父母的观念里,这种想法没有任何问题。
他们这种思想是继承老一辈的,你无法改变他们的观念。
和这样的父母相处,时刻谨记以下三点:
①学会拒绝不合理请求
对于这类父母的要求,如果十分过分,严重影响到了自己的正常生活,就应该坚定地拒绝,而不是一味地顺从或者是接受。
②学会隐瞒自己的收入
如果父母总是喜欢将自己钱给弟弟或哥哥花,那么这个时候就应该学会适当地隐瞒自己的收入,学会隐藏,父母也就不会再惦记。
③学会争取权益
不要怕纷争会引起不愉快。在自己的“领地”内忍让,其实就是一种懦弱,是对自己权益的一种放弃。而且也不会得到别人尊重,只会让他人认为你软弱可欺,甚至认为欺负你是“理所应当”。
成年人的世界,不论对错。
你能做的就是不断变强,从这个不良的环境里爬出来,向下扎根,向上生长,去过你想要的生活。
共勉。
作者:绿窗纱 ,撰稿人,与文字共舞,弄墨香满衣。
↓免费试读《精读君通识词典》前30个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