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起手机浏览短视频,哈哈,这个真逗,哈哈,那个也超搞笑,不知不觉间,2个小时就悄悄溜走了……
不管是心情低落还是愉悦,总是不由自主地打开它;直到手机滑落脸颊,或是刷得昏昏欲睡。
结果,一整天下来,什么都没干成。
新加坡学者郑永年曾提出警示:中国可能会步入全民“思维退化”的时代。
我们屡次强迫自己关闭它,甚至狠下心卸载抖音,但往往坚持不到一天,就又重新安装回来,继续沉醉其中,因为它实在“太吸引人”了。
为何大多数人难以抵挡短视频的魅力?
原因在于短视频的算法推送机制极其精妙。它通过不断搜集用户信息,精确捕捉你的兴趣所在,并深度挖掘你的内心需求,从而不断满足你的期望。你喜欢什么,它就连续不断地给你推送什么,紧紧吸引你的注意力,使你完全沉浸其中。
有时,你根本无需主动查找内容,只需在某个视频上稍作停留,系统就能捕捉到这一信号,不断试探你的偏好,随后给你投喂更多类似的内容。比如,仅仅因为在一个帅哥视频上多看了一眼,接下来给你推荐的可能是更多更养眼的帅哥视频。
每一次滑动屏幕,都像赌徒在拉动老虎机的拉杆,期待着下一个短视频带来的惊喜,人完全沉浸其中,欲罢不能。
这不仅耗费了宝贵的时间,甚至大脑也会因为这种持续不断的刺激而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那么,为何说短视频会让人思维退化呢?
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认知视野变得狭窄
我们可能觉得,不用出门就能见识到世界的各种面貌,感觉自己的视野变宽了。
但实际上,每天刷了海量的视频后,却发现自己已经深陷于“信息牢笼”之中。你喜欢的内容,大数据算法会源源不断地给你推送——看帅哥,就一直给你推帅哥;看旅行,就不停给你推旅行。
如果你打开爸妈的抖音,你会发现,你们仿佛生活在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算法将这个世界切割得无比零碎,你所了解到的仅仅是其中的冰山一角,而其他的大门,早已在无声无息中被关闭了。
知识变得高度零散
我们常常误以为知道就是懂得。
扫一眼热搜,就觉得自己掌握了天下大事;刷帅哥美女、搞笑段子、明星绯闻,在评论区激烈地争论,仿佛显得自己很有见识、很有深度。
一天刷上成百上千个视频,表面上看似学到了很多知识,但实际上却什么都没真正掌握。转瞬即逝的多巴胺式快感,并没有给人生带来任何实质性的改变。
这些零散的信息让人渐渐陷入自我欺骗的漩涡——不懂装懂,自以为懂了很多,到最后连自己都被欺骗了。
让人越来越缺乏耐心
习惯了这种低成本、高回报的快速刺激后,人们逐渐失去了深度思考的能力。一个视频稍微超过几分钟,就很难再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了。
慢慢地,你的注意力只会被那些简单粗暴、能够迅速调动情绪和欲望的内容所吸引。而那些需要思考、注重逻辑、情绪强度较低的内容,却让你失去耐心。
最终,你的兴趣点被压缩到一个很小的范围,甚至连标题如果不够吸引人,都懒得去点击了。
让人变得情绪极端
在《乌合之众》中提到,群体的行为通常只有两种:要么锦上添花,要么落井下石。而群体的特点有三点:智力降低、自信过度膨胀、情绪极端化。
在网络环境下,群体更容易形成。有句话形象地描述了这种现象:“线下胆小如鼠,线上嚣张跋扈。” 这正是群体特征的体现之一。
当群体聚集在一起时,不仅无法实现“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效果,反而可能连一个臭皮匠的水平都不如。群体往往缺乏深思熟虑就急于行动,这也解释了为何一些热点事件能迅速引发众怒或同情,但随后又频繁上演“反转打脸”的剧情。
人在群体中时,智商常常会大幅下降。为了获得认同感或归属感,个体愿意放弃对是非的判断标准,用智商去换取那种看似安全的“集体温暖”。
比如很多家长在为孩子选择辅导班时就是出于这种心理:自己并不清楚辅导班的具体作用和意义何在,但看到其他家长都报了名,也赶紧跟风报名。即使效果并不明显,但大家都一样报了名,谁也不会被嘲笑;而如果只有自己没报班的话,最后万一孩子成绩不如别人了的话,那才会后悔莫及呢!
最后我想说的是:娱乐本身并没有错,而且每个人都应该好好地享受娱乐时光。但是如果娱乐的方式不合理、不恰当的话就会反过来伤害到自己。
素材来源官方媒体/网络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