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记者练笔头|小眼睛观“青科会”,种下科技的种子

文摘   2024-12-10 17:39   浙江  

种下科技的种子

温州市广场路小学五(2)班 戴莞倚


“因为在过去,未来已经发生。”伴随着李老师声情并茂的演说,把我带进了一个现代科技的时代。

随着一阵阵秋风拂过,温州晚报小记者团如约来到了瓯海奥体中心,参加一场意义非凡的青科会。
“这个就是现代化的新能源汽车。”在进行采访活动之前,讲解员阿姨向我们介绍着在青科会中展示的各大高科技产品,包括国产的知名品牌都一一映入了我们的眼帘。
“哇!这也太酷了吧!”当晚报小记者们看到这一件件充满科技感的产品时,都不禁发出了一阵阵惊叹。是啊,这里有好多展品都体现了我们现在的高新技术。其中,令我最感兴趣的便是超级“萌萌哒”的机器小狗和特别酷炫的大机器人,只见机器人小狗伴随着音乐有节奏地走来走去,还不停摆着尾巴,不时还会做一些跳跃动作,非常引人关注。而聚精会神地观看机器人表演的基本上都是一些青少年,因为此时机器人表演的正是网红歌曲《科目三》。
随后,在带队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青科会的采访现场:“李老师您好,我是温州晚报小记者戴莞倚,您能简单介绍一下您所写的《维度》这部作品的创作灵感来源吗?”我面怀笑意,拿着麦克风,从容大方地向李易谦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随后李老师非常耐心地向我们介绍了自己在创作《维度》这部作品的情况。我非常认真地听完李老师的解答,感觉通过这次采访收获匪浅,我不仅深入了解了科幻小说,还从这次采访中锻炼了语言的表达能力呢!
金秋的阳光照在我的身上,仔细回想先前的采访活动,感觉心还在怦怦直跳。是的,青科会向我们展示的是高科技的展品,埋下的是热爱科学的种子。




小眼睛观科学

温州大学城附属学校五(1)班 林炜轩


11月16日,我跟随晚报小记者团来到了瓯海奥体中心参加青科会“万有引力派”活动。

在展区,我看到了有意思的智能换衣物、神奇的奔腾激光、奇特的生长因子等多种多样的新科技产品。其中,让我感到神奇的是糖画机器人,它能根据我们的选择意愿画出相应的糖画,让你心满意足。当然,最好玩的还数GO2机器狗和HI机器人。机器人还会跳科目三呢!他们居然跳得有模有样,这些都是科技给我们带来的新体验。
参观展区之后,我们来到了知乎专场。我认真聆听了刘科院士的讲座。作为小学生的我,讲座中,很多的专业名词都听不大懂。但我大致听明白,他讲的是世界上的各种能源。按照我们现在所需电能,仅仅靠风力、水力来发电,电能远远的不足。核能又有风险,日本核废水排放就是个例子。我们科学家就开始研究开发新式能源。先是方便的氢能,可科学家突然意识到,氢能还不够安全,因为它是气体状的,一旦泄露即可在短时间内产生剧烈爆炸,太危险了。于是科学家开始研究以绿色甲醇储存构建“绿色低碳能源体系”。
科学的不断发展,给我们带来了神奇的体验,也带来了更多的便捷。作为小学生,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奋发向上,长大了在科学研究上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青科会“之旅”

温州市南浦实验中学附属小学六(2)班 单镜伊


伴着瑟瑟的秋风、清晨的阳光,透过枝叶,露出些许斑驳。在这金秋佳期,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青科会。

步入青科会现场,我发现里面的项目琳琅满目,大到AI智能机器人,小到神秘分子,让人驻足良久。刚参观完了青科会,最让我感兴趣的便是被誉为“超级科幻作家”———李易谦叔叔的分享。他上台时,台下传来阵阵热情的掌声;我观察到,李老师眼中充满了智慧与热情。他向我们耐心讲述他创作这本书的灵感与来源。
李老师的精彩分享让我深有感触,他具有感染力的分享,让我了解到了《维度》是一本很有趣的科幻小说,其中情节扣人心弦,让人久久无法自拔,沉浸其中。这本书主要讲的是一个关于极限求生的故事,并且,在故事中,有四个主角,他们都有着鲜明的形象,与独特的性格。
也让我知道了,想要写好小说,必不可少的条件是一定要多多地读书,积累一定的经验与知识的储备,再者,就是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和脑洞。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既能符合科学,却又奇妙无比……
这次的活动中,让我得到了许多收获,尤其是在提问环节中,我克服了心中的压力,勇敢地提出了自己的问题。



幸亏

温州市实验中学2023级16班 孔依谦


毛毛虫并不美丽,幸亏它最终会化茧成蝶成就春天的乐章;小水滴随时都有蒸发消失的危机,幸亏它终会回归大地与海洋,成就自己最终的落点;幽微的星光随时都会弱去,幸亏它以温柔的方式落入了我们的视线,成就了脑海里的永恒。而我那躁动不安的心,幸亏有了那段乐章,才最终找到了以不变应万变的法宝。

我算是个勤勉好学的人吧。刚入学那会儿,对新鲜知识总是铆足了劲地渴求。可是,自从楼上搬来新邻居后,烦恼也随之而来——噪音。那是怎样的一个好动的人儿啊!我背古诗时,“咚咚咚”的跑跳声就从头顶循环播放;我写算术时,那“咣咣咣”的敲击声就好似千军万马在厮杀;我静心看书时,“嘶嘶嘶”的拖拉声似乎就是一把利剑,穿透我的耳膜,直通大脑核心。这声音从屋内一直传到屋外,穿过走廊,溜入入室花园,甚至走出了大门,整个屋子都是这个声音的回荡与新的一波从楼上传来的鼓动。
我的忍无可忍与反复抱怨,最终让爸妈去楼上邻居家聊了一回。原来,他家包括客厅在内全部都铺设的是实木地板,地板下层需加设一层龙骨。爸爸告诉我,这样的结构,在他家底层和我家顶层的楼层之间就形成了一个“鼓”的构造。所以当他们发出1分贝的声音,声波传递到我家时,可能就达到了2分贝甚至是3分贝。那日我也见到了这个一直出现在我梦魇里的噪音制造者——一个比我小了好几岁的小男孩。“男孩子就得动一动,活泼点好!”爸爸笑着结束了我们的拜访。
于是乎,这个声音似乎就只能是我生命中不能缺少的乐章了。
“尝试着去接受它,如果你不能改变它。”妈妈说。
我开始尝试着去静心,每次坐在书桌前,我只专注自己和书本本身,尽力忽略外界一切。我的耳朵只专注书本的翻页声,手中的笔在纸上书写的沙沙声。一次妈妈问我是否觉得楼上很吵,我惊讶地发现居然没有听到。我才恍然已经有很久没有听到楼上的声音了。
我开始留心我的一点点的变化。学校里考试快结束时的那种躁动,自习课时的各种嘈杂,课间的各种喧闹……我居然可以置身其中却又从容自如地看我自己的书,写我自己的字。
外出吃饭,我习惯随身带上一本书和一个防噪耳罩。如今,防噪耳罩已经在抽屉久未触动了。店外的车水马龙,店里的人来人往,仿佛都远离我的耳和心。
这本事似乎越来越有用,乘飞机,搭火车,等待时……只要我心定,我就可以游刃有余地做到心静。原来传说中的以不变应万变的感觉竟如此奇妙。
“尝试着去接受它,如果你不能改变它。”妈妈的这句话陪着我走了很多年。我逐渐明白,所有的一切外力都不是内心的主宰,只有“心定”才能“心静”。任周遭万千嘈杂,我自可以以不变应万变。
之后,每每我在电梯里遇到那个男孩,我都会不自觉地露出微笑,他有一回忍不住问我:“姐姐,你在笑什么?”我其实想说:这些年幸亏有了你的乐章。我的生活也变得从容而有趣了。





编辑:陈蕾蕾(实习生)

责编:方圣鲁

监制:周丽峰

合作联系:0577-88060606

邮箱:400649.qq.com

温州市学生通讯社
以温州晚报为媒介,实时发布各类教育资讯,开展各类教育活动。以温州学生通讯社为载体,打造社会实践的平台。通过孩子们的视角去发现世界、探索社会、记录成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