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阅那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我们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一百多年前的福建,那些黑白影像,不仅记录了当时的风土人情,更承载了厚重的历史与文化。
一百多年前的福建,正处于清朝末期与民国初期的交替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不安、新旧交替的时代。
一方面,封建社会的残余势力仍然根深蒂固,另一方面,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和近代化的浪潮,福建也开始逐渐接受新的思想和技术。
传教士拍摄的福建地区农村农业生产活动,这就是典型的家庭小生产,两个男人在旁边用吹谷机打谷,旁边的女人用耙子把谷子都堆起来,这些工具,其实到了几十年后仍然在中国很普遍。
在福州的外国夫妻,那个外国男人应该是想体验当地的轿子,但是没想到,这里的轿子体积是那么小,就像是一个装东西的大箱子,做这种工具出行一定非常拥挤促狭。
洗衣服的小姑娘,身后坐着的也许是她们的奶奶,也许是太奶奶,老少对比,让人感慨时光的无情,生命的短暂。
福建福州州俯瞰照片,这张照片里面的位置大约在如今的开元寺,照片中的样子和今天的开元寺差别并不大,只不过今天的开元寺一带商业化颇为明显。
一百多年前福建地区汉族女性的独特发型,被后人称为“三把刀”,这和当时殖民者的入侵也有一定关系,女性头上的三把发簪被磨成很锋利的形制,插在头发中可以随时用来抵御敌人。
早起在照相馆中拍“写真”的女子,她坐在提前布好的景中,一只手撑着下巴,脸上带着夸张的笑容,和面前的小鸟进行互动,在她的身前,还有一只白色小狗和一个白鹤摆件。
福建地区汉人女性的普通发饰,虽然不像三把刀那么锋利,但是也可以看出,所有发簪的尖端都有被磨过的痕迹,而且,从远处看来,其实这就是一些匕首短刀的样式。
一百多年前福建地区的衙役,如果不说是完全看不出来的,四个人两人在前,两人在后,他们的脑袋上全部带着一个高高的帽子,前面的人手里拿着两根大木杖,后面两个人手里拿着一条皮鞭,看上去是负责实刑的人。
福建地区一种特有的塔,为什么说是“特有”因为它有一个专门的用途——弃婴,而且不是什么出生就夭折了的死婴,而是女婴,在封建社会,闽南一带的重男轻女现象尤为严重,严重到了发现出生的是女儿都要直接亲手把她们的生命抛弃。
福建的一处外国人办的茶厂,照片里几个人,既有中国人,又有外国人,他们靠在窗台上,品尝着手中研制茶叶新品的味道。
福建的方广岩寺,竟然真的是修在大岩洞的下面的,寺庙的建筑普遍比较低矮,房檐向外延伸较多,主要因由于福建多降雨、天气潮湿的缘故,而且把寺庙修在山底下,湿度会比在外面更高。
福建的员山水寨,修在水上的军事要寨,位于闽安镇南两公里处的闽安门天险地段,是历史上重要的海防要寨,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元朝的时候,不过如今寨堡已不复存在了。
一百多年前的福建石厝教堂,石厝教堂,顾名思义,这是一座建筑主体采用了当地特有的石材建造,整个特征就是“东西结合”,闽南地区算是外国传教士最先涌入也映入最多的地区之一了,所以这里的基督教教堂很多。
福州船政局,于一百多年前拍下的照片,福州船政局是晚清时期洋务改革期间创办的军工企业,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有些大臣终于领会到中西实力之差,逐渐开始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就开办了一系列洋务企业 。
一百多年前拍摄的福州著名的万寿桥,据说是元朝年间,万寿寺僧人王法助得到元成宗铁穆耳的嘉许,募集了数百万贯资金,在闽江上建造了这座简支石梁石板桥,历经19年的艰辛才建成,到了建国后,这座桥被更名为解放大桥。
一百多年前拍摄的,福建金山寺,位于闽江下游乌龙江上,是福州唯一的水中寺,这座古寺始建于南宋初期,已经历经八百多年的风雨洗礼了,承载着非常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这座寺庙的正殿就是闽南人尊重的妈祖娘娘 。
从福建仓前山上拍摄的照片,这张照片中,不仅可以看到仓前山秀美的景色,还能看见美国和法国的领事馆,照片中那种与周围格格不入的西式建筑,一眼就能看到。
福州灵园洞照片,群山环绕,绿树成荫,清澈的泉水从岩缝中潺潺流出,形成一幅动人的山水画卷,洞口两侧,摩崖石刻林立,什么文人武将,都曾在这里留下痕迹。
俯瞰一百多年前的福州城,建筑鳞次栉比,和北方那种道路宽广但建筑稀疏的情况不一样,福州历来都作为重要通商港口,所以这里的繁华是有目共睹的,人口多了,城市规模也就大了,建筑也就密起来了。
福建的早晨集市,周围都是缭绕着的白烟,那是卖早餐的摊贩正在忙活着的信息,画面中站着两个男人,他们统一看向一个方向,或许是正在发生什么热闹事儿。
踩着缝纫机的男人,缝纫机这种东西,也是从西方传过来的新鲜玩意,这台机器一看就是进口的,这不,上面还刻着英文品牌的名字呢,在之前,纺织工作一般都是女人的家庭劳动,只是随着生产力的进步,这种活动被投入到了工厂和商业中。
玩着“开火车”游戏的福建小朋友们,他们个个都只有三四岁的年纪,男女都有,身上穿的衣服,不说多么奢华,也算是干净整洁,想必父母都是极其爱护他们的,这才把孩子送到幼儿园来。
墙下的母子,母亲穿着一身粉色衣衫,给怀里的儿子喂饭,其实男孩的年纪也该学会自己用筷子了,可能是农村里对男孩实在太偏爱,导致他们总是恃宠而骄了。
正在劳动的犯人,和今天一样,过去的犯人也要“劳改”他们带着枷锁也要被抛弃修路修城墙,这和今天还是有点不同,今天的劳改绝对不会让犯人太过于劳累的。
挑水的姐弟俩,一个高,一个矮,这样挑着水桶很容易滑下去,所以姐姐就伸出一只手扶着水桶的把手,两个小人看起来都憨态可掬,十分乖巧。
福建地区的婚礼现场,坐在椅子上的新婚夫妻好像还不认识对方一样,表情十分僵硬,当然,这是完全有可能的,在封建时代,媒酌之约,父母之命,年轻人是没有权利选择自己的婚姻的。
福建地区的汉族女性,她们的衣着相当,发饰各有各的不同,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妇女全部都没有裹小脚,也许是闽南靠海一带接受新思想更快一点,所以对裹脚的要求不是那么高。
福建地区的新娘子,看起来有几分可怖,因为这个新娘子的头上还罩着一个竹篮子,据说这是闽南地区的一种婚姻习俗,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这种落后风俗也渐渐被革除了。
弹琵琶的福建女子,她们穿着讲究,周围的环境看起来也有几分奢华,不过,这也不是什么大户之家,相反,他们的身份是卖艺的乐妓。
热闹的福建街头,这里一定是刚好遇上一年一次的庙会,街边有许多摆摊卖小玩意的,特别是照片中那个穿着蓝色上衣的年轻人手里拿的那个花灯,做工之精细,色彩之昳丽,真是今天的工艺品比不了的 。
早起的女子学堂,福建和一些沿海的城市分布较多,在重男轻女的时代,女人是不被允许读书的,随着中国近代化的进行,先进的思想被引进,逐渐就有有识之士开始办设女子学校,但是,这一阶段,男女是不能同校的。
一处村庄的河边,一群村民聚集在这里,还有一些穿着西装打领带的人站在最前面,不知道是正在演示什么先进科技吗?
这张照片记录了一百多年前的中国猎户抓住一头老虎的画面,不过不是一个人完成的这项危险工作,这是一群村民共同拿下的任务,中间被抓住的老虎四肢被捆绑着,完全威风不起来。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许多风景都已转身不见。那些承载老福州记忆的老宅和街道,在拆迁和改造中逐渐消失,但幸运的是,我们还有这些老照片,可以让我们回望过去,感受那个时代的独特魅力。
一百多年前的福建老照片,不仅是一段历史的见证,更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它们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生活方式,也让我们更加珍惜今天所拥有的一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