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奋进的五年| 织牢织密生命安全“救护网”——中国红十字会持续推进应急救护工作高质量发展综述

文摘   2024-10-22 11:36   内蒙古  


“快来人啊,14号楼栋门口有人晕倒了。”


“你先维护好现场秩序,我们马上赶过去。”


近日,上海市闵行区梅陇镇望族苑社区的工作人员接到了某物业打来的求救电话。随后,社区工作人员一边拨打急救电话,一边火速赶往现场,开展紧急救助。晕倒的居民是段女士,今年54岁,事发时正下楼扔垃圾,没想到刚走出楼栋门口就突然晕倒。抵达现场的社区工作人员,都接受过“上海市2024年为民办实事项目——培训8万名持证应急救护员”公益培训,考核通过并获得了红十字救护员初级证书。此次救助是他们“领证”后参与的首次行动。


校园球场上,早高峰地铁里,车辆不断驶过的路旁,人流涌动的候车大厅⋯⋯近年来,随着全国红十字系统持续推进应急救护培训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机关、进农村、进家庭、进军营,公众应急救护知识技能普及率和公共场所急救设备配备率不断提升,公众的急救能力显著增强,敢于在第一时间伸出援手的“急救侠”越来越多,应急救护工作进一步实现“由训到救”转变。近五年来,全国红十字系统共开展取证培训1526万余人,累计在学校、社区、交通场站等公共场所配备自动人体除颤仪(AED)超过6.5万台,这张守护群众生命安全的“救护网”越织越密、越织越牢。



01
“我会守护你直到救护车过来!”


前不久,广东省惠州市委党校红绿灯路口附近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名骑行电动车的长者被汽车撞倒在地,头部出血。此时,刚刚组织完应急救护公益宣讲活动回家的罗慧驾车经过此处。她迅速从车上取出急救箱,奔向伤者。处理完外伤后,罗慧安抚伤者:“我已拨打120急救电话,请尽量不要移动身体,以防加重伤势,我会守护着你直到救护车来。”


罗慧是惠州市红十字生命相约志愿服务队队长,2019年11月考取红十字应急救护师资,组织并参与600余场应急救护公益宣讲和培训活动,受益群众达12万余人次。像罗慧一样致力于将急救知识普及到千家万户的红十字同仁遍布全国各地。在他们日复一日的不懈努力下,受训人数不断增加。每一年,全国红十字系统平均培训救护员300余万名。



2021年,是应急救护推进年。


在这一年,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先后出台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应急救护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推广普及交通医疗急救箱伴行计划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推进学校应急救护工作的通知》,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实施“红十字救在身边”行动,这也是全国红十字系统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


次年6月,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国家卫生健康委、教育部、交通运输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电总局、国家体育总局、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等13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关爱生命 救在身边”活动的通知》,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等文件精神,开展“关爱生命 救在身边”活动,加快推动群众性应急救护工作高质量发展。


在多部门强强联合之下,全国各地的应急救护培训工作不断从“五进”扩展至“六进”“七进”。



今年2月,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联合制定出台推动红十字事业军民一体化发展的意见,标志着军地红十字事业迈入深度合作之路。为推动红十字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健康中国和国防军队建设,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两部门重点在5个方面深化合作:联合开展“应急救护进军营”工作,为参加应急救护培训人员发放“救护师资证”和“救护员证”;持续做好军队卫生系统南丁格尔奖候选人推选表彰工作;巩固加强军队卫生系统无偿献血和造血干细胞捐献等相关工作;联合加强军地一体应急救援救护工作;联合开展义诊服务活动,为革命老区、边远艰苦地区、少数民族地区提供医疗帮扶,为患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等疾病的困难群众和部队官兵家属实施医疗救助。



2023年2月,浙江舟山普陀一名游客突发心跳呼吸骤停,一名路过的红十字救护员和周围群众接力救护,成功施救的短视频火遍全网。在浙江,这样的应急救护成功施救案例每年都有几十起。“在浙江,慢一点礼让斑马线,快一点‘’在身边越来越成为一种文明新风尚。”浙江省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说,截至目前,全省应急救护知识普及率达到59.82%,应急救护持证率达到7.51%,公共场所AED配置达到3.06台/万人,乡镇(街道)应急救护培训基地覆盖率达71.48%。 



今年年初,上海市政府将“培训8万名持证应急救护员”列入2024年为民办实事项目,项目由市红十字会牵头,市民政局、市卫生健康委、市教委、市应急管理局、市妇联等单位共同推进实施。


在福建,“人道红”持续助力“火焰蓝”,全省消防员学习红十字应急救护已经形成常态化机制,红十字应急救护技能已经纳入消防战士的职务晋级和能力竞赛中,每一位消防战士都是红十字救护员;在云南,截至2022年年底,“博爱急救站”项目已在云南省11个州(市),36个县(市、区),205个未配置校(村)医,且离医疗点较远的山区学校、社区、景点设立急救站,直接受益师生和社区群众达15.27万余人次;在湖北宜昌,2023年共在全市31个街办、235个城市社区、12064个楼栋推进楼栋救护员行动,累计培训1.3万余名红十字救护员,基本实现了楼栋全覆盖;在江苏宜兴,不断开展外卖送餐行业专场培训,成立外卖送餐行业红十字会,让外卖小哥变身“行走的红十字救护员”;在广东广州,230余家链家门店升级为“红十字救护站”,让老百姓家门口就有“急救阵地”⋯⋯随着应急救护培训工作的不断深入,百姓身边的“生命守护者”遍布各行各业。


02
救命神器,“救”在身边


2023年10月19日18时58分许,在安徽合肥南站候车室检票口,一名65岁男性旅客突发疾病,心脏骤停失去意识,情况一度十分危急。


“杜老师,快来,这里有一位老人家晕倒了。”听到呼救,正在南站医疗保障点驻点的市三院护士杜淼立即带着抢救箱赶往现场。


时间就是生命,杜淼跪在地上不停地为该乘客进行胸外按压等急救措施。徒手心肺复苏2分钟后,立即给予AED(自动体外除颤仪)除颤。同时,车站工作人员也联系了120急救人员。令人欣慰的是,经过现场抢救,在120到达前旅客心跳、呼吸均有恢复,之后送至医院继续抢救。


为助力健康合肥建设,2019年至2021年,合肥市公共场所设置AED连续三年纳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事项,由合肥市红十字会负责牵头实施。截至目前,共投放AED1643套。市民可以在皖事通平台搜索“合肥AED地图”,查看自己所在位置周边设置的AED数量、位置等情况,在紧急情况发生时,可以尽快取用AED,保障群众生命健康。



近年来,各地红十字会逐步普及公共场所急救箱(包)等配备,持续提升客运航班、机场、客运列车、火车站、高速公路服务区、地铁站、学校、体育场馆等人员密集场所AED配备率。近五年来,全国累计在重点公共场所配备AED6.4万余台。


2023年是《北京市重点公共场所社会急救能力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1年-2023年)》的收官之年,全市完成重点公共场所配置5000台AED的目标任务,并于同年11月21日联合北京市卫健委、北京急救中心等部门发布北京市重点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仪(AED)电子地图。电子地图通过北京120微信小程序向公众开放,公众可及时获取AED的位置,并提供导引,电子地图还与北京120调度指挥系统联通,120调度员在派车的同时会给呼叫者指引,协助他找到就近的AED进行施救,为我们专业的院前急救工作开展奠定一个前期的基础。


山西省人流密集公共场所配置AED连续三年(2020年至2022年)被列为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全省累计投放1823台AED,培训人数达11万余人次;福建省各级红十字会在公共场所共配置近3000台AED,完成救护员培训发证40余万人;今年2月26日,山东“青岛市爱心救·五分钟社会救援圈”项目启动,计划在五年内,为青岛市社区末端增装1000余台自动体外除颤仪(AED),并通过培训便利店人员、外卖小哥、网约司机等为城市增加10万余个快速移动“第一响应人”及“移动AED”,通过数字化与120联动,共同打造“5分钟、24小时、能救、会救、敢救”的城市末端救援圈;3月28日,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携手阿里巴巴公益等爱心企业共同开展“口袋急救侠”公益项目,在欠发达县域布设AED、普及急救知识和技能,将“救命神器”和急救技能带到县域乡村⋯⋯



随着“救命神器”遍布大街小巷,使用AED成功救人的故事一次又一次上演:2023年7月6日晚,厦门地铁2号线吕厝站内,工作人员成功使用AED救助一名倒地中年男子;7月11日,山西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配置的AED在省司法厅集中办公区上演了一场紧急生命接力;2022年9月8日,在湖南长沙洋湖足球公园2号球场,队员使用AED成功救人⋯⋯


除了增加AED配置的数量和加大培训力度以外,健全使用AED的法律保障也非常重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四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通过法律保障免除善意救助者的民事责任,让事发现场的目击者实施紧急救助行为时无后顾之忧。


03
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


近年来,中国红十字会持续开展全国红十字应急救护技能大赛,不但提高了应急救护技能,营造了“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社会氛围,且有力促进了红十字应急救护工作在更大范围开展。


2019年9月10日至11日,第五届全国红十字应急救护大赛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举办,35支代表队400余名红十字救护员齐聚一堂,切磋技艺、展示风采;2022年9月1日,第六届全国红十字应急救护大赛决赛在浙江省杭州市成功举办,为2021年度全国“十大最美救护员”颁发了证书和奖杯,并启动了2022年“寻找最美救护员”活动,通过选树群众性自救互救典型人物,宣介感人事迹,进一步在全社会广泛宣传“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23年12月7日至8日,由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和应急管理部联合主办的第七届全国红十字应急救护大赛在广东省广州市成功举办,本届大赛首次邀请消防救援、安全生产人员与红十字救护员同台竞技。



加强水域安全教育是红十字系统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依法履行人道救援救护职责的实际行动。近年来,全国各级红十字会将其列入红十字生命教育内容,积极开展水域安全宣传教育活动,“预防溺水·救在身边”的意识深入人心,群众性自救互救技能不断提升。江西、浙江、广东、海南、福建、江苏、湖南等省红十字会经过多年努力,培育形成“泳安计划”“一家一个救生圈”“生命之舟,伴你远航”等品牌项目,面向学校、社区积极组织开展以“防溺水”为重点的防灾避险知识技能宣传教育普及活动,已累计覆盖近540万人次。


2008年,奥运会第一次走进中国,开启了中国红十字会参与服务奥运的大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际、国内重大体育赛事的赛场内外,活跃着身着红十字标志的志愿者和医疗服务队,把无私奉献的精神播撒到各个角落。


2019年9月17日,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与北京冬奥组委正式签署合作备忘录。根据国际奥委会、国际残奥委会、国际雪联的有关要求,针对冬奥会高山滑雪、跳台滑雪等雪上项目特点,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的航空医疗救援任务由红十字会来承担。为此,北京市红十字会999航空救援队准备了4架直升机、76名救援人员,圆满完成国家高山滑雪中心、云顶场馆群、古杨树场馆群的航空医疗救援保障任务。



2021年4月,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与杭州亚组委、亚残组委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全面参与杭州亚运救护服务保障工作,实现全省56个亚运竞赛场馆AED配置全覆盖、亚运主场馆群红十字救护站全覆盖、赛会志愿者应急救护培训全覆盖。


今年6月26日,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与第九届亚冬会组委会合作备忘录签署仪式在哈尔滨举行,标志着中国红十字会参与2025年第九届亚冬会工作正式启动,中国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将再次接受世界的检阅和考验。


来源中国红十字报
特日格勒
监审:刘春军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呼伦贝尔市红十字会
发布红十字会业务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