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万字!人民日报刊发援藏主题报告文学:高于高原的精神坐标

文摘   2024-12-11 18:32   四川  


编者按:


“你们在高原上,精神是高于高原的。”


今年是对口支援西藏工作实施30周年。为全景展现对口援藏工作开展3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大力支援下,广大援藏干部人才和西藏各族儿女共同取得的跨越式成就、共同谱写的雪域高原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彰显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进一步弘扬援藏精神、凝聚奋进力量,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党委组织部指导支持,西藏日报社牵头创作了援藏主题报告文学《高于高原的精神坐标》。


报告文学《高于高原的精神坐标》,由报告文学作家、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蒋巍和西藏日报社采编人员组成的团队合作完成。《高于高原的精神坐标》全文1.6万字,12月9日在人民日报两个整版刊发。


对口支援西藏工作,是伟大新时代的一首波澜壮阔、扣人心弦的长歌;援藏干部人才和西藏各族干部群众一起,矗立起了一座高于高原的精神坐标!


特此转载,以飨读者。




中国画《风景这边独好》,作者韩书力。

“援藏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崇高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显著优势。缺氧不缺精神,这个精神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你们在高原上,精神是高于高原的。这个事情必须一茬接一茬、一代接一代干下去。”


2021年7月,在庆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西藏。在藏期间,总书记亲切会见了援藏干部代表。面对这些脸颊晒成古铜色、浑身透着“糌粑味、酥油香”的“新西藏人”,总书记十分动情,着重讲到援藏精神。


今年是对口支援西藏工作实施30周年。对口支援西藏工作,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作出的重要战略决策。


其实,援藏工作要有那么一种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头回进藏时就谈及。


1998年6月,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第一次来到西藏,为的是接回福建省第一批援藏干部、送来第二批。


随行人员记忆犹新。在林芝市八一镇同第一批援藏干部座谈时,习近平语重心长地说:“同志们,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们头上援藏的光环会慢慢地淡去,但是你们必须保持援藏的精神,回去要再接再厉,再创佳绩。不要把当官作为目标,要把做事、做好事作为方向。”


这番话让人感触颇深。而关于“精神”的叮嘱,一直传到现在的第十批援藏干部人才,还将一批批往下传。


——题  记


这片高天厚土,注定不会寂寂无名。


这里是山岳之宗、江河之源、世界之巅。


初夏5月,驻足拉萨河畔,天蓝得澄澈,成朵的云白得炫目,变幻莫测。忽然有雨雾飘来,凉凉的雨滴落下,打湿南北山上蓬勃的青草绿树,河谷中散发着泥土的清香。


极目远眺,山势起伏,海拔渐渐升高。涉足似乎亘古未变的世界,天空深邃辽远,草甸河滩茫茫无垠,牦牛静立、羊群奔走,帐篷星散、新居成片。


冈底斯山脉连绵不断,夕照下越发巍峨,远处山顶的积雪宁静,染上玫瑰色的晚霞——雪山出现在眼前,又不可名状地戳中心头。


天下没有远方,人间都是故乡。


天下没有远方,有爱就是天堂。


晚上9点,拉萨河南岸宝瓶山剧场,以星空为幕,大型实景剧《文成公主》正在上演。伴着恢宏壮美的乐曲,时光回溯到千年前的长安城。一段段唱词回环哀婉、反复吟唱。


现在到拉萨旅游,观看《文成公主》已成打卡标配。该剧及其配套项目改变了拉萨旅游产品格局,从以前的“白天看景、晚上睡觉”的单一观光,变为“游布达拉宫、转八廓街、观《文成公主》”的全时旅游。


这场发挥着多重效益的实景剧,离不开北京援藏的力量。


《文成公主》自2013年8月1日开演至今,已累计演出1900多场,累计接待观众游客超3000万人次。


逼真还原的造型、华贵精致的服饰,公主、赞普率将士和宫女队伍从历史中走出……


散场出来走到小广场,兀自发现剧场正对着布达拉宫,中间隔着的便是拉萨河。


夜色中,这条当地唤作“吉曲”、意为“幸福河”的河水,映照着璀璨灯火,流光溢彩,舒缓地流淌,仿佛穿越1300多年,千山万水、风雨兼程。


这时候,古老而青春的拉萨,开启了五光十色的繁华。从文成公主剧场出来,顺着广场前的台阶而下,街巷上各色餐馆、咖啡馆、文创作坊等处人流络绎不绝,夜色的喧嚣斑斓中,讲述着什么是人间烟火、什么是不可分割。


文成公主,也被人们戏称为“第一位援藏干部”。


这里是西藏,中国西南边陲重地,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


愈是严酷的苍茫之地,愈是人们的坚韧刚毅所在。在这常年的苦寒缺氧之地,时光荏苒,记忆绵绵,镌刻着人们的永世之爱。


对多数旅行者来说,这是美丽高原至净至纯的心灵呼唤;对一批又一批援藏干部人才而言,这是对“两路”精神、老西藏精神的热血传承与执着坚守。


一、出发·从30年前那粒种子


康西瓦,新藏公路上的一个地名、一个达坂,更是一座烈士陵园。


这里安葬着100多位烈士,陵园正中高耸着一座黑色纪念碑,上书“保卫祖国边防的烈士永垂不朽”,在四周雪山映衬下,庄严肃穆。2020年在与外军边境冲突中牺牲的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4位烈士,名字也留在了这里。


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备边足戎”,从来都是国家之重事。


“进军西藏宜早不宜迟”。新中国刚成立,毛泽东主席以睿智的眼光和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感,把解放西藏提上重要议事日程。


1950年1月24日,中央发出指示,以十八军为进军西藏的主力,青海、新疆、云南各出一支兵力“多路向心进兵”。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的序幕正式拉开。


当年8月1日,一支由汉、藏、蒙古、回、维吾尔、哈萨克、锡伯等7个民族135名战士组成的进藏先遣连,在李狄三率领下,离开昆仑山脚下的新疆于田普鲁村挺进阿里,为大部队进藏创造条件。从此,阿里,这块边疆之地,有了第一批党的干部。次年5月,大部队到达扎麻芒堡与之会合时,这支英雄的连队已牺牲56人。病危之中的李狄三在听到西藏已经和平解放的消息后几分钟,永远闭上了眼睛。


北京天安门广场南端,正阳门下,中国公路“零公里”路标从祖国心脏辐射到四面八方。


沿着路标指向,跨过高山大河来到拉萨,同样能看到一个标志——川藏、青藏公路纪念碑。石碑背面篇首上书:“建国之初,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增进民族团结,建设西南边疆,中央授命解放西藏,修筑川藏、青藏公路。”


让高山低头,叫河水让路。


1950年4月,高原上的冰雪尚未融化,川藏公路、青藏公路就同时破土动工。11万筑路大军战山洪、冰川、顽石、流沙、沼泽……以大无畏的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不怕苦、不怕难,更不怕死,让“两路”不断向着拉萨延伸。


三千志士英勇捐躯,一代伟业永垂青史。4年后的1954年12月25日,西藏人民迎来大喜日子。这一天,绵延4000多公里的两条公路同时通车拉萨;这一天,西藏结束了千百年来仅有栈道、溜索、人背、畜驮的运输方式,八方宾客、满车物资往来穿梭,将雪域高原与祖国大家庭紧紧联系在一起。


“是谁帮咱们修公路?是谁帮咱们架桥梁?是亲人解放军,是救星共产党。军民本是一家人,帮咱亲人洗呀洗衣裳……”


1964年,歌舞《洗衣歌》由西藏军区文工团首演,从此红遍全中国,成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经典之作。传唱60年,至今听来仍能感受到喷薄而出的真挚情感。


“进军西藏,不吃地方!”


“路修到哪里,我们就支援到哪里!”


走过艰苦卓绝而又激情燃烧的岁月,人民解放军、进藏干部与西藏人民一起,创造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发端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伟大精神彪炳史册、烛照未来,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奋勇前行。


为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在党的号召下,数不胜数的中华热血儿女,踏着先辈开辟的道路前赴后继,谱写出一曲曲支援西藏发展的英雄赞歌。他们在严酷的环境里,像高原红柳一样,深深扎下根。许多干部将生命中光彩夺目的青春年华奉献给这片土地,有的干部“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有的甚至将人生中仅有一次的可贵生命与这片土地永远融为一体……


历史铭记这一刻!


1994年7月,中央召开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确定了“全国支援西藏”的方针和“分片负责、对口支援、定期轮换”的援藏模式。


一场规模空前、气势磅礴的援藏大潮,在中华大地澎湃而起!


就在这一年,安葬李狄三的阿里狮泉河烈士陵园,又矗立起一座新的墓碑。


援藏干部、阿里地委书记孔繁森于新疆塔城考察边贸途中殉职,时年50岁。


阿里地委的同志在整理孔繁森的遗物时,发现除了几件简单的替换内衣、一件毛衣、一条毛裤、一部袖珍收音机、一些书籍、500元存款和8.6元现金,还有去世4天前写的关于发展阿里经济的12条建议,别无他物。


1994年11月13日,《西藏日报》刊登的《奉献,共产党员的天职——记阿里地委书记孔繁森》首次公开披露了孔繁森的“遗书”。


那是1994年2月的一个深夜,他给通讯员小梁留下的一张纸条:“不知道为什么我头痛得怎么也睡不着。人有旦夕祸福。万一我发生了不幸,千万不能让我母亲和家属、孩子知道。请你每月以我的名义给我家写一封平安信。我在哪里发生不幸,就把我埋在哪里……”


16天后,这封像“遗书”一般的纸条,却成为真正的遗书……


一尘不染,两袖清风,视名利安危淡似狮泉河水;


二离桑梓,独恋雪域,置民族团结重如冈底斯山。


次年5月,当孔繁森的事迹在中华大地传颂的时候,600多名来自中央机关和各省市的年轻干部,背着行囊来到西藏,把阳光一般的青春和热情洒向这片高原。


“全身像一团松软的土堆,快要塌下来了。”


过去快30年了,姜军依然记得第一次从拉萨前往那曲时颠簸的道路叠加高原反应触及身体的感觉。300多公里路,摇晃了一整天。


1995年5月20日,作为浙江第一批援藏干部,姜军胸前别着大红花,同其他44名援友,从杭州西子湖畔启程向羌塘草原进发。


一到那曲,姜军就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之中。下乡的车轮轧过茫茫草原又扎进河水,一些数字深深地刻在他的脑子里:那曲适龄儿童入学率只有22.5%,中青年文盲率高达75%;平均每1500平方公里内只有一所小学,读完三年级又有72%的孩子失学。


对这个初为人父的28岁年轻人来说,无数个时刻,他只能在想象中抱上一抱家里的新生命,但眼下,有一种对更多孩子的责任充盈心胸。


在昏黄的烛光下,姜军写下一封特殊的“家书”,向“大后方”求援:“每个杭州人少吃一根棒冰,少抽一支烟,省下的钱可以建三四所希望小学……”


那年8月25日,姜军的信在《杭州日报》头版刊登,如同石投湖面,激起杭州人民涌向高原的爱心——短短一星期,5.6万多名市民、120多家企业捐助了225万元。


1996年下半年,4所希望小学相继在那曲落成。


如今,那曲适龄儿童入学率已达100%,2023年高考上线率达95.56%。


2024年,作为那曲杭州希望小学的第一批学生,已是那曲市第五幼儿园党支部书记的达扎旺堆给当年那群“可爱的叔叔”写了一封信:“30年来,是你们的爱,为我们种下了‘希望和爱的种子’,让我们牧区的小孩,都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我会把这份爱和温暖传递下去……”


西藏在哪里?高原之上,故乡之上。


西藏怎么去?唯有热爱,唯有奔赴。


二、使命·用行动诠释信仰和纯粹


高挺辽阔的西藏,离天三尺三,伸手就能敲响地球的天窗。仿佛一块五彩氆氇,千百年来,经由大自然和高原人的孜孜编织,贴在人身,飘飞入云,那样夺目,那样迷人。


每次下乡调研或巡诊,邓明卓总是忘情地透过车窗注视着这片大地。是啊,这里是那么壮阔美丽。冬天,风中裹挟着白雪和阳光的味道。夏天,满眼铺展着碧绿青稞、金黄菜花。四季都是牛铃叮当、犬吠鸟鸣。


在微笑后面,邓明卓时有隐隐的揪心。这美丽的背后又何尝不潜伏着残酷——高寒、缺氧、低压,伤害的不只是援藏干部,而是高原上的每一个人!


68.2岁,这是2015年西藏的人均寿命!这一年,全国的人均寿命是76.34岁,北京的人均寿命达到81.95岁。


入藏之前,邓明卓在翻阅资料时,被西藏的这个数字深深刺痛。作为医生,他明白这背后是怎样的现实。


大骨节病、包虫病、先天性心脏病、白内障、高血压、多血症……一长串让人噩梦不断的疾病,长期威胁着、折磨着高原群众的健康。一个个病患,大睁着一双双渴望的眼睛。曾经,周边的大城市,成都、重庆、西安、兰州、西宁,各大医院里,满是求医问药的高原人。


这一切,党中央牵挂,习近平总书记惦念在心。


2015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中央组织部、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开展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成批次组团选派医疗骨干,将精湛技术和先进管理带到高原,帮带本地医疗团队和医务人员,推动西藏整体医疗技术发展和提升。


使命如炬,重托在肩。


就在这年底,北京友谊医院接到任务,作为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牵头单位,对口支援拉萨市人民医院。


有着丰富医院管理经验的邓明卓被任命为北京市援藏医疗队队长,目标清晰又艰巨——将拉萨市人民医院打造成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实力过硬的三级甲等医院。


接到任务后,邓明卓没有丝毫犹豫。


他说:“不是不知道西藏的远、西藏的苦,不是不知道这个任务有多么艰巨,是这里的老百姓需要我们。”


2016年7月22日,带着期望和嘱托,邓明卓同来自13家北京市属医院的15人奔赴拉萨,开始了援藏工作。


“就算身上脱层皮,也要完成组织交给我的任务。三年干不成,那就再干三年。”出发前,邓明卓暗暗发誓。


已经做好“吃大苦”的准备,可到了拉萨,邓明卓的心提了起来——每天门急诊量不到400人;重症医学科、呼吸内科、神经内科、肾内科等基本科室缺失;全院副高以上医生只有10人,唯一的正高职称专家还是返聘的……对照三甲医院所需要的硬标准还相差甚远,他心急如焚。


直面硬标准,敢啃硬骨头。邓明卓经过深思熟虑,召集援藏的医疗专家开展“头脑风暴”。


办法总比困难多。


第一步,先立制度。在邓明卓带领下,拉萨市人民医院建立现代化的管理制度,形成100万字的制度汇编,330多项因地制宜的新制度落地生根,各项诊疗流程更加规范。


第二步,建强科室。邓明卓团队研究提出“以院包科”结对帮扶机制,北京积水潭医院包骨科、北京妇产医院包妇产科、北京儿研所包儿科、北京安贞医院包心脏内科、北京宣武医院包神经内科……各个医院发挥优势,十几个科室全面开工,把首都最好的医疗资源带给西藏百姓。


第三步,培养人才。邓明卓团队开创“组团式”培训模式,前后分10批组织110名拉萨市人民医院的医疗和管理人员到北京培训,手把手传帮带,下大力气培养本地技术骨干。


回忆起那段日子,邓明卓直言“忙得没日没夜”。


他们不停奔跑,啃下的都是填补空白、做优做强的硬骨头——需要紧急抢救,但医院当时没有重症监护室;需要血液透析,但医院没有肾内科;需要高压氧治疗,高压氧舱也是空白……那就一个钉子一个钉子地往下砸!


风吹雨打,时光不语,但不会辜负人的努力。2017年11月,拉萨市人民医院通过考核验收,成为西藏自治区第一家地市级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这是何等不易!


2024年6月初,拉萨市人民医院。


骨科病房里,大夫落松群培正在查房。病床上,67岁的波啦(藏语意为“老爷爷”)旦增微笑着向落松群培点了点头,他缓缓地抬起右手,竖起了大拇指。


几天前,旦增在地里干活时不慎从农用拖拉机上摔下来,导致尾椎骨骨裂。在落松群培的手术治疗下,旦增很快能下地走路。


落松群培告诉我们:“我现在能够独立进行手术,离不开‘北京师傅’的教导。”


2015年开展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以来,形成“以省包院、以院包科、组团帮扶、共同发展”新模式,累计选派近2000名医疗专家,支持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和七地市人民医院“造血式”发展。2021年又将13家重点县人民医院纳入受援范畴。“师傅倾囊相授教、徒弟如饥似渴学”,17个对口支援省市184家支援医院与受援医院签订“师带徒”帮带协议,累计帮带1500余个医疗团队、培养近5000名本地医务人员。


事实就是力量,事实就是温度。2021年底,全区人均预期寿命提高至72.5岁!西藏已实现400多种“大病”不出自治区、2400多种“中病”不出地市就能治疗。


“实践证明,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已经成为一项惠及各族群众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和民族团结工程。”北京市第十批援藏医疗队领队、拉萨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张晓光说。


“我听见天上的云雀,它唱着心中的歌,歌声穿越过生命的漩涡。山脚边阵阵的炊烟,倒映在雪山的湖边,白衣的天使,有洁白的心愿……”


2019年,一首《白衣的天使》在雪域高原传唱开来,浓浓的情感、深深的祝福,献给这里的医务人员。


从“4·25”抗震救灾到脱贫攻坚大决战,从抗击疫情到维护稳定第一线,从推动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到增进民族团结,从生态文明建设到兴边富民前沿……环顾茫茫雪域,哪个援藏干部不是初心如磐、埋头苦干!


广东援藏干部吴珍珠,巾帼不让须眉,2013年、2019年两次援藏,第二次是带上全家4口人同上高原。为了促进林芝教育快速发展,她大力推广“智慧教育”,让“教学教研网”在全市铺开,打通了市县乡学习通道,消减跨地域深度交流的障碍,让乡村教师和孩子们在“家门口”随时随地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湖北援藏干部向军,2016年进藏工作。在下乡过程中,向军发现当地医疗条件差,于是想尽办法在加查县人民医院建起远程诊疗中心,与包括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在内的500多家医院对接,让当地群众不出县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组织实施青年农牧民电商领军人才培育工程,建成县电商服务中心、乡村示范店、企业电商平台、市县乡村物流配送体系,孵化培育电商80多家,让当地群众通过电商将核桃、山楂、牛肉干等特产卖到全国各地……


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援藏干部王琦,2022年参加援藏工作。他克服疫情不利影响,锚定“合理赶工、按期交付”目标,分解施工计划,协调外部资源,让重点打造的岗巴县“美丽边疆小镇”雪不让村工程如期交付;为提升当地干部能力素质,大力开展“传帮带”,常态化组织青年干部到区外高校、企业和经济发达地区接受专题培训,助推央地智力援藏实现新发展……


人们常说,西藏是个缺氧不缺信仰的地方。新时代的援藏干部,用点滴行动诠释着信仰和纯粹。


三、初心·大家只有干在一起


雨水渐渐多起来,苏醒的高原万物勃发。


在喜马拉雅山北麓,海拔约4500米的日喀则市康马县涅如堆乡岗巴羊草牧业生产基地,万亩麦草随风掀起阵阵绿浪。


洛桑,如今在基地里工作。6年前,他还迎着初升的太阳,带上糌粑袋,挥舞着羊鞭,跟在羊屁股后面翻过一个又一个山头,去寻找那鲜嫩的青草。


阳光把洛桑的影子留在身后,拉得老长,投下祖祖辈辈生活的模样。


西藏是我国四大牧区之一,高寒的气候,导致大部分地方的青草瘦薄。牧民想要致富,牛羊多了,草场遭殃,生态滑坡,还时常出现不同县乡之间因为争夺草场而矛盾不断的情况。


草,是牧民的命,也是生态的底。


当地群众不曾想到,这片贫瘠的土地,牧草能够疯长,牛羊如此肥壮。嘿,梦里都是笑……


2016年,草业专业技术人员刘昭明从松花江畔来到珠峰脚下。在下乡调研的路上,他看到了乡亲们在荒滩上刨食的模样以及这块土地能够孕育的梦想。


正值脱贫攻坚决战时期,如何让牧民摆脱靠天吃饭的状况,既缓解草畜矛盾,又推动牧业转型升级,在绿水青山和经济发展之间寻求平衡?日喀则市确立了100万亩人工草地、年产100万吨饲草的“双百万”目标。但是技术上有难题,种草产量提不上去。


瘦瘦高高、戴着眼镜,朴实得如一粒青稞的刘昭明,接到的任务就是攻关高寒草地技术瓶颈,提高人工草地产草量——这是关系广大牧民脱贫奔小康的大事!


4000米以上的海拔,独特的高原气候,让不少从内地引进的草种水土不服,怎么办?


带上铲子、镰刀、尺子、秤、土壤取样器……刘昭明一头扎进了茫茫高原。从藏北高原到藏南谷地,从珠穆朗玛峰脚下到雅鲁藏布江边,在世界屋脊上艰辛跋涉的日日夜夜里,成千上万的植物都遇到过这个疲惫而又亢奋的身影。

油画《援藏日记》,作者杨健男。

壁画《拉萨林芝铁路通车》,作者李冬。


烈日暴雨、风雪冰雹交替侵袭,纵使脸庞黑得发紫,深红色的冲锋衣被晒成暗褐色,只要发现一株长势良好的野生牧草,他就满心喜悦,认真观察、记录、拍照、采集,为野生牧草种植驯化试验作准备。


用脚步丈量大地,把文章写在田间。


三年间,刘昭明在海拔2800米到5200多米的跨度上,采集野生牧草种子50份;实地调查18个县区,完成测产样方269个,涵盖人工草地面积近20万亩;引进牧草品种70多个,种植牧草试验小区500多个,建立8个牧草科学种植示范区,种植示范田面积200多亩……他在乡村、荒野里的行程,累计超过2万公里,相当于开车从哈尔滨往拉萨跑将近5趟。


在一趟趟艰难的跋涉中、在一次次繁重的试验中,艰苦的环境外加高负荷作业,刘昭明数次晕倒。这让日喀则市草原工作站的同事心痛不已。由于拉不住刘昭明坚定射出的“梦想之箭”,大家只有干在一起,拼搏向前。


功夫不负有心人。开展示范种植的地块普遍增产,最高增产69%;用播种量减少5公斤没有减产的结论,解决了西藏种草播量小无法保证产量的问题;实现不用覆膜成功种植苜蓿的先例,首开康马县种草镇压先河;通过示范效果展示,使“三水两肥”“播后镇压”等技术理念深入人心;编写《日喀则市牧草种植技术规范》《日喀则市牧草科学生产技术手册》,把种草技术留在高原……


看到连片的青青牧草随风摇荡,牛羊不愁吃,千家万户的牧民就不愁富,大家跟着刘昭明团队,把草籽播进了大地。


三年来,刘昭明和队友不辞辛劳,无数次深入田间开展示范种植、指导生产,直接带动358户1430名牧民增收。


洛桑就是他们中的一员。这位黑黑的高原汉子一路上寡言少语,但来到草牧业生产基地后,他望着片片青草满眼柔情,就像看着自家的孩子,嘿嘿地对着我们笑,引得大家笑成一片。


这是群众幸福的笑脸,像阳光一样照亮辽阔的雪域高原。


有次下乡,一个七八岁的盲童拉着刘昭明的手问:“叔叔,天空的蓝色是什么样子的?”这句话让刘昭明心疼,也深深印在他的心底。2019年,在自愿捐献眼角膜活动中,刘昭明在捐献卡上郑重地签下名字。


“一个人爱的最高境界是爱别人,一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当年,孔繁森把这种“爱”体现在他工作和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循着孔繁森的足迹,一批又一批援藏干部视西藏为故乡、视群众如亲人,以实际行动书写赤子初心。


2013年7月,一年援藏快要到期时,陈人杰忐忑地向妻子谈起想要再援一届。


“我们的孩子我照顾好,牧区的孩子更需要你的照顾。”陈人杰妻子看似平淡而满怀温情地说。


2012年8月,中信集团援藏干部陈人杰奔赴那曲市申扎县,开始为期一年的援藏工作。临走时,他的孩子尚在襁褓之中,仅仅5个月大。


申扎县海拔4700米,向来有“生命禁区”的说法。一年时间,熬一熬能过去,但陈人杰认为“与其苦熬,不如苦干”。为了尽快摸准情况,找准工作抓手,陈人杰一口气跑遍全县7个乡镇64个村。这个过程中,最触动他的,是幼儿入园难。


这里没有幼儿园吗?


有是有,只是乡里县里有,村里没有。


申扎县大啊,将近2.6万平方公里。不要说到县城,就是到乡上,远些的村都隔着几十上百公里,很多牧民根本没有条件送孩子上幼儿园。


陈人杰带上调研报告,跑去北京向中信证券公司总部汇报。经过员工内部募捐,获得70多万元捐助。用这笔钱,2013年,建起巴扎乡7村梅朵幼儿园。


幼儿园建成那天,十里八乡的乡亲都来了,孩子们睁着惊喜的双眼跳啊笑啊。


那一天,群众的青稞酒里盛满了感激;那一天,洁白的哈达挂满了陈人杰的脖子,让他感受到了这份情感的重量。


于是,陈人杰再次向公司汇报,根据申扎县实际,这次一下批准7所幼儿园,由中信证券员工出资援建。可是,援藏期限快到了,陈人杰放心不下,向妻子说出想要延期的想法。


就这样,陈人杰又开启了三年援藏工作。


由于申扎县只有夏季才具备施工条件,三年时间过去,7所幼儿园还未建完。陈人杰又再次申请延期,这一干,三年又过去了。


7年时间,让陈人杰牵挂和自豪的,是这8所为孩子们挡风遮雨、提供学习场所的幼儿园,解决了周边15个村604户家庭的入园难题。


这7年,高原的风雪、高原的山水、高原的人,感动着他,激发着他,冰山融解,诗意流淌,他写下大量诗歌。


他觉得再也离不开滋养他的西藏。2019年援藏结束时,陈人杰舍弃高薪岗位,申请调藏工作。


这片热土没有辜负他!


月亮啜饮天堂的雪水,


又像一张旧唱片,


在七十二拐,


吊来白云的行囊和峡谷谣曲。


高原上的山川河湖、日月星辰、冰天雪地、峰峦沟壑,化为诗歌中的生灵。2022年8月,陈人杰的诗集《山海间》荣获第八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


但是,这位刚强又颇有豪气的汉子,谈起接替他援藏的王军强时,止不住地泪流。


2019年,身为中信银行大连分行电子银行总经理的王军强,响应国家号召,踏上申扎县,一心想着遵从80岁老母的嘱托,多为西藏做些事。


看到放牧生活不方便,王军强借回大连休假的机会,专门到多家汽车厂向技术工人咨询请教,设计定做了适合牧民居住的牵引式牧居车;看到不少偏远牧区的牧民用不上电,他联系多家辽宁企业,募捐400万元,在多琼村建成极高海拔风电示范项目;为推介牧民的特色畜牧产品,他披挂上阵,搞起“县长直播带货”……然而,2022年5月8日,他在下乡调研途中突遇交通事故,因公牺牲,长眠在申扎这片他深爱的土地上。


2024年4月9日,《西藏日报》发表了北京市第九批援藏干部宁洪海写的4首诗,内容是关于援藏三年的回忆。然后,宁洪海把这些诗作转发给他在西藏的第一个朋友——当雄县政府办的旦增达杰。


三年时间,宁洪海、旦增达杰都经历了很多。


有些是欣喜,比如G6高速拉萨到羊八井段的开通,和后来那拉高速全线开通;比如第九批援藏第一年,达杰迎来了自己的第三个孩子,宁洪海称赞他是处处响应国家号召。有些是悲伤,比如第九批援藏第三年,达杰的父亲不幸离开了。


他们参与了当雄全县脱贫攻坚的收尾工作,见证了全县从基础设施到文化影响的全面提升。


前不久,宁洪海专门用两个小时,把这些年来他和达杰所有的微信对话仔细看了一遍。一次次商量,一句句问候,一张张照片,一个个从时光中走出来的瞬间。


一次在纳木湖乡,从海拔4750米的村里出来,路面被冰罩住,在蛾眉月下微微发亮,刚经历了一次惊险的滑行,车停在路边停车区,人也喘口气。


宁洪海打开车门,小心翼翼地踩进雪里,此时呈现在面前的,是像孔雀一样璀璨无比的银河。


“达杰,咱们这辈子,还都挺值的,对吧?”


西藏有句谚语:“相亲相爱,犹如茶与盐巴。”是的,许多援藏干部在经历了雪域高原的奋斗之后,都会生出这样一种感受:不仅是西藏需要我,我的生命里也需要西藏。


四、磨砺·时常自问的三个问题


在高原上工作,最稀缺的是氧气,最宝贵的是精神。


也许,岁月能改变山河,时间可以冲淡记忆。生命虽有限,但精神永恒。


2024年,对口支援西藏工作30周年,也是孔繁森殉职30周年。


4月3日,清明前夕,援藏干部代表、孔繁森生前好友同事、山东聊城工作人员代表等,来到位于阿里地区的孔繁森纪念园,进行清明祭扫。


山东省援藏干部中心管理组党委向孔繁森烈士墓敬献花篮,第十批援藏的同志逐一到墓前献上鲜花。在重温入党誓词时,不少同志流下泪来。


30年过去了,广大干部群众依然惦念着他,说起这个名字时,眼睛里充满敬意。在这里,大家都感慨于这个名字在西藏人民心中不朽的分量,感慨于当地群众对援藏干部的深厚情谊。


“与海拔比高度、与雪山比纯洁、与风沙比坚韧、与草原比广阔”,正是广大援藏干部传承“两路”精神、老西藏精神、孔繁森精神的真实写照。


第六批援藏干部、复旦大学研究生院院长钟扬,有很多称号:种子猎人、植物学家、援藏教授、科普工作者、复旦博导。


不到荒凉的地方,就找不到神奇的种子。在援藏的16年间,钟扬为国家和上海的种子库收集了上千种植物的4000万颗种子,储存下绵延后世的丰富“基因”宝藏;为西藏大学申请到第一个生态学博士点,培养出西藏大学第一位植物学博士;攀上珠峰北坡,采集到世界上分布海拔最高的植物——雪莲,这也是中国植物学家采样的最高点。


每一次援藏结束,钟扬都有无可辩驳的理由继续——第一次是要盘点青藏高原的植物家底,第二次是要把西藏当地的人才培养起来,第三次是要把学科带到一个新的高度。直到2017年9月25日,钟扬在出差途中遭遇车祸,将生命定格在53岁。


追忆钟扬,他的学生、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生徐翌钦回忆说,2015年,钟扬因长期工作劳累突发脑出血,抢救醒来后,他在ICU病床上口述一封给党组织的信:“这10多年来,既有跋山涉水、冒着生命危险的艰辛,也有人才育成、一举实现零的突破的欢欣;既有组织上给予的责任和荣誉为伴,也有窦性心律过缓和高血压等疾病相随。就我个人而言,我将矢志不渝地把余生献给西藏建设事业……”


在复旦大学举行的钟扬事迹报告会上,复旦大学的同事用一个关键词“追梦”凝练钟扬的一生。“不是杰出者才善梦,而是善梦者才杰出。他敢于有梦、勤于追梦、善于圆梦,他的头脑里,考虑更多的是社会和国家,关注的不仅是当下,还有长远的未来。他达到的是一个令人仰望的生命高度。”


钟扬,就像一颗流星,激烈地燃烧自己,短暂却璀璨。生命的绽放和枯萎只有短短53年,但他一直在努力播种,他的精神,他留下的每一粒种子,都会在雪域高原生根发芽。


日喀则市南木林县艾玛乡是西藏知名的土豆产区,湘河水利枢纽引来的水,让河流两岸曾经散乱的荒地变成规整的农田,白色的土豆花随风摇曳,似在点头致敬。


离开西藏前,亲眼见到自己为之奋战数年的水利工程为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和改变,程兵峰满心欢喜,“那一刻,特别有成就感”。


援藏归来,程兵峰与人聊天时,被问及最多的问题是,为什么要待9年?


他的回答朴素而真挚:“当有足够的时间和平台能做成一件事的时候,肯定希望把事情做好、做到底。”


作为水利部援藏干部,2013年,程兵峰来到西藏自治区水利厅参加援藏工作时,正值西藏水利事业快马加鞭、高速推进的时期。


规划逐步落实、工程推进实施、民生实事落地见效,在一个个填空白、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项目由蓝图变为现实的进程中,程兵峰的援藏时间延长了三年又三年,“就像自己的孩子刚刚出生,总要陪他走一段路程”。


这是他人生中最充实的9年。


走遍西藏74个县区中的69个县区,主要负责并组织编制西藏45条重点河流流域综合规划,全部获批,在各省、市、自治区中编制和批复河流流域综合规划数量最多;


作为项目负责人之一,他参与完成了《西藏自治区用水定额》编制并由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颁布实施,填补了全国省级用水定额的空白;


负责并顺利推进湘河等7项重大水利工程前期工作和9座中型水库前期工作、计划管理、重点工程建设管理、综合管理等多方面工作……


9年青春献高原,他舍弃了小家的团圆。突发重病的父亲、独自住院手术的妻子、被幼儿园老师误以为单亲家庭的孩子……无数个缺席的瞬间让他心中愧疚,也对家人的理解支持充满感激。


程兵峰说:“这些事几乎会发生在每一位援藏干部和在藏工作的水利人身上。西藏太需要水利的支撑,踏上高原,我就得全力以赴。”


在奔跑逐梦的过程中,他与死神擦肩而过。2020年5月,在从日喀则调研返回拉萨途中,程兵峰被一块20厘米见方、棱角分明的滚石击晕在车上,造成颧骨粉碎性骨折,受力点距离太阳穴不足1厘米。


然而,这不仅没有让他退缩,反而更加一往无前。


“任何事能现在做,就别等到明天。”


为了做好规划项目筛查,他曾经在一个月内跑遍阿里地区7个县的各个乡镇,认真调研农牧民有需求的每一个水利项目;为了做好审批权限下放后前期工作监管督查,他在半个月里跑遍日喀则市18个县区,检查50多个工程项目的前期工作;他还曾深入昌都市“三岩”片区访贫问苦,为当地农牧民脱贫攻坚出谋划策……


程兵峰说:“西藏磨砺了我,也成就了我,这一生值了。经历雪域高原的风吹雨打,我的人生字典里再也没有‘艰苦’二字。”


这样的故事,西藏遍地都是。


许珠武,中央政策研究室援藏干部,2013年进藏工作,一干就是11年,直到2024年6月回京。从风华正茂到年过半百,从第七批到第十批,选择留下来的原因是什么?他说,是工作需要、组织需要,是对西藏这片高天厚土的热爱,“做不了高原擎天柱,就做雪域筑地泥”,留下再多做一些事情,多做一些贡献。问及这11年来有没有令人感动的事,他说,他干着普通的文案工作,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聊得最多的是西藏的变化——农牧民生活显著改善、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各族群众手足相亲……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许珠武的妻子顾淑华在2019年孩子上大学后也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援藏,从团中央到团区委,从援藏家属到援藏队友,这一干5年又过去了。


“珠武很少跟我们提起他的工作,来西藏看他,每次都看到家里一箱又一箱的泡面,干文字工作呕心沥血,整夜整夜地熬。”顾淑华说,“他来西藏的时候头发浓密,现在掉得像棵枯树,还长了不少疖子,神经性皮炎也折磨着他。你看现在都5月底了,我们只穿一件薄外套,他是秋衣秋裤都不敢脱下来,还加件棉毛衫。”


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却莫名地触动人心。


进藏为什么?在藏干什么?离藏留什么?这是他们时常自问的三个问题。


“多为西藏做些事”,广大援藏干部把忠于信仰、人民情怀、精神追求浓缩成一句质朴的话语。


五、精神·穿越时空而历久弥新


这片高原,很古老也很年轻,很深沉也很热烈。这样的性格,像极了在这里生活工作的人们。耳濡目染,援藏干部自然成为群像中的一员。


这片高原的确年轻,她的新生是一夜跨越千年。


从1951年到1994年,从1994年到2024年,这里的故事激越澎湃,掀起翻天覆地的巨浪,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顶天立地。


从建成第一条公路、第一座机场,到川藏、青藏、新藏、滇藏4条“国之大道”通往拉萨,青藏铁路巨龙盘绕,川藏铁路快速生长,再到复兴号驰骋高原,“空中金桥”通往四方……


从建成第一座现代电站,到藏木、叶巴滩、拉哇等超级水电站屹立峡谷,高峡平湖之上,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通过青藏、川藏、藏中和阿里电力联网到达祖国各地……


从建成第一座桥梁,到纳金大桥、柳梧大桥、柳东大桥让拉萨河两岸往来穿梭,迫龙沟特大桥把川藏路上的天堑变通途,多布特大桥、昂嘎大桥、五曲雅江大桥让条条高速四通八达……


从建成第一所现代小学,到形成幼儿园至大学的现代化教育体系,15年免费教育全面实现,遍及祖国各地的西藏班校人才辈出,教育组团式援藏也让孩子们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教育……


从建成第一个小康示范村,到众志成城决战脱贫攻坚,74个贫困县全部摘帽,62.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6.6万人从山高地远的苦寒之地,搬迁到了河谷城镇安居乐业,西藏与全国一道,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从第一批对口援藏干部的600多名,到第十批的2000多名,1994年以来,各援藏省市、部委和央企,结合西藏发展的实际需要,坚持逐级筛选,好中选优、优中选强,把本省市、本部门、本企业的优秀干部选派到高原。


援藏,是中国特色的壮举。世界上,只有中国能办好这样的大事!


援藏干部和西藏广大干部群众一起,以战天斗地的豪情壮志,留下了感天动地的光辉事迹,创造了改天换地的人间奇迹!


云雾如哈达一般,环绕着一座又一座山峦。


门巴族姑娘尼玛卓玛站在莓茶试种基地,盯着旁边师傅的一举一动。王天柱弯下腰,小心翼翼地将最后一株莓茶种苗栽种入土。看着跨越4000多公里从家乡调运而来的莓茶种苗,给冰雪消融后的荒芜山坡披上绿装,他的心中升腾起无限希望。


2022年7月,安徽省援藏干部、高级农艺师王天柱来到山南错那市。下乡途中,他路过贡日门巴民族乡、吉巴乡等低海拔乡镇,温暖湿润的气候像极了自己的家乡,那一刻,他感到欣喜万分。


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在王天柱和援藏团队的指导下,错那市强化招商引资,成功引进安徽铜陵市恒古拉农业科技公司并组织实施莓茶试种。


“天柱,你们快来看看,这里的莓茶苗子长得特别好。”吉巴乡党委副书记厉兆鹏看着试种的茶苗茁壮成长,高兴地拨通了王天柱的电话。


接到电话后,王天柱赶到茶田查看。经过仔细测算,茶苗成活率达95%以上,茶园情况整体乐观,他高兴地咧开了嘴。


“我们都调查摸底过了,乡里有不少土地可供莓茶种植,要好好试种、认真谋划准备,争取把莓茶项目落地、扩大。”厉兆鹏拍着胸脯保证。


2023年3月,从铜陵恒古拉莓茶种植基地调运过来的2万余株莓茶种苗,陆续被种植在错那市的土地上。项目试种面积约有20亩,其中贡日门巴民族乡种植了15亩,大多由荒地改造而来。


当年就带动200多人就业,增加农民收入300多万元。


毕业于西藏农牧学院林学专业的尼玛卓玛,是土生土长的勒布沟人,在错那市贡日门巴民族乡斯木村担任村干部。


安徽省援藏工作队为了增加当地群众的收入、带动乡村振兴,在斯木村引种了10余亩莓茶。尼玛卓玛对这种作物很感兴趣,从土地流转、整地、施肥到种植、采摘,她全程参与,学习新技术。


莓茶,学名显齿蛇葡萄,原产于湖南张家界,是近年来流行的健康饮品,种植效益远高于目前勒布沟的传统绿茶。


通过试饮,尼玛卓玛感觉莓茶口感不错。她说:“刚入口的时候有些苦,但是回味甜甜的,特别好喝。”


王天柱告诉尼玛卓玛,由于勒布沟自然条件优越,所产莓茶质量上乘,每亩产值达6万元以上。在这里,莓茶一年可采摘四五次,预计年亩产干茶100斤。


了解到这些信息以后,尼玛卓玛全心投入莓茶的试种、试采和制作工艺的学习实践中。


她说:“援藏工作队给我们带来这么好的产业,我们一定努力让莓茶在勒布沟生根,让家乡群众能靠种植莓茶致富,让更多人喝到勒布沟香气扑鼻的莓茶。”


时代赋予新使命,群众期盼新作为。各援藏工作队守正创新、担当使命,锚定习近平总书记为西藏明确的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从初期的资金援藏、项目援藏向今天的产业援藏、民生援藏、智力援藏、文化援藏纵深推进,广大援藏干部用改革的办法和创新的思维,着眼利长远,结合各地资源禀赋和群众需求,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帮助西藏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上海市第十批援藏干部、日喀则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李凌说:“我们按照‘产业带来就业、就业带动增收、增收促进振兴’的发展思路,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积极对接上海市场与技术,坚持基础设施与重点产业统筹推进,高质量助力乡村振兴。”


为此,援藏以来,在李凌的积极协调下,上海援藏依托进博会、藏博会、五五购物节、珠峰文化旅游节等活动开展主题招商,筹划组建上海商会推动组团式招商,积极对接头部企业、“明星”企业。中核集团、京能集团、卓阳科技、日出东方的新能源项目已经开工,洛子科技、奢派科技等一批供氧供暖企业也已经在日喀则经开区落户。


“现在我们对每一个项目,都要求做到建设与管理并重,对项目的长久利益考虑更多一些。”江苏省第十批援藏干部、拉萨市经信局副局长刘华说,“同时,结合江苏和拉萨各自优势,改变原有的单一支援模式,推动‘藏品入苏、苏品进藏’,力求实现双赢。”


为把拉萨的特色产业做优做强,刘华接过上一任援友的接力棒后,便挨个企业搞调研,因地制宜引进江苏经验,牵头制订产业发展计划和方案,重点支持民族特色产业、藏医药业、饮品制造业等五大产业发展,精选“拉萨好水”等20余种产品列入项目库,举办“拉萨好物”特色产品评选活动,推动高原特色产品入驻江苏电子商务平台、线下超市等。如今,南京的超市货架上不少商品来自拉萨。


不忘来时路,薪火永传承。


这是在“世界屋脊”书写的人类发展华章。


“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在工作中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增强能力、锤炼作风。”2020年8月,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为老西藏精神注入新的时代内涵。


“两路”精神、老西藏精神、援藏精神,一脉相传、历久弥新。


6月,又到了过林卡的季节。旦增、扎西,老张、小李……大家伙在夏日的青山绿水间,倾诉对往昔的留恋、离开故土的惆怅,也分享着在这里发现第二故乡的柔情。


不管本地人还是进藏的、调藏的,以及游藏的,来到这里就可能发生故事。故事要靠自己书写,故事的主人公就是自己。


历史只有起点,没有终点。3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弹指一挥。四面八方、身份各异,一批又一批援藏干部来到高原。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歌同唱、舞同跳、节同过,他们将继续为这里的点点滴滴或喜或悲。


藏族谚语说:“山能叫水低头,人能叫山低头。”


30年,最鲜明的精神标识,融汇于山一程、水一程的援藏实践,激发着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砥砺前行的自信和底气。


对口支援西藏工作,是伟大新时代的一首波澜壮阔、扣人心弦的长歌;援藏干部人才和西藏各族干部群众一起,矗立起了一座高于高原的精神坐标!


(马国英、李成业、王开波、周辉、黄志武、李菲参与创作)


来源:人民日报

微藏航
汇聚公司新闻、传播企业文化、传递员工心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