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州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精心谋划部署,认真抓好组织实施。将年度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年度重点工作任务,认真抓好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考核;严格落实定期通报机制,强化调度统计,将自然资源、农业农村、林草等有关部门及社会资本参与实施的水土流失治理项目一并纳入统计范围,做到应统尽统,全口径、全过程掌握全州水土流失治理任务完成情况。
同时,加强部门联动,大力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以流域为单元,以水系、村庄和城镇周边为重点,山水林田湖村路统一规划,“ 治山、治水、治污”协同推进,统筹实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流域水系整治、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治理、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和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等工作,强化部门协同,合力推进2件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全力提升水土保持功能和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8.27平方公里、减少土壤流失量70282吨,水土保持措施增产粮食41850公斤,增加收入1.04亿元,受益人口36522人,有效提升了景洪市曼点水库水环境、勐腊县曼研小流域人居及生产环境。
此外,水行政主管部门始终把人为水土流失监管作为控制人为破坏“增量”的重中之重,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守护绿水青山,构建起以遥感监管为基本手段、重点监管为补充、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通过“天上看、地面查、全覆盖”水土流失遥感监管,及时发现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建立水土保持全过程全链条监管体系,依法依规严格监管人为水土流失,严肃责任追究,共查处水土保持违法案件4起,对生产建设项目开展通报10个、约谈21个、责令整改70个,确保问题整改销号。全州人为水土流失发生率实现持续下降,人为扰动地块水土流失发生率较2019年下降了26个百分点。
为实现山青、水净、村美、民富的目标,不断擦亮西双版纳生态底色,近年来,西双版纳州坚决担负起水土保持在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中的政治责任,坚持系统观念,打好预防保护“控增量”、综合治理“减存量”、强化管理“提质量”组合拳,不断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强水土流失预防保护监管,推进绿美河湖建设,水土流失状况持续好转,生态效益显著,实现了水土流失面积、水土流失强度“双下降”,水土保持率由2020年81.13%提高至2023年82.11%,位居全省第二。不仅如此,全州各有关部门积极实施水土流失治理项目,改善原有林种结构,提高林分质量,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进一步恢复了热带雨林,减少水土流失,涵养了水源,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洪涝灾害。增加林地和耕地面积,优化种植结构,固土保肥,控制热带经济作物种植带来的水土流失影响,实现了水土保持既定年度防治目标,有效筑牢了西南安全生态屏障。(马芸)
来源:云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