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想象得到吗?
一个营销外行,中途插班的“后进生”,挤进人才济济,竞争激烈的投资圈。
很多人以为她会翻船,白交学费,哪曾想只用两年时间,她就做成营销圈“大佬”。
更为厉害的是,她不仅成为市场类行家,还创下了业内“三高”:约见人数高,约见价格高,好评率高(9.8)。
很多人都诧异不已,一个大学学中文,研究生读管理,毕业后从事编辑和新闻主编类工作的纯纯小白,究竟是如何从营销“插班生”,一跃成为“尖子生”的?
看了《朋友圈的尖子生》书中,《李倩:套路的胜利》一文后,很受震撼,倍受启发。
我想如果时光能倒流20年,回到我毕业之初,我的人生或许会是另一番景象。
即使不能像李倩般,不断地跟上时代风口,至少在职场和职业选择上,我会少走弯路,少摔跟头,还会减少很多的迷茫和徘徊期。
因为学会了李倩的“套路”,就能走上一条驱动人成长的“高速路”。
01 做营销前的李倩
李倩毕业后,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台湾公司,同时对接新浪、搜狐、网易、腾讯各个平台的合作。
后来,新浪和腾讯都对她伸出橄榄枝。
两家公司相比,新浪当时是第一门户,而腾讯只是一个卖Q币的网站。
但李倩选择了腾讯,她觉得腾讯母公司有增殖业务,还有腾挪空间。
到腾讯后,她最初只是一个时尚编辑。
但她没有满足于打卡领薪水,做纯粹的搬砖人,而是主动向上、向核心新闻业务靠拢。
8年里,她就从一名边缘业务编辑,成长为新闻中心的外联编辑,最终当上了新闻频道主编。
做到这一岗位,她已经升到公司天花板了,很难再有上升空间。
恰逢此时,社会商业格局发生深刻变革,很多创业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
这些公司对营销需求强烈,因此营销类人才特别紧缺。
于是,2013年李倩离开了腾讯,尝试转型做营销。
02 三大行动,成就“尖子生”传奇
李倩转型做营销,进军投资圈,完全是半路出家。
她自己也笑称,是投资圈的后进生、插班生。
那她是如何迅速地成为这个圈子的尖子生,而且仅用2年时间,就从小白做成营销大咖,成为青山资本的董事总经理的呢?
1、真正地、脚踏实地读教科书
李倩从发现社会对营销强烈需求开始,她就开始正儿八经地学习这个行业。
她的学习方式很特别,不是盲目地向所谓的牛人、大咖学,而是向教科书学。
她把营销学的经典书几乎全读了个遍,而且重点死磕那些祖师级人物的经典书。
比如菲利普.科特勒的《营销管理》,特劳特的《定位》等,这些书能一再再版,是因为它们构建了这个学科的知识和框架。
死磕经典书,除了给自己建立知识框架,李倩还会拿生活中遇到的事情去验证书中的专业理论。
验证对了的,她就相信还可以继续用;验证没通过,说明知识已经老化,不能死搬硬套,要思考结合实际情况推陈出新。
2、找到行业钥匙,做有价值的事
李倩一直秉承一个理念,那就是不论在什么地方做,一定要懂核心业务。
一开始进入投资圈时,尽管她读过很多书,也掌握了营销学科的知识和框架,但真正实操起来,她还是一脸懵逼的。
但她不会一味地去追求技术效率,热衷于学习掌握各种点子和技巧工具。
相反,她从一开始,就会去思考行业的原则或者规律。
想清楚了,找到行业的钥匙后,再去丰富自己的资源、提升自己的认知,最后再努力思考,成为行业头部有重要贡献的20%。
这样做的好处是,每做一件事,都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进而通过结果倒逼过程,找到最短路径,节约时间。
3、屏蔽外界干扰,走好自己的路
成功能复制吗?
对这个问题,李倩始终认为,大部分人的成功都是不可复制的。
一个人要想实现自己的成功,最好的办法,不是依赖别人的成功经验,也不是依赖别人手把手地教你,而是找到自己的打法。
这就像做解答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解题思路。
别人的解题思路不一定适合你,你也不一定会理解,与其被外界的看法左右自己的行为,不如主动屏蔽干扰,用自己的打法,找到最快解题路径。
当然,更重要的是,这个世界时刻都处在变化中。
尤其在投资圈,商业环境在变,公司体量在变,人的想法和传播路径都在变化。
如果深陷于经验主义中,旧鞋又怎能合新脚呢?
所以,只要确定了目标,不要去听、去看别人怎么说,怎么做,而是笃定前行,留给别人的只能是背影。
03 成功无法复制,但“套路”可以借鉴
那么,从李倩的故事中,我们能得到哪些启发,用于自己的生活工作实践呢?
我总结了以下4条“套路”心法。
1、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李倩毕业之初,尽管舍弃第一门户新浪,选择当时并不被看好的腾讯。
但事实证明,她的这个选择,给了她成长的机会,通过在内部不断向上发展,让她后来有厚积薄发的可能。
若她选择没有上升腾挪的公司,一直都在原地,重复相同的工作,那她后期转型做营销时,从门外汉不断进阶到董事总经理,就不一定会那么得心应手,那么如鱼得水。
所以,曾经走过路,都是未来你向上的阶梯。
选择一个好的机会,既能积累升级打怪的经验,也能铺设一条通往辉煌成就的宽广道路。
2、做任何事,用认知驱动成长
作为职场人,做任何事,都不要为了做事而做事,而是先要想清楚,做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它的核心本质是什么,是不是实现成功的最短路径。
比如,前段时间,我做公众号时,为了更快涨粉,加入了不少涨粉群互推。
虽然红包开奖前,粉丝每天都以三位数增长,但开奖过后,粉丝也像坐滑梯一样直线下降。
总体而言,效果并不是特别突出。
但把心思用在更文,提高文章质量以后,我发现好的推文涨粉更有粘性,更能留下真正喜欢你的文字的读者。
3、靠近核心,为自己增值
人过三十,很多人都有职场危机,不敢轻易辞职,更不敢重头开始。
但李倩工作8年后,已是中年的她却能从小白做起,并很快从门外汉成长为头部行家,究其原因,她从未放弃成长。
甚至是不管做什么工作,处于什么行业,她都想尽一切办法,靠近核心业务,做有价值的事,让自己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比如,在腾讯这种新闻中心,起初她只是边缘业务编辑。
她主动找到新闻中心,去吃最多的苦,干最累的活,慢慢地从新闻中心外联编辑,成为新闻主编。
甚至即使只是帮人查电话,订盒饭的外联编辑时,她也不满足于日常打杂,而是不断把业务向外拓展,成为新闻中心第一外联主管,包揽了所有对外业务。
4、遇事向内求,不找借口
李倩的故事中,有一件事对我触动特别大。
那时她在腾讯工作,刚抱着电脑,从时尚编辑申请到新闻中心当外联编辑。
她还没把电脑安装好,有位同事就让她在5分钟内找到中国政法大学校长电话,她一会要采访这个校长。
李倩在完全没有资源情况下,怎么能找到电话呢?
如果是我,很大可能会对同事说,我刚报到,工位还没坐下,不知道情况,请同事找其他人解决。
但李倩没找借口,而是用行动去解决问题。
短短时间,她就为解决这个难题,迅速想到了三个方案。
果然,人越努力越幸运。
她只用了第一个方案,就找到了校长电话,圆满完成了任务。
也正是这种向内求,不等不靠,更不依赖别人教的主动作为方式,让她在职场多次转型中,总能顺利打开局面,形成螺旋式上升。
写在最后
像李倩这样,从普通人蜕变成成功人士的人生故事,在《朋友圈的尖子生》中还有很多。
他们都是出生在普通家庭,像平凡中的你和我,却凭借不懈的努力、独特的视角与深邃的智慧,在各自的领域绽放异彩。
虽然别人的成功无法复制,但成功背后的坚持与智慧,却是每个人都能汲取的力量。
如果你也想在未来遇到更优秀的自己,不妨翻开《朋友圈的尖子生》,让我们一起,在别人的故事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光。
最后点亮在看,愿每一个人都能向上生成,成为独一无二的尖子生。
记得关注+点赞哦!
往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