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元青花不难:抓住这几招超好使!

学术   2024-11-15 00:02   广东  

元青花作为中国陶瓷工艺上的一朵奇葩,集素雅和艳丽一身,
以其大气豪迈的气概和艺术原创的精神,留给后人深深的震撼。
元青花是种釉下彩绘瓷器,它以氧化钴为呈色剂,在胚体上绘画图案,罩釉后,高温烧成,器物呈白地蓝花或蓝底白花的效果。
多数器物的胎体也因此厚重,造型厚实饱满。
胎色略带灰、黄,胎质疏松。
底釉分青白和卵白两种,乳浊感强。
其使用的青料包括国产料和进口料两种:
国产料为高锰低铁型青料,呈色青蓝偏灰黑;
进口料为低锰高铁型青料,呈色青翠浓艳,有铁锈斑痕。
在部分器物上,也有国产料和进口料并用的情况。

元青花缠枝菊纹双系小罐,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元青花瓷器的造型大器粗壮,小器玲珑,如元青花的盘类既有制作硕大、口径多达40〜50厘米者,也有制作颇为精巧的小器。

这些大盘分布较广,不仅在国内,而且在国外如日本、美国、法国,尤其是伊朗、土耳其等伊斯兰国家更是数量较大。
这些纹饰繁密、造型多样的大盘正是适应当地穆斯林生活而制作的外销瓷。
 元青花云龙纹象耳瓶一对,大英博物馆藏


元代制瓷采取“官搭民烧”的制作体制来看,对元青花的创作和烧制主要还是“民意”。
使元青花陶瓷装饰模式,在模仿着汉族文化的制作环境中,按照蒙古文化、伊斯兰文化意象快速发展。

元代青花龙纹食盒(盖),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出土,河北博物院藏


元青花飞凤麒麟纹盘,高7.9厘米,口径46.1厘米,足径26.1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元青花的釉面一部分泛青色、多为卵白色,积釉处呈水绿色。
有些器物表面有轻微橘皮釉和缩釉现象。
赝品的釉面表现:元青花的仿品由于是新作,釉面火光还没散去,观感浮躁、上手不柔,更没有真品那种稳重、老旧感。
釉色有的偏白,积釉处太绿,整体釉面没有自然使用痕迹。
现代窑炉条件好,没有过去因窑漏风,导致釉面出现缩釉的暇疵。而仿品器表所看到的缩釉是人为扎的眼,很不自然。

现代仿元青花梅瓶
元青花的多数胎骨为高岭土掺瓷石,称作二元配方。生产元青花的窑口不同,胎骨的特点就不一。经过配方的胎,具有一定的强度和柔韧性,保证大件器物的成型率。有些赝品的胎泥是用机械搅拌,胎骨显得硬,赝品多数要比真品重。器底没有老胎风干滑润的感觉,伪造的火石红较为死板,多为人工喷,没有过渡。

元 青花孔雀牡丹纹盘,美国哈佛艺术博物馆藏
元青花绘画使用的氧化钴多数是进口料,是与古波斯贸易用瓷器、丝绸、茶叶、交换或购买的。
目前苏料有三种译法:苏勃泥青、苏尼勃青、苏麻离青。
进口料有高铁低锰的特点,有不规则黑褐色的斑块或锡光点片,并有凹凸感,有晕散、下沉、聚集丝、网、珠点的现象。

元代青花釉里红镂雕盖罐  ,1964年河北省保定市永华南路元代窖藏出土 ,河北博物院藏

赝品的钴料:现在仿进口料宏观看去很像,但没有真品天然的聚集丝线、珠点等特征,有些珠点是人为点画的。
铁斑、锡光飘浮表面,没有真品铁斑好似从胎骨里长出的感觉,也不见浓淡有致的过渡感。

最重要一点,由于是新画在坯胎上的,没有历史的沉淀,青花浮于器表,没有沉于釉下的现象。

元 青花花卉纹蒙古包模型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藏

元青花缠枝牡丹纹梅瓶 
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元青花瑞兽花卉纹盘 
 荷兰国立博物馆藏

元 青花双凤穿牡丹纹大盘 
美国芝加哥博物馆藏

元青花缠枝牡丹纹兽耳罐
天津博物馆藏

元代青花凤穿花纹执壶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元青花龙纹高足杯
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

元·青花梅花纹三足炉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元青花尉迟恭单鞭救主图罐
1980年广西横县出土
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县博物馆藏

元代景德镇窑青花龙纹碗
首都博物馆藏

元代青花莲池杂宝纹莲瓣形盘
上海博物馆藏

元 青花菊花牡丹纹托盏
首都博物馆藏

元青花莲池鸳鸯纹带座梅瓶
通高:21.9cm,口径:2cm  
1974年4月江西省鄱阳县磨刀公社北关大队毛屋下村夫妇合葬墓出土
江西省博物馆藏

元 青花缠枝牡丹纹器座
高16.5厘米 口径25.5厘米 足径23.8厘米
青海省博物馆藏


欢迎家人们转发出去支持我们,让更多人受益!


来源:本图文转载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同行转载请声明版权! 

华人收藏圈(ID:HRC6886)

Chinese Collectors' Coterie

商务合作:13318740373(微信)



长按二维码 关注属于世界华人收藏家的公众号




最近,因为微信公众号改变了推送规则,时间线被打乱了。如果你没有将我们设为星标或经常分享点“在看”,我们的推送可能会淹没在你的茫茫订阅列表中。

小编特别害怕会和亲爱的你失散,所以,需要你将本号设为星标,每次看完文章在文尾处点亮“在看”或者分享出去,这样我们才能抱紧不走散!

分享、点赞、在看,3连3连!

华人收藏圈
致力为华人收藏爱好者提供收藏资讯、业界动态信息,以及互动交流支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