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闽宁协作的“螺丝钉”,我们“能行”!

政务   2024-12-27 18:39   北京  




寒来暑往,时光如梭,一晃我已在这服务快半年了。刚来那会儿,身边人总会问“你怎么会想来这?”,我则回答道“因为我想来看看”。得益于读研期间曾多次来到西部地区开展课题研究,以往见惯了平原,当穿梭在重峦叠嶂之间时,我的内心满是惊喜。我感受到了祖国的辽阔,领略到了西北的壮丽景色,一颗“走进西部”的种子便悄然种下。


今年五四青年节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全国广大青年,要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这令我倍感振奋,毅然决然报名参加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来到了电视剧《山海情》故事原型的西海固地区的“固”——固原市原州区,参与闽宁协作、中央单位定点帮扶等工作。

整理归档考核资料


初来乍到,最大的挑战便是语言差异,这里的群众习惯讲方言,每次有群众打电话来咨询问题都会让我手足无措,只能求助于同事。由于工作需要,我们时常也要下乡到各个帮扶车间检查联农带农情况,看着同事和群众的侃侃而谈,感觉自己是一个局外人,只能在同事的翻译下努力了解当地情况。为了尽快顺利地开展工作,我也尝试去揣摩方言词汇的含义,在同事和群众用方言沟通时期望能从唇齿间读出一些字句来。好在这里的同事和群众非常的包容与友善,经过同事们的翻译解释和多次的下乡工作,我逐渐摸索出了方言与普通话的转化技巧,再有群众打电话来咨询业务也能熟练地为其答疑解惑,也习惯了把“能行”用在日常的交流中。

在这里,每一次交流的结语讲一句“能行”似乎是这里的特色,犹如福建人遇到朋友第一句总先问“吃了没”一样。“能行”,一句简单的答复语,是我从听不懂方言到能与群众交流的真实写照,更是西海固人民一步步摆脱贫困、走向共同富裕的具象化。

发放农技宣传材料


以志愿之名逐梦西部,应以使命之约圆梦原州。服务期间,我在同事们在指导下迅速熟悉岗位职责,秉持“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态度,认真对待每项工作,积极做好文件起草、材料撰写、脱贫劳动力就业信息确认、帮扶车间检查等日常工作事宜,协助开展闽宁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帮扶项目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年度考核等重点工作。这段时间以来,我在下乡走访、资料收集、处理群众问题中,不断学习实践,逐渐对各项工作融会贯通,慢慢地实现了从在校大学生到基层工作人员的身份转换,也在这个过程中深刻体会到了基层工作的意义与价值。

下乡到帮扶车间


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我也积极参与宁夏首个百美村庄薛庄村开村活动、原州区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培训、中国农民丰收节、“重走长征路·翻越六盘山”实践活动、乡村人才创新创业发展大会等各类活动的志愿服务保障工作,提供活动布场、接待引导、秩序维护等志愿服务,传递着青年志愿者的温度与情怀。在志愿服务的一线,我既是乡村振兴的参与者,也是见证者,相信每一次的服务都是青春的注脚,每一次微笑都是担当的勋章。


参与活动现场布置

行走在原州的街头巷尾,不时能看到带有“闽宁”的标识物,闽宁实验小学、闽宁幼儿园、闽宁示范村、闽宁产业园、闽宁帮扶车间......“闽宁协作”早已在原州这片热土上生根开花、结下硕果,站在这里能够切实地感受到这个词的分量,也让我更加认识到,自己不仅仅是一名普通的志愿者,也是接续书写“山海情”新篇章的一份子,是“闽宁协作”这项伟大工程中一颗的“螺丝钉”,平凡的岗位却含有非凡的意义。

如今,曾经的西海固早已在地图中“无迹可寻”,这既是一代代西海固人民“能行”的接续奋斗的结果,亦是一批批援宁干部、专技人才以及西部计划志愿者“不请自来”的接力服务的成就。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能够把自己的青春融入到服务西部国家战略和闽宁协作伟大事业中深感荣幸与自豪。未来之路仍在脚下,我将继续以志愿者的底色,双手沾灰两脚沾泥努力奋斗,用平凡诠释非凡,做精通业务的“实干家”、闽宁协作的“螺丝钉”、民族团结的“石榴籽”,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作者:刘启斌,2024年西部计划志愿者,现服务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



End

来源:微信公众号“青春原州”

编辑:赵久辉(苏州大学)
校对:周   洁(重庆移通学院)
责编:田   雪
校审:盖奕洁
投稿:xibu85212120@126.com

西部志愿汇
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管理办公室的联络平台和沟通通道,为西部计划志愿者及参与、关心西部计划的团干部、团员青年及社会各方人士,提供工作资讯、促进联络沟通交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