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青春丨等枝桠,成繁花~

政务   2024-12-29 13:37   北京  



朗读者:谢骁珉(陕西科技大学)

  本期  
用镜头记载大事小情,用声音传达所悟所思。百变的是音画,不变的是我们记录青春的初心。《志青春》栏目以朗读、视频的形式,讲述有温度、有情怀、有力量的志愿故事。志青春,愿常在。

作者:王瑶,山东大学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现服务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县第三中学。


史铁生说:“那路途中的一切,有些与我擦肩而过从此天各一方,有些便永远驻进我的心魂,雕琢我,塑造我,锤炼我,融入我而成为我。”

出发,永远比向往更有意义


“新疆是个好地方,坐着火车游新疆。”历时38小时的火车上,新疆铁路局的广播提示音时不时响起。窗外的风景,是荒芜而无限延展的西北沙漠,随处即可瞻仰的圣洁的雪山,还有干裂的黄土地上无名的墓碑......苍凉乏味,但我却满怀期待,憧憬着这广阔的土地会带给我怎样新奇的体验。



经过学校安排,我负责教授高三年级两个班的英语课。2024年8月20日,是我第一天登上讲台的日子。上课铃响,我拿着教材和教案穿过走廊,抑制着内心的紧张和期待,匆匆走进教室,一声声清脆的“老师好”过后,我和高三8班、9班的故事就此展开。


起初,我以为经过高一、高二两年的基础知识积累,高三年级会更倾向于做题方法、专题整理的教学。结合自己高中学习的经验,我自认为在这方面有些心得可以与班上的学生分享,所以当听说队内需要3名高三老师时,我第一个举起了手。而现实却给我了重重一击:平均每天4节课,再加上早读、午练、晚自习......巨大的工作量都还在其次,班上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水平和课堂表现才真是令人头疼——“我们班就是这样,每年都换一个实习老师来教英语,包括班主任教的化学,科科倒数第一。”这就是他们对自己的评价。


接下来,上课、备课、批作业、听写、修正、讲习题......这些教学活动填满了我的工作和生活。作为一名刚刚站上讲台的新老师,我开始学着自己记忆中那些好老师的样子,一遍遍备课、磨课,也常常搬着小板凳坐在其他资深老师的课堂上学习请教,在课后与老师们的闲聊中学习如何与所谓的“差生”相处。就这样过了几个星期既当老师又当学生的日子,我的课堂也在与班上孩子的一次次磨合中渐入佳境。

草原的孩子,绿洲的孩子,沙漠的孩子


伊宁县的秋天来得格外早,明明才九月末,秋风已经裹挟着黄叶铺满了小半个校园,而班上学生新鲜感褪去后的学习状态下降几乎和骤降的气温一齐到来。基础知识差,那就从最简单的语法点讲起;文章理解有困难,那就从第一本课本开始翻译;词汇量缺乏,那就每天多花时间听写单词,“办法总比困难多”成了我最常对学生说的话。


第一次联考结束了,正当我对着班上学生的分数发愁的时候,身边一位朋友的话启发了我:“你想想我们上学的时候,那还不是喜欢哪个老师,就愿意学哪个老师的课嘛”。是啊,那如何成为一个学生们喜欢的老师呢?答案其实也很简单:孩子喜欢爱他们的老师。


课间我把参考资料借给班上的一个学生,下课后收到的小纸条

我重新研究起班上学生的花名册——“阿曼”意思是和平宁静,“古丽”代表美丽和娇艳,“努尔”象征智慧和明亮,“马伊莎”则翻译为茁壮生长的禾苗……这些名字都带着父母美好的祝福与期望,记住这些名字也成了我走近学生的第一步。


课上,我也开始慢慢地做出改变,试图带给孩子们与众不同的英语课体验。在课堂上,我会给孩子们介绍一些新鲜有趣的事物,通过丰富多彩的图片、视频,带领他们看一看外面的世界,激发他们学习的内生动力。

一次,我在课堂上给孩子们播放了山东大学的宣传片。“老师,这个天文台是你们学校自己的吗?”“好大的操场”“居然还有自己的博物馆”“我也想上大学”......遇到一些有趣的热点事件、重大的时间节点,我也会尽可能结合高中英语的学习内容,带领同学们走出课本,用有趣的知识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课堂上,鼓励代替了责怪,不再因为一群说小话的学生而打断课堂进行教育,反之更多地鼓励那些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面对课堂上淘气的学生,我更愿意用课余时间与他们谈谈心,听听他们的成长故事,回忆自己高中时的样子,尽可能地与他们共情,帮他们端正心态,找到自己的闪光点。


一个月后,班上的孩子们开始在上课前主动搬着凳子坐到前排,也有越来越多的学生愿意参与到课堂的互动和讨论中,课后也会拿着自己做的习题找我请教。“老师,我今天听写全对了”“老师,我今天又背会十个单词,晚自习来找你听写!”就这样,我与班上的孩子们课上是师生,课下成为了朋友。两个班的教学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而我,也逐渐发现了班上那些偶尔爱说小话、爱睡觉的孩子们身上也有着自己闪闪发光的地方——或许是因为身在旷野,心向远方,广袤的土地滋养出他们自由、开朗的无尽生命力,有的孩子从小就跟着长辈一起放牛牧羊,同样的年纪却有着超过同龄人的隐忍和担当,而我很幸运地与他们同行一段路,见证着、或多或少地改变着他们的人生轨迹。日子如水般静静流淌,我也有幸能在每节课堂上看到越来越多孩子们充满兴趣、渴望知识的目光。

一次次走向旷野


来的路上,我就在瞻仰远处连绵的雪峰,也曾无数次梦想着俯瞰那天堑纵横的“三山两盆”。汪曾祺写伊犁的山“细草丰茸,光泽柔和,在深深浅浅的绿山绿谷中,星星点点地散牧着白羊、黄犊、枣红的马......”李娟写阿勒泰的天空“荒山上方的天空却是那样蓝,凛冽地蓝着。”真正来了新疆,才知道天空真的很辽阔,世界真的很大。


在这里,我常常惊叹于大自然的无尽造化,也利用假期时间走过新疆的很多地方——看到了赛里木湖清澈如镜、雪山连绵、飞鸟自在;看到了那拉提草原湛蓝天空中翱翔的雄鹰,碧水汪汪衬着斑斑雪白;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看到西域的马车从眼前闪过,带来了古老丝绸之路上的清脆驼铃;在热闹的新疆国际大巴扎,明艳善舞、转圈拂袖,人头攒动的大街小巷滋养着这片土地上热情好客的民族。而当夜幕降临,星空又将我们与数千年前古老的文明相连,这里曾有铮铮的兵戈,有友善的符节,是黄沙带不走的古老文明之源,更是泱泱华夏不可分割的广袤大地。



而回归日常琐碎的工作中,当地老师会带着自家煮好的冒着热气的奶茶给我喝,班上的孩子会在我连着上了四节课之后悄悄塞给我两颗糖。工作之余我也会走出校园,参加当地组织的志愿服务。这里的小朋友会用他们还不太标准普通话问我的名字,问我从哪里来......


每当这些瞬间,我总会觉得,不是我选择了新疆,而是新疆选择了我,给予了我足以铭记一生的宝贵经历。与其说我们作为大学生志愿者奉献青春服务西部,倒不如说西部敞开她宽广的胸襟接纳了试图读懂中国的我们——从淮水之北的河南确山,到大山深处的山西灵丘,再到天山脚下的新疆伊宁,今年已经是我们山大研支团志愿服务西部的第26年。而未来,在祖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广阔天地中,我们仍将大有可为。


第一天上课之前,我给高中时的好朋友发消息,她回复我说“想不到你都要当老师了,在我印象里,你还跟我一起在晚自习说小话呢......”早读上抑扬顿挫的同桌对读,下课后睡倒一片的教室,为了早点打饭下课后狂奔向食堂……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校服,披着未落的阳光,眼前闪过一帧帧画面,命运交融的感觉一下子涌上心头:有幸能走入另一群人的高中记忆,在这场巨大的“青春告别仪式”上,我看着森林如期长成。同时,我也时常想起在我的青春里播种森林的人,感谢他们聆听了每一颗种子的愿望。





不要走开~
📸📸📸
欢迎打卡今日
“西部计划漂流记”朋友圈

(想要了解更多“漂流”动态

可以搜索微博话题#西部计划漂流记#

进入话题页面查看哦~)

↓↓↓



End

本栏目长期向青年志愿者朋友们征集稿件,关于青春、关于志愿、关于爱情、关于理想……你的喜乐和悲伤我们都愿意听。诗歌、散文、故事均可,字数1500字左右。稿件、音视频作品及作者简介、照片发送到邮箱zgqnzyz2020@126.com,期待参与!

出品:志青春工作室
来源:山东大学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王瑶投稿
编辑:赵久辉(苏州大学)
海报:熊峻苓(中国美术学院)、公艺云(郑州工商学院)
插图:千库网
责编:田   雪
校审:盖奕洁

西部志愿汇
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管理办公室的联络平台和沟通通道,为西部计划志愿者及参与、关心西部计划的团干部、团员青年及社会各方人士,提供工作资讯、促进联络沟通交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