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3
#大国工程#
聚焦藻渡水库
9月28日,对于中交二航局重庆藻渡水库项目来说是个值得庆祝的日子,施工的关键通道——大坝运料道路提前33天完成,一张张笑脸的背后是全体建设者日日夜夜的团结奋战、持续攻坚。
重庆藻渡水库是国家重点推进的150项重大水利工程项目之一,由枢纽工程和输水工程两部分组成。在枢纽工程大坝工区,运料道路是藻渡水库大坝填筑料运输的关键通道,承担着将开采料运输至大坝填筑区的任务,是大坝施工的“生命线”,运料道路的进展决定着工程进度的成败。而且,大坝工区地形复杂,山高沟深,地势险峻。其中,6号道路位于地形陡峭的山腰上,山体多为岩石,边坡最大高差有100多米,涉及大量削坡开挖作业,修建难度大,安全风险高。
采取传统的机械开挖来“对付”这处悬崖峭壁不仅施工困难、进度缓慢,而且挖出来的坡面凹凸不平,显然无法满足施工需求。由于山体基本为岩石,需爆破才能施工,而便道右侧不时从高处滚落山石,左侧又有万丈深沟,施工可谓两面遇险。项目团队创新采用精细化控制爆破技术对山体进行爆破,再配合使用长臂挖机清理一部分碎石和松土。受险峻地形限制,长臂挖机的挖掘清理无法覆盖到每处裸露的岩石,这时候,排危班组的“蜘蛛人”们便开始“大展身手”。
“没啥子辛苦的”
“6号路施工造成的危石会直接影响2号路的安全,大家先将危石排除到2号路上,再从2号路面上清除。体积较大、难以排除的石头要标记位置,后续再进行专题研讨,提出解决方案。”藻渡水库项目部安全部部长王杰双正在给“蜘蛛人”们布置任务。
排危班组工人之一的李贵军是今年1月份来到藻渡水库项目,此前,他干过桥梁、公路、房建项目,但高边坡排危作业,还是头一次。
第一天到现场进行排危作业的场景,李贵军仍历历在目。早上6点,他穿戴好防护装备,带上钢钎就准备开始工作了。站在山顶往下望,陡峭的崖壁,层叠交错的岩石,看得他心里发怵。他一手抓绳,一手握钢钎,一步一步地往五十几米的峭壁下方移动,整个身体几乎悬空。在放绳的瞬间,他迅速往下一跳找到下脚处,并弓起身体,使自己保持平衡。一旦反应不及时,整个人就会被吊在空中打转甚至撞到峭壁,十分危险。终于来到危石旁,李贵军挥舞着钢钎,“砰”地猛力戳一下石缝,再使劲撬一下,来回十几次,碎石哗啦啦下落。近10分钟后,这一处的危石终于清理完毕。
结束了这一处的排危,李贵军向右移动,继续忙碌。在坡壁上,李贵军艰难地反复寻找最佳落脚点。他贴着石块站立平移,难以转身,待脚下踩稳,身体得到支撑后,他小心翼翼地拿着钢钎,对着一块摇摇欲坠的巨石用劲一撬,碎石滚落,“险情”得到化解。一直到中午11点下班,站上平地后,他才发现双腿像灌满了铅,麻木得难以迈开步子。因为肌肉紧张,长时间保持同一个姿势,手臂也开始酸痛。“前几天手抖得都拿不起筷子,还是吃的面条,嘴对着碗沿吸溜着吃。”李贵军回忆道。
一段时间下来,李贵军很快摸索出了一套属于自己的在崖壁上行走的“方法”。上下移动时稍稍弓起身体,可避免重心不稳;左右移动时,先伸出一只脚试探落脚点处的石头能否支撑起一个人的重量,先一只脚站稳,再挪另一只脚。
“这绝不是个轻松活,对体力、技术的要求都很高,不但要对保命的绳索运用自如,更要熟练地使用各类工具,熟悉挂网、喷护等操作,少了哪样都不行。一天工作下来,经常汗流浃背,体能消耗非常大!”王杰双说道。
李贵军听到这样的评价,脸上还是挂着腼腆憨厚的笑容。他觉得,“没啥子辛苦的,这就是‘营生’。”排危作业的时候有双重安全防护措施,天热的时候有项目部准备的西瓜和藿香正气水,下雨路滑的时候不安排作业,有点小磕小碰“不足挂齿”,这些都是家常便饭……结束工作的时候虽然浑身湿透,但还是会因为危石点不高、易清理等情况而感到高兴。
“安全得很”
“老李,再检查一下身上的防护措施,准备好就可以往下爬了。”王杰双守在运料道路修建现场,对李贵军说道。
“收到,检查完毕,准备往下。”李贵军应道。
五十五米高的悬崖上,几乎与地面垂直的坡度让人不禁望而生畏。李贵军戴着安全帽,穿着安全防护反光背心,借助系在腰上的安全带和安全绳,拉着陡峭绝壁上的一根绳索,一步一步向下移动。他带着钢钎等工具,很快停在离地面三十米高的绝壁上,用工具撬动和敲打突出的碎石,让碎石向下滚落到空旷区域,然后继续向下移动、敲打,像极了蜘蛛在崖壁上编织蜘蛛网。
看着李贵军一番稳稳当当的操作后,王杰双一颗提到嗓子眼的心才缓缓落下来。
“小的石头都还好,有的一个人就能处理了。有一次,我们碰到一块大概6吨重的巨石,好几个人一起在悬崖上搞了四五个小时才撬下去嘞!”李贵军操着一口浓重的綦江口音,轻描淡写几句话便将排危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一带而过。
在6号道路附近的陡峭边坡上,先用履带机打下直径10厘米、深2米的孔,将钢筋插下去再注浆,待凝固后形成固定桩,工人们在两个固定桩上挂上双钩安全带和安全绳,便可以进行排危作业。待防护措施做好后,再安排工人上去施工,凡是有危石或钢筋突出的地方,四五个工人排成一排全面“扫描”排危,且必须在同一横面、同一高度作业,否则,上方工人排除的危石掉落将会给下方工人带来危险。
此外,针对高空作业,项目部每天召开班前会并定期开展警示教育培训。平常通过日周月检、风险判别、隐患排查和治理进行防控。毛路开通后,设置临边临崖彩旗和警示带,后续路基开挖完成后再设置硬防护,夜间设置警示灯。
用李贵军的话来说,“项目部制定这么多措施保护我们,还有作业的时候又拴双钩安全带又拴安全绳,是搞了‘双重保险’,安全得很!”。
“汗水洗脸风梳头,明月当灯星作友,钢钎铁锤声声响,誓为项目把路修。”日日夜夜的努力,大坝工区运料道路成功打通,排危工作也告一段落,这期间,有超过10名“蜘蛛人”参与排危,累计排除15万平方米边坡的危石。在重庆藻渡水库项目,像“蜘蛛人”这样在悬崖峭壁、深山峡谷留下汗水与足迹的工人比比皆是,他们经历着不为人知的险情,用勤劳的双手,书写着平凡人不平凡的奋斗,默默无闻地为水库的建设添砖加瓦。
2024
来源:成都建设 二公司
文字:杨若希
图片:曾婉婷
编辑:朱立娟 柯祥虎
行者无疆,百年二航
微信
抖音
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