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黏性土边坡和敏感粘土边坡的模拟结果表明,我们改进的 SPH 模型可以有效地预测与应变历史无关的边坡和与应变历史相关的边坡的潜在破坏面。此外,对敏感粘土边坡的仿真结果表明,我们的模型能够捕捉破坏过程中的复杂变形特征。
(2)
与敏感粘土边坡的倒退破坏不同,蔡家坡滑坡呈现出多次次生滑移的特点。彩家坡滑坡模拟结果表明,在一次滑面出现后,触发了两个次生滑面。初级滑坡面沿着滑坡后坡处预先存在的结构平面发展,这控制了该滑坡的破坏模式。两个次级滑移面是由于滑动质量中的剪切变形而形成的。这些滑坡面将滑坡分为四个块。我们的模型对三个断层和滑坡舌的形成过程进行了令人满意的模拟。
(3)
本研究分析了倒退失效和多个继发失效。两种故障模式都基于第 1 次故障。对于相对陡峭的 1st 滑移面,由于斜趾处阻力的卸载,很容易触发倒退失效。由于新滑面的出现,后坡逐渐后退。相比之下,基于较平缓的第 1 滑移面的斜坡后部是稳定的。因此,背坡在跳动过程中是静止的,但由于内部变形,通常会出现多个次生滑移面,将整个矿床分成几个单独的块。
(4)
尽管所提出的模型可以为旋转平移滑坡的结构特征和破坏机制提供有价值的见解,但在应用于实际滑坡模拟时,它具有以下局限性:(1) 模拟结果的准确性受软化系数控制。应变软化系数需要使用现场数据进行校准,这限制了模型的应用。(2) 在动量方程中引入人工粘度(非物理量),以增强 SPH 模型的稳定性。然而,这个系数很难确定,人工粘度的过度增加会导致大量的耗散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