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湖四海奉献西吉的人|朱月萌:享受每一朵花开的美好

政务   2025-01-20 15:44   宁夏  

人物介绍

朱月萌,1999年5月出生,安徽六安人。2021年至2022年在西吉县平峰中学支教。现为上海东方财富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市场营销员。

在广袤无垠的华夏大地之上,有一处宁静而质朴的角落,名为平峰。这里,成为朱月萌人生中一段意义非凡、刻骨铭心之旅的起点。

朱月萌,这位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忱和对未知世界无畏的年轻女子,毅然决然地投身到了这片陌生却充满希望与期待的土地,满怀激情地开启了她充满挑战与感动的支教生涯。

当她初次踏上平峰这片土地,便被其独特的魅力所深深吸引。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与繁华,有的只是那份宁静与纯粹。然而,支教的日子并非一帆风顺,其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感悟和体验。

最让朱月萌感到遗憾和惋惜的,莫过于时间的短暂。一年的光阴,转瞬即逝,她没能如自己所愿多去一些学生的家里走走看看,深入地去了解每个孩子背后那一个个家庭的真实状况。

犹记得第一堂课上,她满怀期待地让两个班的孩子们把自己的基本信息和家庭情况认真地写在小纸条上交上来。当她仔细阅读那些纸条时,心中涌起了无尽的感慨和心疼。她看到许多孩子的家里都有三四个兄弟姐妹,年迈的爷爷奶奶需要照顾,而父母为了生计,或是在田间辛勤务农,或是远走他乡,前往银川、陕西、内蒙古等地打工。每到农忙时节,比如挖洋芋、收麦子、收玉米的时候,周末作业的收缴就变得异常艰难,因为那些稚嫩的孩子们,不得不成为家里农活的主要劳动力。
回忆起课堂上的那些难忘瞬间,朱月萌的脸上总是不自觉地泛起温暖而欣慰的笑容。作为一个长期处于学生角色的人,初次站上讲台的那一刻,她内心充满了极度的不适应,更多的是深深的惶恐和不安。她满心焦虑,不知道在这短短一年的有限时间里,要在两册书的课文和六册书的总复习中,为孩子们带来多少丰富的新知旧知,拓宽多少广阔的视野,才能真正满足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

在上学期的每一次备课过程中,她都怀着满腔的热情和执着,恨不得将天文地理、艺术历史里一切相关的美好事物,都生动形象地搬到孩子们的面前。

讲边塞诗时,她精心地在彩虹合唱团的《玉门关》里寻觅着有关西吉的“葫芦河畔”那丝丝缕缕的联系;讲解余光中时,一首饱含深情的《乡愁四韵》便足以完美地概括一切生动的意象表达;《水调歌头》那中秋月圆的清辉,在王菲空灵的歌声里达到了精妙绝伦的通感效果;从《曹刿论战》到《出师表》,她耐心地在历史的悠悠脉络里抽丝剥茧,将人物和时代所蕴含的忠诚、智慧以更加清晰明了、精妙动人的方式展现出来。

去年九月,那无疑是一段遥远却又充满温情与回馈的珍贵记忆。当时,学生们刚刚升入九年级,还没有被过多中考升学的压力所束缚。一次充满创意的诗歌仿写小作业布置下去后,收上来的一篇又一篇奇特明丽、充满童真与想象的现代诗,让朱月萌深深感受到了独属于语文老师的那份无可替代的幸福时刻。

也许是因为这里的孩子们长期面朝黄土背朝天,从小就与大自然进行着零距离的亲密接触,从而赋予了他们丰富而细腻的内心情感。无关知识基础的扎实与否,也无关学习习惯的好坏,他们眼中的当下和未来,就这样真诚而质朴地通过一行行文字,毫无保留地呈现在了朱月萌的眼前。

但孩子们有时也像平峰梁上那不羁的烈风一样,充满了自由与随性。课上着上着,文言文翻译的接龙就会从标准规范的普通话,突然转变成表达无比贴切的西吉方言,虽然粗犷豪放,但充满了自然的活力与自由的气息。
然而,在平峰的生活并非仅仅只有诗意的美好和温馨的瞬间,实际存在的困顿和矛盾也时常如影随形。上课、自习、早晚读、小测,几乎每时每刻,朱月萌都在和孩子们进行着一场又一场的智慧较量与心灵沟通。孩子们下了课的时候是那么的天真可爱,而上了课却又会变得调皮搞怪。她从最初那个满怀温柔、试图感化学生的佛系菩萨,逐渐成长为眼观四路、耳听八方,能够敏锐捕捉到学生走神并及时终结这种状况的严厉师长。
调皮,无疑是孩子们的天性,但现有的学习基础和学习习惯又不足以支撑他们完全掌控课堂而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在“双减”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既要追求分数,又要不陷入功利的泥沼,实现探索性学习,这对于教育资源相对缺乏、教育条件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来说,无疑是一个艰巨而复杂的巨大挑战。

但教学始终是人与人之间心灵的交流和知识的回馈,不能消极地等待着所有问题都有了完美答案才开始行动。就如同平峰那些坚韧不拔的孩子们一样,用最踏实、最勤恳的方式日拱一卒,坚定地相信,只要坚持不懈,等到一朵花开的时候,那轻柔宜人的清风自然会悠然地吹拂而来。

朱月萌清晰地记得高中时,教学楼连廊墙上那句令她驻足良久、内心深处颇感共鸣的话语:“教育最主要的目的,不是教你挣得面包,而是使每一口面包都香甜。” 四年后的今天,她将这句话郑重地写到了申请加入研支团的个人陈述里。她怀揣着一个美好的愿望,那就是能用自己坚定的脚步去丈量西部那未知的广阔天地,在社会发展最细微、最末梢之处,用自己的好奇、耐心和良善,去发现、去挖掘那些隐藏着的、闪闪发光的受教育的可能与希望。

如今,这段充满挑战与成长的支教旅程即将缓缓落下帷幕。与其说这是一年有关“支教”的简单经历,不如说是她将自己毫无保留地放置在广阔天地之间,从那片黄土地里和那群可爱的孩子们身上努力汲取新知识、虚心接受教育的深刻过程。

在这个快节奏、瞬息万变的时代,无论是社会的发展、信息的传播,还是技术的变革,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飞速前进。而在平峰的这一年,对朱月萌来说,是如此地难能可贵、如此地奢侈珍贵。她可以全然不顾社会时钟那分秒不停的滴答行走声,按照孩子们独特的节奏去用心体悟生活的愉悦与美好,去深刻感受心灵的宁静与秩序。
尽管许多问题或许暂时还没有确切的答案,但她满心期待着自己和孩子们都能在这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放缓脚步、静下心来,持续保持坚韧不拔的品质,不断地成长进步,在深入认识自己的过程中,尽情地享受那一朵花开所带来的无尽美好与感动。
朱月萌深知,她在平峰的这段宝贵时光,虽然短暂却无比璀璨,就如同一颗充满希望的种子,已经深深地扎根于她和孩子们的内心深处。未来,无论她身处何方,这段充满爱与责任的经历都将成为她砥砺前行的强大力量,激励着她在教育的漫漫征途中不断勇敢地探索与创新,为更多渴望知识、渴望成长的孩子们带去希望的曙光和温暖的光芒。

     在编纂过程中难免出现不尽、不详、遗漏、谬误等方面问题,恳请社会各界人士批评指正。

邮箱:xjrcgzbjb@163.com

联系人:李忆琦

联系电话:0954-3018307

编辑:李菊菊

责编:禹晓云

政协西吉县委员会

办公室

0954-3012899

西吉政协
西吉县政协委员会信息公开、委员服务、理论学习、提案提交、社情民意反映的重要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