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 花鸟蔬果岁朝清供图】
齐白石的岁朝图
齐白石的岁朝图以“中国红”为主色调,常绘有红灯笼、红柿子、牡丹等吉祥元素,充满喜庆气氛。他巧妙地将民间艺术与文人画融合,构图新奇,雅俗共赏,既体现了文人的雅致,又融入了浓浓的乡土气息和纯朴的农民意识,深受民众喜爱。
齐白 石笔下的 《岁朝图》, 从宫廷走向了 民间, 所画之物都 是新春佳节普通人吃的 、 用的东西。贴近生活, 让观者真实地感受到新年的喜悦和对 幸福生活的 僮憬。此幅《岁朝图》绘红灯笼、佛手瓜和爆竹 , 色调鲜艳, 充满喜庆祥和的气氛。春节家家户户高挂大红灯笼, 平添了喜庆的色彩 , 是在一代又一 代中国人心中渐渐转化为 一种传承祖先火种, 祈求光明与希望,盼 望日子红红火火的文化符号 。冬去春来,无 论你在哪里看到这喜气盈盈的红灯笼, 都会在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驱走冬日的严寒。红灯笼下,画金 灿灿的佛手瓜 , 取其谐音“福寿" , 代表对新年的祈福 , 盼望看到作品的人, 在新的一年里,福 寿双全,好 运不断。放鞭炮贺新春,在 我国有两千多年历史。最早的燥竹, 是指燃竹而爆, 因竹子焚烧发出啡啡啪啪的响 声, 故称爆竹。 画面上出现的鞭炮, 无疑代表着对新 一年蒸蒸日上新生活的期盼。齐白石岁朝图的主要颜色是红色。画面中常铺陈着大面积高饱和度的红色,元素构成包括红灯笼、红牡丹等,极富视觉冲击感,营造出一种“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年节喜气,充满了民间艺术吉祥喜庆的审美情感。▲图为齐白石自署“八十五岁”时所作的《岁朝图》,拍卖了1180万港币。画面上,从上自下,一盏高挂的红灯笼,一朵绽放的红牡丹,带有4条枝叶,插在一只青瓷的花瓶里,瓶口和瓶脖的一圈回字纹,古朴而典雅,瓶子的边上放着两根炮仗和一挂鞭炮,两只也带回字纹的酒杯和两只白瓷酒盅。整个画面无比清素淡雅,但雅中有俗,有灯笼红火,牡丹富贵,炮竹辞旧,美酒对酌的内容和寓意,完完全全就是喜庆大过年的味道。另一幅在北京匡时2011年秋拍中,拍出了1344万元的成交价。齐白石岁朝图的创作背景源于中国传统年俗文化。岁朝即农历新年,齐白石通过这类作品表达节日来临的喜悦,并预祝一年万事吉利。他将富有生活气息的民间艺术情趣融进文人画中,使“岁朝图”这一传统题材更加平民化、接地气。齐白石的岁朝图常表现新春佳节的喜庆场景,内容包括花卉、红灯笼、红柿子、红鞭炮、酒壶、酒杯等民间用品。这些元素寓意着富贵荣华、长寿丰收与繁荣吉祥,体现了白石老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齐白石岁朝图中的红灯笼寓意着喜庆、光明与希望,象征着日子红红火火;红柿子则因“柿”与“事”谐音,寓意事事如意、心想事成。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岁朝图吉祥美好的祝福之意。齐白石的其他作品中也有类似的寓意表达。例如,他画玉米雏鸡象征生命活跃,画柿子、荔枝和桃子等蔬果组合寓意吉祥如意、健康长寿,画雄鸡与鸡冠花相配寓意“冠上加冠”、“步步高升”,这些都体现了他作品中蕴含的吉祥寓意。"岁朝图” 是中国传统 绘画中 一个独特的题材 , " 岁朝” 即为阴历正月初一。从古至今, 每逄新年伊始 , 中国人都要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喜悦或思念等情感。宋代时皇宫中开始兴起绘制”岁 朝图” ,以 写实逼真的手法表现冬天不易看到的花卉、树 木, 意思是春天很快到了,以 此来增加节日 一氛。并通过画中物品的名称谐音、民 俗寓意或历史典故来表达对新年的 美好祝福。到了清代, 每逢新春, 宫廷画师们便要按时呈交“年例画”以 供宫室春节点缀之需。擅长绘事的皇亲贵胄、朝廷词臣们也往往千此时以进画的形式向皇帝恭贺新禧 。甚至皇帝本人也会举行 “开笔式” , 亲绘 "岁朝图”,表达对新年的喜悦和祝福。#初四##全球大拜年##今年为啥有两个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