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清 《胤禛行乐图册》】
《胤禛行乐图册》,清人绘,共16开,每开纵37.5厘米,横30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曾自诩“天下第一闲人”的雍亲王,在成为日理万机的帝王后,那些“清远闲旷、超然尘俗之外”的生活似已成过往。
但这套《胤禛行乐图册》,却以工整细腻的笔触,绘出这位帝王之气收敛,只一人自在独行的雍正,所处种种闲适情境的淡泊从容。
雍正很忙
他忙于朝政。登基前,他为储位之争忙于与父兄斗智斗勇;问鼎皇权后,他不事游猎,绝少巡幸,勤于理政,实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工作狂”。
几个数据可以说明一二:据说雍正在位13年(1723~1735年),除生病外,一年工作364日(只在生日给自己放一天假);每天只睡4个小时;最多的时间交给了奏折批阅,“自朝至夕……目不停视,手不停批”,批阅奏本近20万件,朱书批语“数十言,或数百言,且有多至千言者”,累积批语据说达到了1000多万字。
他忙于修身养性。自皇子时期他即接受正统教育,所习科目繁多,诸如满、汉、蒙文的掌握,经史典籍的涉猎……登基后,日理万机之余,仍严于律己,阅览广博,还有志于天文学、数学等西洋科学的学习。
此外,他精于书法,“远师二王及晋唐诸家,近法董其昌及馆阁体”,书法造诣为人称颂,且文采风流。
他还忙于“指导”当朝艺术品创作。雍正元年开始记述的《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透露着这位有着“绝对审美”,又“追求完美”的帝王的鉴赏水平与艺术品味。
他对瓷器、漆器、家具、绘画等各艺术门类有着极大的兴趣,对各作活计的款式、颜色、做工等皆有独到见解,且往往能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所在,“毒舌”之余,不厌其烦地令各作往“文雅精细”上追求。因此,“清代工艺美术品发展到雍正乾隆时期达到高峰”。
雍正真的很忙
后人多用“复杂”“争议”来讨论他,所以他被动地忙于在正史野史中演绎两个极端的“雍正”;
在热门的宫廷剧、穿越剧中,他得揭开“传奇”,忙于各种儿女情长;
前两年,在致力于“逼疯”设计师的故宫淘宝里,他还忙着贡献了一波表情包,加入“卖萌”大军,连其朱书御批都被解读出了不少小傲娇与风趣。见图十八。
他早在各种忙忙忙中,还有余暇,着令画师为其绘制了一系列他本人身着不同服饰,进行各种不同活动的行乐图,打造出了一个完全不同于朝堂之上的他,或说是“释放”出了另一个他。
清代皇帝中,留下最多“行乐图”的,就属雍正。
据故宫博物院科研处的林姝介绍,故宫博物院收藏有尺寸稍异的各式雍正行乐图册共6套。其中,有一部分是还未曾公示的。
于2008年底在故宫延禧宫举办的“长伴予游鹤与松,何烦扈跸得从容——清代雍正皇帝行乐图特展”,77幅雍正行乐图首次展出,那位好着“奇装异服”,充满“奇思妙想”的“另一个”雍正,展示在世人面前。阿热好想看看啊!
除着装丰富为人所叹外,更要数其中不少行乐图着意营造的“宁静恬淡”的氛围,令人印象深刻。
此套行乐图册,作者和创作时间不详,将其断为雍正登基前后所绘的都大有人在。
每一开画幅中,只雍正一人,服装各异,头饰各异,或踽踽独行,或静立闲坐。
工整细腻的笔触,绘出这位已不似帝王,而可以是文士、也可以是渔翁或其他人物的雍正。
近水(沿湖漫步、水畔闲坐、岸边独酌、临窗赏荷、清流濯足、停舟待月、寒江垂钓),亲山(看云观山、披风松下、松涧鼓琴),观花(观花听鹂、园中折桂、采菊东篱),闲居(书斋写经、围炉观书),乃至幻梦(乘槎升仙)的种种悠闲境。
#遇见艺术# #如何处理没有边界感的婆媳关系# #爽片的必备条件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