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身着统一制服,穿梭于高楼大厦与街巷小铺之间,用汗水编织着城市的日常脉络,为居民群众带来便利。他们就是以外卖骑手、快递小哥为代表的新就业群体。
作为上海最早的美食街之一,乍浦路曾是上海饮食时尚地标,今年因电视剧《繁花》和电影《酱园弄》的热度再度走红。由于周边商铺众多、居民集中、学校相连,这一带已逐渐成为外卖小哥接单、送单聚集地。为此,乍浦路昆山街区党支部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以心唤“新”,精准对接所需所盼,将贴心服务送到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身边,也让他们积极成为社区治理的“主人翁”,共同构建起一个和谐有序、高效互动的街区生态。
“我们一直在送餐路上和时间赛跑,送过很多蛋糕,却十分难得能为自己过个生日。”在一次新就业群体走访中,一位“饿了么”外卖的范姓小哥向街区支部书记说道。每一句发自心底的“新”声,都蕴含着真切的情感需求,它们值得被认真倾听与重视。
11月5日,在百官街党群服务阵地,街区支部准备好生日蛋糕和茶饮,给十一月生日的外卖小哥们举办了一场平凡却温馨的骑手集体生日,诚挚表达了对这些城市奔跑者的关心与祝福。“寿星们”一起点上生日蜡烛,许下心愿,支部成员们一同大声欢唱生日祝福歌,感谢他们为了大家的便利默默的辛勤付出。烛光摇曳,小哥们疲惫的脸上绽开了舒心的笑容,美好瞬间在此刻定格。
今年28岁的康玉亮是“美团外卖”的配送员,在乍浦路昆山路一带送餐长达9年。他说道,“我已经好几年没专门过生日了,甚至很多时候一日三餐都不能按时保证,我11月生日正好快要到了,今天确实很惊喜很感动,谢谢你们。”
为了进一步满足他们“医食驻行”的需要,街区支部联合熊猫饭堂、好再来餐厅、小王子形象设计、益丰大药房等,构建起100米“小哥友好生活圈”。同时,街区内玛格萝妮比萨屋、俞记老弄堂家常菜馆、钟大姐土菜馆等八家商铺积极配合,主动响应在非饭点时段为周边骑手小哥提供饮水歇脚、避风休憩、应急药品等便利服务,让他们可以进屋避避雨、喝喝水,给“奔跑的心”一个温暖的家。
10月下旬,街区支部正式启动“‘骑’聚一堂,戮力同‘新’”共治共享行动。采取平台赋能、社区牵手的模式,定期开展“小哥议事会”“街头小板凳”等活动,围绕“小哥困难和需求”“骑手与街区的双向奔赴”等内容开展议事交流。在认真倾听他们心声与困扰的同时,支部也同步推动新就业群体从“流动”变“联动”,从“匆匆过客”变为“治理管家”。
为更好进行常态化联络和服务对接,街区支部及时建立“小哥连心桥”微信群,定期推送社区要闻、活动服务等信息,并鼓励小哥们发挥“流动哨兵”的作用解锁“移动网格员”的新身份,以“随手拍”“随时报”的方式及时发现主动上报不文明现象、安全隐患、卫生死角等问题,在探索双向服务中实现双向赋能。
“外卖小哥天天穿梭在大街小巷,哪里道路不平整,哪里绿植要维护,他们都看在眼里,若能成为我们的‘好帮手’,将有效提升城区精细化治理水平。”街区支部书记表示,骑手们在工作中遇到休息、停车、就餐等“刚需”难题,正是街区持续提升品质的努力方向。
不久前,有外卖小哥反映乍浦路(海宁路-昆山路段)沿街商铺前停车难、环境差等问题。街区支部发现问题后,迅速启动预案,联合西片区工作站、城管、市政水务、沿街商铺等多方力量,骑手们也积极配合,最后通过设置人行护栏隔离出人行通道、设置非机动车临时停车区域、重新铺设沥青路面等方式推动乍浦路美食街“旧貌换新颜”。走街串巷间,这群“追赶时间的人”正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反哺社会的“骑士精神”,与城市共同编织着一场温馨而动人的双向奔赴。
下一阶段,乍浦路昆山街区党支部将继续架好连“新”桥,做好暖“新”事,让更多新业态新就业的劳动者感受到价值感和归属感,同时不断扩大小哥共治朋友圈,持续把“新群体变量”转化为“新动能增量”。
供稿:乍浦路昆山街区党支部
往期回顾
河滨大楼靓丽“上新”,窗沿花箱别样迷人
我为群众办实事 | 政务服务再升级!若比邻团队喜迎“智慧新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