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gooood谷德设计网
深圳国际低碳城低碳展厅项目坐落在深圳市龙岗区国际低碳城园区内。该项目于2023年初启动,同年11月顺利竣工,承接了“2023碳达峰碳中和论坛暨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
此项目依据深圳的气候与场地条件,充分利用建筑本体和周边可再生能源。在满足展厅功能需求的基础上,通过优化建筑设计降低能耗需求,并结合等碳抵消方法,实现零碳目标,构建能碳双控示范体系,打造出我国首个集成式全幕墙装配体系的“零碳、零能耗”建筑。
项目经过多轮场地选址,最终确定利用既有附属设备用房基础,在低碳城东北角加建一座1200平米的零碳展厅,该位置有独特的景观优势,也面临着各种限制与挑战。
场地原址是临时板房,地下已有附属设备用房,且已配备两组出风塔;西侧与低碳城既有A馆相距仅6m,南侧与B馆相距10m。为节省建设成本,设计选择保留地下基础设施,拆除地面临建部分。为避免破坏地下结构,设计对基础方案进行了优化,确保两侧基础在有限空间内稳定承载展厅重量,同时不影响地下建筑安全。展厅整体向东北方向倾斜,随着高度上升,与A、B馆的间距逐渐扩大,尽可能减轻因贴临而产生的体感上的压迫,在空间上减少与邻馆的相互干扰,也让展厅有了独特的外观辨识度。
展厅的设计秉持形式、空间与结构一体成型的理念,以功能空间的需求为导向来配置结构体系,生成最为简洁高效的形体空间格局。
鉴于底层场地空间局促,为拓展展览面积,设计采用二层大面积悬挑的策略。主体结构采用整体桁架体系,在保障结构稳固的同时,营造出开阔的无柱展览空间。桁架由5.4m×6m×6m为单元的V字钢柱拼接而成,依据受力分布精确计算立柱的截面面积,并设计了几组不同尺寸的梯形截面,使它们在视觉上相对纤细且统一。建筑楼板采用V形折板增加跨度,实现结构理性与视觉特征一体化的特点,同时容纳设备管线,充分争取展厅净高。
此外,由于地下建筑的影响,结构基础的定位面临巨大挑战。场地横向长度为50m,原地下室边界39m,占据其中的4/5,导致展厅边侧基础的定位空间非常有限。为避免破坏原结构,展厅两端基础需绕开地下室边界并保持一定距离,基础跨度达42m,在有限场地条件内既保证了地下建筑的稳定性,又实现了展厅空间的最大化。
展厅以钢结构体系和全幕墙装配式组装为基础,装配率高达70.2%。为紧张的施工周期节省了大量时间,也为实现零碳目标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符合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念。设计初期尽可能减少主体钢结构尺寸类型,便于批量预制加工,在施工现场快速拼装,极大提高施工效率,同时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精度。
外墙采用夹心岩棉墙体和泡沫铝板预制组合拼装的方式,泡沫铝板本身具有轻质、高强度、耐高温、防火抗腐、隔音降噪等优异材料特性,兼具可回收性。内墙采用ALC板和轻钢龙骨复合墙板,安装便捷,同时具备良好的隔音、防火等性能。展厅严格平衡采光系数与能量损耗,主立面采用低透光的low-e玻璃外,顶面采光选用温控玻璃。
“零碳盒子”通过六大系统的耦合协同:被动式技术、主动式技术、可再生能源系统、智慧运维系统、集成式建造系统、绿色建材系统,打造出集成式全幕墙装配体系的“零碳、零能耗”建筑。
建设单位:深圳市龙岗区建筑工务署
代建单位:华润置地城市运营管理(深圳)有限公司
主创设计单位: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都市建筑设计院原作设计工作室
主创建筑师:章明、张姿、丁纯、丁阔
项目负责人:郭璐炜
设计团队:毕心怡、陈恩强、刘炳瑞、王易(实习)
深化设计单位: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项目十七部
深化建筑团队:周岚、范雯雯
结构设计团队:陈泽赳、程鹏
设备设计团队:黄良(给排水);王溥(电气);王庆华(暖通)
低碳顾问团队:赵越、林佳、刘慧敏、乔盟、张超
室内设计:陈锦成
幕墙设计:钟晓杰
灯光设计:袁振
景观设计:王竹君
施工单位: 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项目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坪地街道
建成时间:2023年11月
总建筑面积:1318平方米
建筑高度:12米
摄影师:张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