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中交二航局积极践行交通强国战略,强化创新驱动、数智赋能,不断擦亮中国桥品牌,累计承建300余座有影响力的跨江、跨海、跨高山峡谷特大桥,包含4座世界十大跨径斜拉桥、5座世界十大跨径悬索桥、6座世界十大跨海大桥。目前,中交二航局有10座跨长江大桥、6座跨度超1500米的大桥同时在建,为我国桥梁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交二航局、中国交通广播FM94.8联合推出《二航造!让人惊叹的中国桥梁》系列报道,今天推出第二篇《分毫必争 细节成就精品工程》。
大家好,我叫曾炜,是中交二航局狮子洋通道项目党支部书记兼常务副总工。对于桥梁,我有着特殊的情感。8座桥梁的建设旅程,让桥梁在我心中留下深深烙印。怎样能够做出精品的桥梁,是我一直以来的追求。
2023年3月,广东狮子洋通道开工建设,其中控制性工程狮子洋大桥是目前我国乃至世界上技术难度最大、建造工艺最为复杂的桥梁之一。在进场之初就我们就确立了“将狮子洋大桥建设成为百年精品工程”的目标。我和团队始终把确保质量摆在最核心、最本质、最重要的位置。中国桥梁从技术、规模上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我们真正要追求的,是品质升级。在这一理念引导下,我们正在不断超越自我,向着更高目标迈进。
工作18年来,我见证了中国桥梁创造的一个接一个“第一”。我将用专业技能克服每一次困难,安全优质高效建成一座座桥梁,擦亮二航“桥品牌”,为服务国家战略、民生改善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项目简介
狮子洋通道地处珠江三角洲核心区域,是继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后,粤港澳大湾区又一项超大规模东西向跨江通道工程。该项目起于广州市南沙区大岗镇,终于东莞市虎门镇,上游距南沙大桥约3.6公里,下游距虎门大桥约8公里,西侧对接广中江高速,东侧对接常虎高速,全长约35公里。
中交二航局承建的狮子洋大桥为狮子洋通道关键控制性工程,大桥主跨2180米、塔高342米、上下双层16车道,建成后将创造“主跨跨径、车道数量、主塔塔高、锚碇基础、主缆规模”5项世界领先。
狮子洋通道建成后,将横向串联粤港澳大湾区三大都市圈,成为国家沿海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缓解珠江口过江通道交通压力,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中交二航局承建的狮子洋大桥建成后将创造“主跨跨径、车道数量、主塔塔高、锚碇基础、主缆规模”5项世界领先。项目规模大、技术复杂、施工难度高、高空作业风险高,大桥建设的每一步都面临挑战。
每个“第一”,都是一次超级跨越。2023年初,中交二航局狮子洋大桥项目常务副总工曾炜带领团队开展施工方案筹备,将各项管理理念融入到施工生产中,逐渐转化成明确的建设目标。要让桥梁建设不仅达到工程技术和品质的精良,更要实现管理思路的全面更新,这群“建桥人”用分毫必争的担当精神,开启了大桥建设之旅。
1
不破不立,以创新兼顾品质与进度
有人说,进度与品质就如鱼和熊掌,难以兼得。在狮子洋大桥,曾炜带领团队用创新化解品质管理与时间进程的矛盾。
狮子洋大桥西索塔共设置66根桩基,呈梅花型布置,单根桩基直径3米、桩长70米,整个西索塔共计浇筑桩基混凝土35000立方米。施工过程中,由于主墩作业为水上施工,周边航运繁忙,海面风浪大,同时广东地区6月就进入台风季,前场施工多次受台风影响,对施工进度带来严峻挑战。
曾炜积极应对,多次组织方案讨论,不断强化资源要素的横向统筹,根据材料进场时间提前组织好现场生产,避免了人员、设备出现长时间待命的状态,不仅弥补了台风给工期带来的影响,同时也提高了效率。
自西索塔首桩开钻以来,项目团队还应用智能泥浆检测仪、混凝土液面检测仪等智能化设备,以辅助桩基施工过程管控;同时构建了桩基可视化监控平台和数字孪生平台,通过物联网实时集成旋挖钻、履带吊等关键设备数据,利用信息数据处理,动态跟踪,提前发现问题,优化施工及管理办法,在保障质量的同时,避免了因风险问题延误工期。
“整个桩基施工过程历时96天,66根‘定海神针’稳稳扎根在狮子洋中,较施工计划提前了2个月。通过检测验收,所有桩基达到I类桩质量标准。”曾炜说。
2
国内首创,C80高性能混凝土成功应用
狮子洋大桥有东西两座主塔,各高342米,为钢壳混凝土组合桥塔,单个桥塔自下而上由62个钢壳节段和6道钢横梁构成,每个节段都承受巨大竖向荷载。
按照设计要求,塔柱的钢壳内要灌注C80高性能海工混凝土,然而C80混凝土在钢混组合索塔中的应用国内尚无实践经验借鉴。对曾炜来说,混凝土配合比方案及浇筑工艺的选择,都要进行全面的理论及试验研究。为提高索塔建造品质,规避建设风险,曾炜和团队开展了主塔节段足尺模型试验。
针对C80混凝土的研发应用,曾炜联合东南大学团队展开了研发工作。他们通过上千块试验块同质环境下的数据积累分析,对初始混凝土配合比进行了优化,适当减少水泥和粉煤灰占比,同时加入一定比例的抗裂剂、流改剂,经多盘调试,混凝土性能及指标均能达到设计要求。
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的同时,还要考虑经济适用性。曾炜和团队通过多次试验,调配出了高性能、高强度、低收缩的混凝土块,确定了满足要求的最优配合比,不但提高了混凝土抗裂性,也降低了单位立方米混凝土的成本。
混凝土研制成功了,现场生产和浇筑过程也是一个考验。为保证浇筑质量,曾炜强调在配置C80混凝土时在其中加入冰屑,并严格控制混凝土生产前原材料温度。通过在既有料仓内设置冷库及风冷骨料机,混凝土骨料温度可冷却至5度以内。项目部还配置了冷水机和制冰机对混凝土降温处理,实现混凝土出厂温度控制在19度左右,比设计方案要求的21度更低,由此更好地抵消了运输传送过程中产生的混凝土升温。
西索塔混凝土采取分层浇筑、分层振捣施工方法。每层布料厚度不超过30厘米,并且要做到布料均匀,严禁采用振动棒驱赶混凝土。曾炜和技术人员提前攻关,采用2台18立方米容积的大料斗进行浇筑,大料斗内嵌入了液压控制系统,可实现放料的自动开合。
这种液压控制系统也就是曾炜他们研发的一种新型的智能混凝土分料器。这种分料器在分料管顶口设置了混凝土流量液压控制阀门,可实现不同倾角分料管的均匀布料。他们在混凝土浇筑平台卸料口布置了激光测距传感器,可通过三维图实时、直观展示混凝土浇筑液面上升情况,直至混凝土浇筑完成。“项目技术团队设计了C80混凝土智能监控系统,在搅拌站混凝土出机口、大料斗及智能浇筑平台内布设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C80混凝土全过程温度情况,确保C80混凝土在生产、运输及浇筑过程中满足温度的要求。”曾炜介绍道。
目前,狮子洋大桥西索塔已完成第11节段钢壳C80混凝土浇筑。实践证明,这种高性能海工混凝土在钢壳索塔的浇筑中得到成功应用,不仅做到外观良好,而且在混凝土强度等指标方面达到了设计要求,为同类型桥梁施工开创了先河,提供了宝贵实操经验。
3
巧夺天工,精细控制雕“龙骨”
钢筋,如同大桥的“筋骨”,其制作安装水平直接决定着工程品质。为保证这些“筋骨”根根过硬,曾炜和团队果断提出了“双百”质量目标,即钢筋制作安装“钢筋间距合格率100%,保护层厚度合格率100%”。
这是个不小的难题,每一步都要经历最严苛的考核。曾炜从来没有当“甩手掌柜”,而是引导作业班组变革加工工艺,通过新设备、新标准、新工艺等一系列优化措施来控制施工质量:
工厂化推动“标准化”——狮子洋大桥的钢筋加工全部安排在了现代化生产厂房里,多台数控化机械设备、多名设备操作人员密切配合,自动化、标准化、规范化操作,整个生产过程有条不紊。
钢筋加工“装配化”——墩身钢筋采用部品化制作工艺,现场整节段吊安,采用锥套锁紧接头进行快速连接,较传统工艺钢筋施工时间缩短2-3天,钢筋间距合格率100%,且混凝土保护层合格率100%。
全球最大塔机“快准稳”——项目引进了R20000-720超大型平臂塔机,采用主副塔并存的“一塔三机(主塔、副塔、升降机)”构型,主副塔可同时吊装,使用高效快捷。此举实现了钢壳吊装性能的大幅度提升,解决了超大型塔机在强风、高湿、重载等复杂极端工况下作业的多项世界难题,让R20000-720做到“大”而“稳”的同时,还实现了“快”和“准”。
通过一系列的工艺革新、严格的质量监管,“双百”目标得以实现。施工队伍负责人纷纷感慨:“原来以为曾炜提出这么高的要求只是说说而已,没想到我们真的做到了。”
“只有每个细节到位,才能成就真正的精品工程。”在曾炜看来,中国桥梁建设的品质追求无止境,这需要更加精益求精的态度和更多的创新举措,需要不断地钻研和探索。
2024
来源:中国交通广播 二公司
编辑:杜才良 王磊
行者无疆,百年二航
微信
抖音
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