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根据载荷的性质来选择轴承的配合

学术   2024-11-23 08:00   上海  

提到轴承的配合,也即我们常说的轴承内圈与轴或外圈与轴承座的配合。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使用的可能都是内圈与轴过盈配合,外圈与轴承座过渡或松配合。那有没有例外呢?最近群里就有个同学就遇到了内紧外松还是外紧内松的问题。其实这里面根据轴承不同的受载情况还是有些门道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

轴承配合是松是紧,重点看轴承承受载荷的方向,概括下来主要有三种:旋转载荷、静止载荷和方向不定的载荷。当轴承套圈(不论是外圈还是内圈)是松配合,但承受的载荷又是旋转载荷,那就会在其配合面上产生蠕动,进而可能引起微动腐蚀,最终造成磨损。为防止发生这种情况,必须在承受旋转载荷的轴承套圈与其配合面之间使用适当的过盈配合。这就是我们配合选择的一个出发点。
那如何判断轴承承受载荷的方向呢?这里大家要记我们这里说的载荷方向不是在描述载荷本身的方向,而是相对一个轴承套圈所观察到的载荷方向变化。不论套圈本身旋转还是静止,只要载荷相对于套圈位置固定不动就是静止载荷;相对套圈存在转动就是旋转载荷。
举例来说,当载荷本身方向对轴承保持不变,而内圈旋转、外圈静止之时,内圈承受旋转载荷,外圈则承受静止载荷。而在轴承载荷大部分为旋转所致不均衡载荷之时,即使内圈旋转、外圈静止不动,内圈也将承受静止载荷,外圈则将承受旋转载荷。大家可以参照下表再加深下理解:
承受旋转载荷的套圈,原则上要采用过盈配合。如果采用间隙配合,就会像我们前面提到的那样,轴承套圈与配合面间发生打滑,带来配合面的损伤或微动磨损。如果有些情况下为了方便轴承拆装,比如一些大型轴承,需要采用松配合,那么需要注意配合面最好淬硬,并进行精加工,同时给与充分润滑,尽可能避免打滑情况的发生。过盈量的选择应使得即使在承受载荷、运行过程中存在温差的情况下,也能保证过盈量。按照不同的运行条件,轴承内圈主要采用k5、m5、 n6等,外圈主要采用N7、P7等。对于一些高速精密轴承,过盈量不宜选的过大,以免影响轴承精度。
对于承受静止载荷的轴承套圈,由于与轴或轴承座之间不存在打滑的条件,故而可采用间隙配合或者过渡配合。其程度应以运行条件要求的精度及套圈发生变形后,不致造成载荷分布范围过小而定。通常内圈采用g6、h6、js5 (j5)等,外圈采用 H7、JS7(J7) 等。
当然,有时候载荷比较复杂,比如除了重量引起的定向载荷以外,还有不均衡引起的载荷、振动引起的载荷、动力传递引起的载荷等等形成的联合载荷,其方向将会变化莫测。对于方向不定的载荷,配合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过一般推荐内外圈都采用过盈配合。

以上信息汇总如下表格,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点赞转发。


iMechanics机械
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加工工艺,材料及热处理,有限元分析FEA,电机,齿轮减速箱,故障诊断与分析,科学技术前沿,机电行业资讯。原创有深度的知识分享与互动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