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记忆|站在十字街口的电城钟鼓楼

民生   2024-09-10 22:36   广东  
电城钟鼓楼

晨钟暮鼓的景象早已伴随着动乱的时代远去,而历史的回音似乎总是从海的那边传回来,穿过钟鼓楼的拱门,回荡在四城门街。




站在十字街口的电城钟鼓楼


@juezhi



带着感怀历史的目光望着它,不免会心生感伤。或许这种感伤带有几分矫情之意,但也无法摆脱它朽破的事实——年轮叠加、朝代更迭、社会巨变,电城钟鼓楼经历了近400年的风雨洗刷,仍孤独地挺立在南中国沿海小城镇的街道上,它的拱门之下,仍旧每天车来人往,熙熙攘攘。

 

从十字街口望向钟鼓楼


电城钟鼓楼,始建于明朝天启七年(1627年),它像一个穿越时空的历史见证者,穿越数百年的时光隧道来到21世纪,它记叙着南疆的沧桑历史,经多次修缮保存着至今的面貌。它的拱门之下如今是电城十字街的南街,每天密集的人来车往显示着这里的繁华,穿行于拱门之下的人们日新月异,而钟鼓楼的梁柱、砖墙继续在斑驳、老朽。

 

从南街望向钟鼓楼


神电卫城(即今电城)属于明代广东防御海盗、倭寇侵扰的24个海防要塞之一,因而在神电卫城内十字街口建设了一座烽火大楼台(即现在的钟鼓楼),作为当时治安防务的指挥点,在今时,楼台显然失去了它的使用功能,但它在那个特殊的朝代为当地社会发展起到的作用,是岁月更迭无法消磨掉的。

 

城楼上门页上的雕画


钟鼓楼起初并不是它的本名。被称为钟鼓楼是因楼上安有一口大钟和一只大鼓,慢慢便被人们称之为“钟鼓楼”。在明崇祯二年(1629年),时任知县李祁将钟鼓楼改为文昌阁,题额为“云门”。清康熙年间,知县郭指南下令重修过此楼,在清代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知县蒋善功再次修葺后,得以至今幸存。如果没有这数代知县的修葺保护,恐怕数百年后出生在电城的人是看不到这座垂垂老矣的钟鼓楼了,如今的电城也不复有钟鼓楼带来的一股历史韵味了。


城楼门页上的雕画


关于电城钟鼓楼的构造情况,官方史料有如下记载:钟鼓楼为一座砖木石混合结构的三层城楼式建筑,通高13.1米,占地面积约340平方米,底层中为石砌券拱洞,高4.1米,4.25米,洞深15.2米,洞门上方嵌横额“云门”石匾,书法苍劲。城台上两层楼阁高耸,悬山顶,灰雕脊,重檐斗拱,红墙灰瓦,典型雅朴。

 

城楼顶檐


钟鼓楼,是电城这座小镇最久远的历史文化坐标,也是茂名市内仅存的明代钟鼓楼建筑物,在数百年的历史变迁中,历经风雨与炮火的摧残,它笔直的梁木、敦厚的墙体已不复初样。终于,在中国举办首届奥运会的2008年,钟鼓楼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尽管得到了官方的高级别保护,可墙体上裂缝的杂草还在继续生长,根须把裂缝继续撑大,还有那些像蜘蛛网一样的电线还被允许从楼台的墙体过渡,老墙被钉上一个个线码。真是不应该。

 

乱麻式的电线从墙体上过渡


关于钟鼓楼,在电城广泛流传着一个传说:在钟鼓楼建成之后,准备挂一个大铁钟,在当时,人们用尽任何办法都无法将铁钟挂起,正在人们无计可施之时,一位在“城”里卖竹编用具的人,卖完竹编用具将捆绑用具的藤条给了挂钟的人用以挂钟,挂钟的人果真用藤条就把钟挂起来了,一直都没有掉落过。

 

城楼门页上的雕画


大铁钟在传说中从没掉落过,却毁于现实。在上世纪50~60年代初期,新中国百废待兴,一切能利用的物什都被利用上。当时钟鼓楼虽已残破不堪,但仍被电城供销社占用了,整幢楼被作为膳堂饭店对外进行饮食经营。其时钟鼓楼的古铁钟还存在,但随着公社化运动深入,这口大铁钟被抬走投进了“大炼钢”的火炉,成为影响时年社会进程无言的牺牲者之一。

 

大铁钟·网络资料图


电城钟鼓楼之于电城人来说,不仅是一座老旧古建筑,还是乡土精神坐标,当然,这种体现是在生活中传承和表现的。从小至大,在大人的方言环境里,“钟鼓楼”是个最常见的参照物之一,方位参照的比如说“某某店在钟鼓楼旁边”、“啥啥在钟鼓楼下买的”,还有如小孩吵闹时,大人经常会说“再哭一脚板踢你到钟鼓楼下”或“再哭把你送到钟鼓楼下让路人捡走”。

 

城楼走廊


“再哭把你送到钟鼓楼下让路人捡走”。这句话真不仅是一句口水话,在这句话背后真有过很多相似的悲剧。在跨入二十一世纪的头些年,还常有“钟鼓楼下有弃婴”的事发生,口口相传之后,沸沸扬扬,十里八村还有不少好奇的人特意进城去看。也许是出于计划生育政策的高压负担,也许是先天疾病,也许是无力抚养,那些苦命的婴儿在寂静的夜晚被抛弃在钟鼓楼下,躺在不大的纸箱里,身旁放着一瓶冲开的奶粉,或者还有一份生母的留言书,弃婴在钟鼓楼下度过人生中第一个独孤的夜晚。钟鼓楼下,也成了这些弃婴告别父母的第一站,然后不知被哪位路人抱走,而弃婴往后的人生更是无从追问。钟鼓楼下的弃婴,某种程度上属于那个年代的悲剧。

 

城楼木墙


时代的新风阵阵吹过,尘事如潮涌来退去。现今从钟鼓楼下经过的人们,如果不是外来之客,不会有人抬头注视着这幢老钟楼。对于生活在这种小镇的人来说,钟鼓楼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性的存在,它就那个古朴的、赤红的样子成年累月地挺立在十字街上。晨钟暮鼓的景象早已伴随着动乱的时代远去,而历史的回音似乎总是从海的那边传回来,穿过钟鼓楼的拱门,回荡在四城门街。十余年前我初中时代在钟鼓楼下买过最好吃的糯米鸡,希望那位卖糯米鸡的老者至今还健在,希望他制作糯米鸡的手艺也有人传承下去,希望钟鼓楼能够得到更妥善的保护。值得欣慰的是,不断有年轻人的目光开始注视钟鼓楼及其往事,以文字、歌谣、纪录片的形式传播钟鼓楼的历史形象和文化价值。

 

钟鼓楼,属于电城人共同的乡土记忆!


(2017.05.18)


钟鼓楼乐队 创作的歌曲:再见钟鼓楼

Hello茂名
我们是一群小镇青年,用爱发电,在这里想带你品味好心茂名的城市魅力,深度挖掘茂名滨海新区的本土文化,为茂名人提供吃、喝、玩、乐、住等生活资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