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央视春晚上,一幅《锦鲤》舞蹈图景出乎意料地展现在全世界电视、网络观众面前。带着中华民族的浪漫遐想,以人为象、以舞为图、以意为境,鱼跃龙门逆水进,吉庆有余舞福祥的意蕴跃然在屏幕上。它不仅意象性舞出了2024年春天的到来,折射生机勃勃、积极前行的中国,更是给世界人民送去和韵之美的中国式祝福!
《锦鲤》是以“中国故事+中国形象+中国舞蹈+中国音乐+中国服饰+威亚+弹簧绳装置”构建起的美轮美奂的电视舞蹈表演,是舞蹈艺术想象和电视媒介、网络科技的完美融合,是新春伊始的舞蹈礼物。2024年的中国舞蹈艺术篇章,就这样被一幅《锦鲤》的“两创”舞蹈新图景翻开。
一
践行“两创”理念
探索多种题材的当代表达
2024年,中国舞蹈艺术创作在“两创”中,已然形成了自觉的生动实践。
首先,以历史人物切入的三部舞剧各具特色。由甘肃省歌舞剧院创排,以西汉时期著名的军事将领李广为题的民族舞剧《飞将李广》,虚实结合地巧妙运用现代元素,较好地塑造了一位金戈铁马、保家卫国的民族英雄。上海歌舞团锁定了“一代词宗”李清照独有的人生历程,以极简的舞台,用舞蹈《李清照》讲述了其千古传奇的一生。由河北省大名县委宣传部指导,浙江鸿艺(杭州)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品的舞剧《大名狄公》,视角独特,剧情富有悬疑色彩,设计并塑造了一位智勇双全、女扮男装替狄公办案的甄儿公主形象,讲述了伸张正义与捍卫和平的故事。该剧从一开始策划、创、制、演就瞄准了舞剧演出市场,悬疑和反转、明线与暗线,抽丝剥茧,险象环生。
其次,从历史物件切入的两部舞剧各显其能。由江西文演集团与北京舞蹈学院共同出品的舞剧《天工开物》,讲述明末清初著名的科学家宋应星的故事。一般认为,科学题材不好用舞蹈表现,但创作者敢于用舞蹈艺术触碰并塑造科学家宋应星这一人物,在镜框式舞台上精心营造出人物、图景、影像、科技等多维艺术空间,显现了独特的艺术追求。
由东方演艺集团与曲阳瞻岳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出品,上海哔哩哔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民族舞剧《孩儿枕·家和兴》,同样以物件——中国国宝瓷器为题,以中国风俗画审美风格为底色,以河北秧歌和拉花为动态模式,经过提炼,整理出舞剧独有的特色风格语言,在“活”现出宋代百姓生活场景的同时,将制瓷工匠“曲三杰”和窑官之女“谢白花”的人物情感,与创造天下唯一的定瓷宋韵之完美的传世之作“孩儿枕”事件,以及家和兴理念等妥帖地镶装在舞台图景中。不仅如此,编导在该剧中创造性地精心设计了一个“瓷灵”形象,不仅让剧情发展有了推手,有了情感爆发的引线,有了新看点,更让这部戏具有了灵动、巧思,仿佛在观众面前展开了一幅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长卷。
2024年,在诸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题材的舞剧中,还涌现出了《境》《西游》《王阳明》《唯我青白》《英歌》《天下大足》《乐和长歌》等作品。
而无论如何命题,都要见人见事见思想,都要用独特的舞蹈语言和手段生动地刻画人物形象、创新意象,都要感人,都要追求以古喻今、文外之意蕴。
2024年,第十四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古典舞评奖仿佛是一面镜子,照出了近年来古典舞创作的整体风貌。入围的24部作品,在表达上多呈现出以古说今的新探索。表现突出的有获奖作品《孤山行旅》《思乡切·女史箴图》《俑生俑事》三部。
从20余部参赛作品的创意和表达手段上看,各显其高招。《广陵绝响》的琴弦与独舞、群舞关系的系统模态构建,贴合了主题表达,塑造了“临刑抚弦”“俱不伤感,唯叹惋”的嵇康形象。《佛窟掠影》双人舞的形态造型、架构营造了佛窟神秘静美的情境。《丝路·胡腾舞俑》创造性地舞动出点睛之笔的“葫芦”,“倒”出了丝路上共享经济的财富。《不止风雅》的舞者独特的动作,雕琢的形式感,彰显了“天下己任,不止风雅”的追求。《稚水微澜》准确地捕捉了戏曲古典舞的清雅静谧之美学,幻化出宁静致远之心境。《孤山行旅》的群舞和独舞间的相互映衬,体现了旅途中个人与群体的互助与奋进以及对信仰的执著追寻。《象形之“中”》以身体为“积木”,巧妙、智慧地搭建起造型与流动的关系,搭建“中”“国”,寓意深远。
其他比较优秀的作品还有《秋日后》《天上月》《印心》《山水之间》《青墩玉影》《春江曲》《离骚·香草美人》《蘭叙》《孤禽图》《提梁东坡》《狂草》《浑沦图》《砺》,等等。
通过2024年中国舞蹈“荷花奖”古典舞的参赛作品,我们可以欣慰地看到年轻编导,一方面能够坚守已有的戏曲、汉唐、敦煌风格的文化审美进行创作,另一方面还能继续在中国文字、画作、文物和青山绿水间,择取捕捉创作材料,发现并研究其舞蹈动态风格和规律进行再创作。他们在遵循、复现、再造古典故事和审美的同时,用中国文化基因、古典精神滋养的中国人独有的肢体舞动风格和方式,结合当代审美,大胆表达了波澜壮阔的当代故事。
2024年,由中国舞协、江西省文联联合主办的“繁花竞放”——2024年全国民族民间舞蹈创作作品汇演在南昌举行。
为确保作品质量,从67部作品中精心遴选出30部优秀作品参加了本次汇演。它们分别是《畲家背巾·山哈娃》《那片梭梭林》《泥塑华章》《西兰卡普的歌》《幸福家园》《我心中的黄土塬》《春花绽》《又惊蛰》《风知东归路》《再望这片黑土》《乌苏里·鱼悦》《说渔篮》《向幸福出发》《大国守护》《惊蛰》《归·盼》《妹娃过河》《稻香》《“侗”见丰景》《咏叹》《豆豉粑娶媳妇》《黄伞故事》《青木瓜之味》《擀毡人》《茶生浮梦》《仲堪》《父亲的草原 母亲的河》《扎念·木里》《勒巴·勒巴》《生生不息》。繁花竞放,共舞华章。在南昌,中华民族舞蹈汇聚一堂,在共享绚丽多彩的中华风格“活态”舞韵的同时,展现了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作品的当代表达之魅力。
汇演不仅是一种文艺表演形式,更是一种交流互鉴的平台。通过汇演,将各地、各单位精心打造的舞蹈艺术成果展现出来,促进艺术水平不断提升,推动行业不断健康发展。
综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2024年是用中国古典舞和中国民族民间舞优秀作品集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新时代中国人“精气神”的丰收年份。
2024年,中国舞蹈界遵循“深扎”创作路径的实践自觉持续凸显。舞蹈工作者在深入理解现实主义舞蹈创作理念的同时,对现实生活、社会热点及环境等更加关注,对创新现实题材舞蹈作品的叙事方式更具探索意识,尤其是勇于创新的年轻舞蹈家们。
改编自热播电视剧《破冰行动》的舞剧《破冰》,就是其中的佳作之一。年轻舞蹈编导黄云松和王圳冰,他们“深扎”实地生活,敢于尝试运用舞蹈和音乐、视听、光电等各种舞台手段,紧扣缉毒行动进行舞剧的双线叙事,以真实生活动态为人物动作元素基础,力图强化出属于刑警行为动态的人物外形符号,使人物生动,更具典型性。该剧较好地塑造了英雄刑警的群像,讴歌了李飞父子在党和人民的利益受到侵犯时,不怕牺牲、勇于战斗的精神气概。在我看来,舞剧《破冰》不仅是对电视剧《破冰行动》复杂剧情的“破冰”,更是我们对传统舞蹈“拙于叙事”观念认知的“破冰”。
年轻编导费波的《人在花间住》,同样是一部现实题材舞剧,却呈现出别样的形式感追求。该剧聚焦患阿尔茨海默病的母亲与她的儿子之间产生的对抗、纠结,最后以“花”为媒介,母子重新认识彼此的感人故事。透过主创团队谈到的“现实与虚幻”结合之境的舞台构建,该剧的叙事方式创新地运用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手法,用时间与空间交互、母子情感的双向奔赴等,打造了一部直击观众心灵的佳作。
在2024年的现实题材舞剧创作中,“舞蹈剧场”概念的中国式广义实验,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具有代表性的是舞蹈家刘岩、汪子涵及其作品。
刘岩和瑞士艺术家亚历山德罗·斯基亚塔雷拉两位身体受限的舞蹈家携手推出现实题材舞蹈剧场《我再次呼吸》,让我们为她战胜自我的斗志感到钦佩的同时,更为她袒露心声,真心面对“重生”,面对舞蹈苦旅的表达所折服。“你认识的可能是我的过去、我的坠落、我的命运之重……”这是刘岩在剧中的旁白。亚历山德罗的旁白是:“慢慢地,我的手失去了力量,他们叫它平山症……我继续前行。”此刻的舞台,两位舞者或聚散、或“站立”、或用力坐上肩膀……亚历山德罗缓缓迈出半步,引领刘岩,坚定而自信的重复……此刻,对于两位身体受限的舞者,只有生命的“再次呼吸”、血脉的跳动才是那伟大的诗。对于创作,无论是用所谓的线性、双线或非线性叙事衡量作品,都是苍白无力的。此刻,形式即内容、内容即形式,形式和内容真实融凝。对于观众,那是一种治愈,一种祈福。
舞蹈剧场《可以亭》,是汪子涵与柏桦合作的一部作品。汪子涵表示,要以中国古典舞的舞蹈语汇作为基底,以现当代舞的表达方式进行创作。《可以亭》不叙述故事,以一种情感递进式的方式表达。其实这种“断续”“集成”恰是构成舞蹈剧场表述特点的重要元素。《可以亭》是在中国古典舞的文化框架下,在当代审美以及风格动态制约下,力求表达古人与今人彼此融通、同频共振的精神世界。
除以上列举几位编导对现实题材舞剧、舞蹈剧场的实验追求案例外,当下的中国舞蹈界,还有一大批年轻且勇于探寻、极具才华的现当代舞编导群体,他们用当代眼光、独特视角观照现实和社会,创作出了别样的舞蹈作品。2024年,有汤成龙的《锦鲤》、谢欣的《方舟》、胡沈员的《敦煌归来》、龚兴兴的《此船由我建》、文小超的《瞧!这个人》、吕梓民的《出行图》、宋欣欣的《尤物公园》、颜荷的《大地上的母亲》、郭睿的《溪山清远》、吴卉的《驯化》等,这些创作或尝试跨界融合,或充满个性思辨,彰显着青年创作群体用心用情,勇毅前行的艺术实践,也推动着中国现当代舞持续向前迈进。
2024年,舞剧巡演开启新征程。国内巡演接二连三,海外巡演捷报频传。尤其是舞剧《咏春》在英国伦敦的沙德勒之井剧院连演12场,反响热烈。
国外媒体以《古代艺术、现代舞台:中国杰作亮相伦敦》为题,报道了首映式情况,称该剧“将舞蹈的优雅与武术的力量相结合,必将以深刻的文化体验赢得观众的青睐”。而在伦敦举办的学术交流会上,德纳达舞蹈剧院艺术总监、编舞法鲁克·乔杜里表示,非常欣赏创作者在舞蹈中使用的叙事技巧。舞蹈与戏剧结合起来可能困难,因为舞蹈在某些方面可以做得很好,但在其他方面与戏剧和文学相比则稍显不足,但创作者所采用的技巧非常有效,特别让人钦佩的是叙事的介入以及技术、传统和虚拟城市等元素的运用,这些在舞蹈戏剧中非常棘手的元素,都运用得超级棒。
“文明互鉴、携行致远。”《咏春》2024欧洲巡演,不仅用中国舞剧讲述中国故事,坚定文化自信,也为世界的舞剧创作及叙事手段贡献了中国舞蹈艺术家的经验和智慧。
2024年,时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十周年,中国舞协团结广大舞蹈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实际行动,继续投身于中国式现代化的舞蹈事业建设之中。
在推作品、出人才方面,着力做好“山海路——中国舞协‘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十周年舞蹈精品展演”、“国风舞语”——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等,组织青年舞蹈家赴新疆等地“深扎”采风,组织舞蹈专家进行创作跟踪指导,确保作品质量。继续推动“中国顶尖舞者成长计划”“培青计划”“艺苑撷英”“繁花竞放”“小荷风采”等品牌活动。2024年,创立“中国舞蹈领军人才讲习工程”,努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助推舞蹈人才队伍建设。
举办2024年中国舞协环境舞蹈周、中国舞蹈影像历史回顾展暨培青影像展映、中国当代舞蹈艺术展等,不仅使中国舞协的活动助力各地文化建设和发展,还不断满足群众对舞蹈艺术的文化需求。
2024年,全国各地举办多种舞蹈创作、展演及比赛。比如第一届中国研究生“文化中国”两创大赛舞蹈赛道全国总决赛活动、2024年中关村舞剧节、第四届半山舞人艺术周、2024中国舞协粤港澳大湾区环境舞蹈展等。
2024年,中国舞蹈还有三件大事值得一提:一是现代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和《白毛女》上演60周年。重看两部芭蕾舞剧经典作品,令人感慨万千。正像《红色娘子军》节目单上所说:“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看到的是革命的艰苦与胜利;艺术的风雅中,我们品到的是历史的悠久与辉煌;中国芭蕾的底蕴中,我们为老一代艺术家大胆突破和锐意创新的红色娘子军精神而骄傲!”是的,我们仍要赓续精神奋发努力。二是北京舞蹈学院建校70周年校庆系列活动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展演《舞向巅峰》,北京舞蹈学院舞蹈博物馆开馆,发布70部舞蹈丛书,推出70堂优质课程;发起成立世界舞蹈教育联盟,召开“礼敬先贤、赓续舞脉”、BDA舞蹈论坛和北舞剧评,发布“舞蹈数字人”小北和小舞等。可以说,北舞建校70年,是新中国舞蹈教育蓬勃发展的缩影。三是中央戏剧学院舞剧系迎来建系十周年。十年间,他们在中国舞蹈教育界拥有了自己的位置,基本形成了办学定位和培养特色,为中国舞蹈人才培养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4年的中国舞蹈,从北到南、从西到东都生机勃勃,展现出繁荣景象。
2025年,中国舞蹈界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秉承“爱国、为民、崇德、尚艺”的文艺界核心价值观,继续发挥勇于担当、扎实作为的优良传统,继续坚持“为人民而舞”,创作出更多无愧于历史和时代的优秀作品。
• 来源|中国艺术报 •
• 编辑、校审|官微编辑组 •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