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推进科普工作
服务革命战争
在全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为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神圣使命,中国共产党围绕革命战争这一中心工作,将科学与战争结合起来,提出科学大众化的方针,充分发挥科学在推动根据地各项建设、提高根据地群众科学素质、消除愚昧等方面的巨大作用。
重要政策法规
1941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批准公布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明确规定:“奖励自由研究,尊重知识分子,提倡科学知识与文艺运动,欢迎科学艺术人才。”
▲《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根据革命形势的变化和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中国共产党首次开展了科学大众化运动,向人民群众普及和宣传科学文化知识。该运动得到人民群众的积极响应,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之风“席卷”陕甘宁边区和其他革命根据地。这场运动对于当时的中国共产党来说是史无前例的。为了进一步引导好干部和人民群众开展科学大众化运动,1941年6月12日,《解放日报》刊发了《提倡自然科学》的社论。
▲《解放日报》刊发《提倡自然科学》
1941年,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通过的《发展边区科学事业案》规定,要“组织科学团体,开展科学活动”“出版通俗科学读物,普及科学知识”。
▲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全体参议员合影
1942年2月28日,《中共中央关于在职干部教育的决定》规定:“对于一切文化程度太低或不高的干部,除业务教育与政治教育外,必须强调文化教育,反对轻视文化教育的错误观点。”
▲《解放日报》刊载《中共中央关于在职干部教育的决定》
先进科学观
1940年2月,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自然科学研究会成立大会上指出:“自然科学是很好的东西,它能解决衣、食、住、行等生活问题,所以每一个人都要赞成它,每一个人都要研究自然科学……”陈云在陕甘宁边区自然科学研究会成立大会上指出:“科学要大众化,要在广大群众中去开展科学的工作,并与全国自然科学界取得联系。”1941年8月,朱德在陕甘宁边区自然科学研究会第一届年会上作了题为“把科学与抗战结合起来”的讲话。他强调:“自然科学,这是一个伟大的力量……谁要忽视这个力量,那是极其错误的。”
兴建科技团体
为帮助医务人员提高医疗业务水平,更好地服务苏区群众,中央内务部卫生管理局、红军卫生学校等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卫生研究会。高士其、董纯才等20多位科技工作者于1938年2月6日在延安成立了边区国防科学社,这是抗日战争爆发后苏区成立的第一个科技团体。
▲边区国防科学社发起人之一 ——高士其1938年在延安窑洞前
1940年9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所理工科高等学校——延安自然科学院成立。徐特立院长提出了科学教育、科学研究和经济建设“三位一体”的思想。延安自然科学院设有大学部和中学部,建立机械实习厂、化工实习厂、化学实验室和生物实验室等,培养了一批技术骨干。
▲边区国防科学社发起人之一 ——董纯才
农业科普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对根据地实行灭绝人性的烧光、杀光、抢光“三光”政策,国民党顽固派也对根据地实行经济封锁和军事包围。根据地人民备受苦难。1939年2月,毛泽东提出“自己动手”的号召,1941年,党中央再次强调必须走生产自救的道路。他们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开展大生产运动,中央领导人以身作则,毛泽东开垦了一块地,种上了菜;朱德组织生产小组开垦菜地3亩;周恩来在纺线比赛中夺得第一名。大生产运动大大减轻了人民负担,军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开垦土地
▲纺线
展览宣传推广
1939—1943年,陕甘宁边区自然科学研究会和各有关部门在延安多次举办自然科学及各种专题展览会。1939年5月,陕甘宁边区工业展览会开幕,第一次集中展示了边区几年来的科学技术成果,毛泽东出席了开幕式并讲话。1940年1月,边区举办了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农工业展览会,共展出展品7000多件,是边区经济建设的总检阅。1941年11月,边区举办了陕甘宁边区第三届工业展览会。1944年7月,边区举办了延安卫生展览会,向边区人民说明了卫生是与人的健康和生命相关的大事。边区展览会上,展览内容广泛,涉及农业、卫生、物理、化学、天文、气象、地质、矿物等学科和领域。
▲陕甘宁边区农业展览会
军事科普
为满足战争需要,提高革命战斗力,边区和根据地建立并发展了军事工业,并广泛向民众进行科学普及。
▲冀中根据地自制武器的兵工厂
▲延安时期生产的手榴弹和地雷
在抗日战争中给日本侵略者以重创的地雷战,是党领导人民战争的光辉典范,也是抗日根据地开展科普教育活动的重要成果。由于普及了地雷的制造与使用,一场群众性的“地雷运动”迅速在根据地兴起,各地开办的地雷工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小的有十几人,大的有近百人。
▲群众在生产地雷
好书推荐
往期精彩
09-04热文
08-28热文
关注我们
微信号公众号|大美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