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之源:诸子百家时代的科技思想

百科   2024-10-12 08:15   北京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01


前言

中国古代科技思想之源头要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重要科技著作,具有代表性的有《考工记》《墨经》《山海经》《禹贡》等。除了专门的科技著作之外,诸子百家的著作中也包括了丰富的科技思想。在这个被称作世界历史的“轴心时代”的时代中,中国、古希腊和古印度三个文明中心率先产生了理性的科学文化。这一时期哲人们的思想,为各自的文明定下了文化基调。这一时期是中国思想和文化极为辉煌的时代,出现了一批杰出的思想家,形成儒、墨、道法、阴阳、名、纵横、杂、兵、小说诸家,其中关于自然的认识和思考,为中国古代的科技发展提供了思想之源。


02

《管子》中的科技思想

《管子》是一部关于治国理政的著作,其思想是中国先秦时期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经大法。该书篇幅宏大、内容复杂、思想丰富。《管子》汇集先秦时期各学派的言论,成书时代大约在战国时期,其成书与齐国的稷下学宫有关,是稷下学者推崇管仲而集结的作品,故称《管子》。

▲管仲画像

03

《墨经》中的科学概念和思想


在先秦诸子中,墨家以重视逻辑和科学概念著称,与其他诸子有所不同。与其他学派相比,墨家位于社会的下层,从事日常手工技术工作,具有工匠的传统。据说墨子与当时闻名天下的巧匠公输般比试技艺,“公输子削竹木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公输子自以为巧”。而墨子对公输般说:“子之为鹊也,不如匠之为车辖,须臾留三寸之木,而任五十石之重。”他们又比试攻防技术,“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般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般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这些轶闻趣事说明墨子精通各种技术。正是这样一个具有工匠传统的学派,有着丰富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思想。

《墨经》中还讨论了平面镜成像、凹面镜成像、凸面镜成像等实验。例如关于凹面镜成像,《墨经·经下》说:“鉴位,景一小而易,一大而正。说在中之外内。”《墨经·经说下》说:“鉴:中之内,鉴者近中,则所鉴大,景亦大;远中,则所鉴小,景亦小,而必正,起于中,缘正而长其直也。中之外,鉴者近中,则所鉴大,景亦大;远中,则所鉴小,景亦小,而必易,合于中,而长其直也。”这里的“中”“缘”是凹面镜的焦点。凹面镜成像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在焦点以内,离焦点越近,则像越大;反之越小。这时所成的像是正立的,即“必正”。另一种情况是在焦点之外,这时成像是倒立的,所以“必易”。

▲凹面镜成像(a、b、c、d、e)及凸面镜成像(f)


04

《考工记》中的技术规范 

春秋时期,随着手工业的发展和生产经验的积累,在贸易、战争和外交等因素的影响下,手工业内部分工更加细化,手工业生产技术也趋于规范化、科学化。春秋末期齐国人所著的《考工记》较好地反映这一时期手工业的分工体系和生产技术规范。

如车辆的制作,《考工记》记述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官府制车工艺流程和技术检验方式。除所谓车人外,还有专门造轮子的轮人,专门制车厢的舆人和专门制造车辕的辀人等,可见当时手工业生产分工的细密化程度。不仅如此,《考工记》还详细描述了具体部件的一系列制作流程、技术标准,并且记载了相关的检验方法。比如对车的关键部件——轮子的检验。

▲古代木制车轮


05

阴阳五行的自然观

五行学说的世界图式

关于五行的起源目前亦尚无定论,比较流行的说法是认为五行的形成与五方、五星和五材思想有关。五方即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商代就有五方的思想,五行可能是在五方的基础上演变而来。

然而中国古代五行的划分不仅仅关乎自然的物质世界,而是囊括了自然和人文领域的重要内容。“润下”和“炎上”是纯粹的自然活动,“曲直”则包含是非的道德伦理含义,“从革”和“稼穑”关涉军事和农业,这些都是古代生活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同时,这里的咸、苦、酸、辛、甘五味也并不是简单地与五行相配,而是作为这五类活动的结果。简言之,五行的出现可以视为中国古代将自然与人的活动加以类型化的尝试。因此,中国的五行说并非简单的五种元素,而是同阴阳说一样,形成了自然哲学与人文哲学的统一。

▲五行学说的世界图式 


好书推荐

往期精彩

文明之光:中国古代科技的源流

10-09热文

百年韶华 科普为民:2012年至今的中国科普

09-27热文

关注我们

微信号公众号|大美科学

大美科学
当科学遇见美学,了解最全面的人文社科,精彩传统文化。用最科学的态度,让文化之美闪耀光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