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合州八景”中的第五景,“鱼城烟雨”指的是一道有关钓鱼城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这里三面环水、一面临沟,可谓地势陡峭、壁立千仞。山上林木葱翠、塘池散布,有钓鱼城古战场遗址2.5平方公里。每当春眠觉晓,或云烟升腾,或晨曦初露,或薄雾蒙蒙,或细雨霏霏,钓鱼城总是显得特别的苍郁、梦幻、深沉。
“鱼城烟雨”中的“鱼城”即指钓鱼城,“鱼城烟雨”中的“烟雨”即指春日里的细雨,这是一个典型的引发思古幽情的意象。关于这一点,清光绪《合州志》中的记述更是说明了这一点:
“江之东岸,山曰钓鱼,壁立千仞,翠插天半,依山为城,据江作堑,宋人筑之,以御元也。数百年断垒荒台,灭磨于磷青火赤间。际春晓将暾,澹烟微抹,细雨轻霏,秀削天然。崱屴(zè lì,高大险峻)奇特,与巴渝佛图(即今重庆渝中区浮图关)雄峙东川。思王(坚)公设险之意,吊前人守战之功,巍然独有千古。”
很显然,“鱼城烟雨”这一景的落脚点是对王坚、张珏等钓鱼城保卫战中的英雄们的怀想追念。
△澹烟微抹钓鱼山 刘勇/摄
02 作者简介
△细雨轻霏钓鱼城 刘勇/摄
03 诗文推送
释义:
诗中的“鱼山”即指钓鱼山,“胜概”即指美景,“苍冥”即苍天,“孤城”即钓鱼城,“瀹( yuè)”即润泽的意思。诗文大意如是——
钓鱼山堪称合州胜景,其雄伟的山势仿佛倚天耸立。雨过的山色依然清新如常,历经时日的城塞却是废墟一片。青黑如黛的山峰有如新妆出镜,飘浮的云气浸润着山间的奇珍宝藏。那段段陡峭的悬崖,壁立古今,有如扇扇画屏,绘着日月云霞。
释义:
诗中的“石城”即指钓鱼城,“江干”即江岸,全诗大意如是——
驻足远眺,由石头垒筑的钓鱼城似在云端之上、光芒万丈,可细加打量,它却是峭壁生荒、江水寒凉。历史就是这样,往事如烟、变化无常。要不是江上清风、岸上明月的提示,我们或许还在那里纵论时间的短长。
△“鱼城烟雨”篆书(《合州志》清乾隆本载)
04 鉴赏提要
作为合州八景最著名的自然和人文景观,“鱼城烟雨”的魂在钓鱼城,在钓鱼城保卫战这段永载史册的历史。两位诗人的写法可谓完全不同,但内核却高度一致。
张乃孚的写法,是以景论史。通篇以写景为主,不作评说,却又在所表达的意象中透出了那段荡气回肠的历史记忆。“鱼山标胜概,百仞倚苍冥”,突出了山的峻峭依然;“雨洗孤城白,烟浮废垒青”,写了城的衰落流变;“晓妆开嶂黛,佳气瀹( yuè)山灵”,说了景的精神永恒;“壁立自今古,真堪作画屏”,则表达了历史像一面镜子,可以让我们清醒的知道:与人生短暂虚幻相对的,还有超然世外的旷达。
于成龙的写法,是以史书景。所谓“石城遥望碧云端”,赞美的是钓鱼城筑城的奇功至伟和超凡智慧;所谓“峭壁荒凉烟水寒”,书写的是钓鱼城保卫战的坚韧不拔和胜利后的烟消云散。所谓“屈指兴亡几许事,清风明月在江干”,大有“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一词的意味。从全诗看,算是一首慷慨悲歌,在让读者感受苍凉悲壮的同时,又营造出了一种淡泊宁静的气氛,有历史兴衰之感,更有人生沉浮之慨,体现出了一种高洁的情操和旷达的胸怀。
△“鱼城烟雨”绘图(《合州志》清乾隆本载)
05 漫读拾遗
烟雨,不难理解,是指如烟似雾的细雨。在中国古诗词中,它并不局限于字面意思,而是一个拥有丰富内涵的文化意象。文人墨客笔下的烟雨,常常与寂寥愁苦、豁达超脱等情感相关联,诠释了作者对历史与生命的深切感悟。古诗词中的烟雨主要有以下几种意象——
一是以朦胧迷离之景,传达深邃幽美的意境。如杜牧那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烟雨笼罩下的江南古寺,仿佛披上了一层细纱,朦胧、梦幻、诗意、唯美。
二是以缠绵幽深之姿,寄托寂寥愁苦的情绪。如辛弃疾那句“烟雨却低回,望来终不来”(《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借助烟雨迷蒙之景,抒发自己的壮志难酬,诉说了“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的苦情。
三是以灵动飘逸之态,表达豁达超脱的情感。如苏轼的“一蓑烟雨任平生”(《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将朦胧迷离的烟雨,以“一蓑”为单位,化抽象为具体,传达出昂扬向上和豁达超脱的人生态度。
四是以散发升腾之气,催生思怀故人的幽情。张乃孚的这句“雨洗孤城白,烟浮废垒青”和于成龙这句“石城遥望碧云端,峭壁荒凉烟水寒”便是。
• 本发布作品系作者根据个人读书笔记整理、编著而成,为原创作品,若要转载须经许可并注明来源。
• 为便于阅读,发布时未一一标注作者所参考的文献、书籍和资料名称,特作说明并向原作者致谢,其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 本发布所使用图片和摄影照片,除说明外,主要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处理。
• 本发布为严肃的公益学习交流活动,欢迎大家批评指正并留言讨论。
点击下方合集
“何以合川 | 合川十大历史文象诗文选读”
查看往期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