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民营经济发展稳中向好

时事   2025-01-07 08:09   青海  
点击上方“海东日报”关注我们


近年来,海东市坚定不移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聚焦盐湖资源综合利用、新能源、新材料、有色冶金、大数据五大重点产业领域,全面“抓大”“扶小”“稳链”“育新”,提振民营经济发展信心和决心,全力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海东市持续优化投资环境,提供优惠政策,吸引诸多民营企业落户。广大民营企业积极拓展市场,企业规模逐步扩大,目前各类市场主体达11.07万户,占全省总量的19.37%。其中,民营企业24634家,占全市企业的91.95%。民营企业加大创新投入,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和管理模式,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在全市经济总量中的占比持续攀升,成为推动我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2023年底,民营企业实现税收收入26.61亿元,占全市税收收入的75.3%。

海东市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建立健全金融政策协同机制,积极培育发展新动能,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近年来,青海中钛青锻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全国首支650℃等级电站用新型高温合金大口径薄壁管材成功试制,青海省医疗器械质量控制与风险评价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评审,海东科技创新正在蜕变跨越。为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与金融服务融合发展,2024年,为31家科技型企业发放贷款49笔,贷款总额3.07亿元,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小巨人企业累计融资18.25亿元。落实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企业税收减免5787.76万元。扎实开展“金融服务进民企”活动,积极推广应用“青信融”平台,注册中小微企业8525家,累计发放贷款27.33亿元。全面落实省民营经济发展三十三条措施,纵深推进助企暖企活动,累计为民营企业减税降费22.17亿元,办理信用贷款112.64亿元,发放就业补助、一次性奖励等各类资金2.89亿元。稳步推进科技特派员工作,选派230名科技特派员到农村或企业开展技术服务,科技兴农兴业迈上新台阶。

海东市始终坚持“抓招商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聚焦重点产业和关键领域,瞄准行业领军企业、大型央企国企和优质外资企业,制定个性化招商方案,开展精准招商活动。编制《2024年海东市招商引资项目册》《海东市招商引资攻坚年活动方案》,市县政府先后赴浙江等8省13市招商26批次,邀请客商考察59批次,对接项目72项。全面抓实绿色算力招商,在广州等地举办招商推介会3场,宣传推介55次。狠抓企业升规培育和体量壮大,助力企业做大做强,全市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2家,其中民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1家。鼓励和支持全市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企业28户,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3户,创新型企业37户。

海东市常态化开展政企交流活动,真心实意为民营企业排忧解难,努力成为民营企业能依靠、可信赖的坚强后盾。出台实施《海东市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招商引资的若干措施》《海东市推进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方案》《海东市营商环境“集中攻坚”专项行动计划》等系列配套政策,国家政策红利精准送达企业,做到应享尽享、直达快享。深入实施投资“审批破冰”工程,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受理事项办结率达95.4%。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293项,承接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97项,政府服务网办率达98%。全面落实公平竞争政策制度,推行市场准入“全国一张清单”模式,严格执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等制度,清理和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形成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文件31件,全市行政事业性收费全部清零,各类企业诉求办结率达100%。同时,要素供给能力不断提升,在交通物流、扩产融资、土地能耗、环境容量、招才引才等方面全方位建立协调工作机制,助力民营企业轻装上阵,提速前进。

此外,全面实施市场监管领域“双随机、一公开”部门联合监管,抽查检查对象处置和公示率达100%。强化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实施分级分类信用监管,累计修复市场主体信用信息10.68万条,推动市场主体自我纠错、重塑信用。全面落实公平竞争政策制度,开展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政策措施清理,审查政策措施129件,清理废除31件。保护企业权益,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严厉打击侵权行为,2024年查办商标侵权案件32起,调解知识产权侵权纠纷案件3起。扎实开展“民企护航—检察开放日”“民营企业法治体检”等专项活动,为民营企业提供法律咨询、普法宣传、权益维护、纠纷调解等全方位法律服务。



全媒体记者 张璐


监制丨董健人  责编丨王悦





【免责声明】

海东日报微信公众号发布内容未标注来源“海东日报”或未含“海东日报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报。











戳个“在看”




海东日报
最新资讯,原创新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