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的上海,已是一片焕然一新的景象,新中国成立后的繁荣与安宁在这座城市中展现得淋漓尽致。时任上海沪警备区司令员的宋时轮,因公务繁忙,踏入了这座他既熟悉又陌生的都市。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他走进了锦江饭店,准备享用一顿简单的午餐。然而,饭店内老板娘的名字却如同一道闪电,瞬间击中了他内心深处的记忆,让他不禁脱口而出:“我找了你好久啊。”
这突如其来的感慨,源自一段跨越了二十余年的深情往事。
时间回溯到1927年,那是一个风雨飘摇的年 代,宋时轮因被怀疑为共 产 党 人而身陷囹圄。在狱中,他遭受了严 刑 拷 打,但始终坚守信仰,未曾吐露半句实情。国 民 党因缺乏确凿证据,最终只能判 处他一年有期 徒 刑。出 狱 后的宋时轮,满心以为能够迅速找到组织,继续投身革命事业,却不料现实远比想象中残酷。
1929年的上海街头,寒风如刀,刺骨而冷。宋时轮衣衫褴褛,身无分文,孤独地徘徊在街头。几日未进食的他,身体已虚弱到了极点,几乎要在这冰冷的城市中失去最后的生机。就在这生 死 存 亡之际,一位名叫董竹君的女性,如同天使般降临在他的生命里。
董竹君,一位心地善良、勇敢坚韧的女性,她没有被宋时轮的落魄所吓倒,而是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她将宋时轮带回自己的饭店,为他准备了一碗热腾腾的饭菜,还找来了御寒的衣物。对于当时的宋时轮而言,这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救助,更是精神上的巨大慰藉。
在董竹君的悉心照料下,宋时轮逐渐恢复了体力和精神。他深知自己不能一直依赖别人的帮助,于是在几天后向董竹君表达了感激之情,并决定继续寻找大部队。董竹君虽然满心不舍,但也尊重他的选择。她慷慨解囊,赠予了8块大洋作为路费,并再三叮嘱他旅途中的安全事宜。
带着董竹君的资助和祝福,宋时轮踏上了寻找组织的征途。他谨慎节俭地使用着每一分钱,最终成功抵达了部队。他将自己剩余的钱全部上交给了根据地,用以支持革命事业。从此,宋时轮便将这份恩情深埋心底,誓言有朝一日定要报答董竹君的救命之恩。
转眼间二十余年过去了。新中国成立后,宋时轮已是我党的高级将领。1950年,他因公事再次来到上海,走进了锦江饭店。当饭店老板娘的名字再次传入他的耳中时,他仿佛听到了命运的召唤。经过多方打听和细致确认,他终于再次见到了那个让他魂牵梦绕的“董姐”。
重逢的那一刻,宋时轮紧紧握住董竹君的手,激动得说不出话来。而董竹君则轻声细语地安慰着他:“原来是你啊,孩子,你长大了。”重逢的喜悦化作了一场温馨的盛宴,董竹君亲自下厨为宋时轮烹制了几道拿手好菜。席间,宋时轮满怀感激之情,提出想要以实际行动来报答董竹君当年的恩情。
董竹君却轻轻一笑,说道:“孩子,你其实早已报答了我。”看着宋时轮疑惑的眼神,她缓缓解释道:“孩子,你知道吗?解放军为全中国带来了和平与安宁。这份和平不仅让我和我的家人能够安居乐业,更让我这小小的饭店能够在这片安定的土地上继续经营、生意兴隆。在我看来,你的恩情早已通过这份和平的果实回报了。”
事实上,董竹君的人生也同样充满了传奇色彩。她出生于贫困家庭,年仅13岁便为了家庭的温饱踏入青楼。然而,她并未屈服于命运,而是勇敢地逃离了青楼,与革命先驱夏之时携手步入婚姻的殿堂。
虽然婚姻并未能长久,但她凭借着自己的坚韧和智慧,在上海滩开创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在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中,她更是扮演了重要角色,利用锦江饭店作为中共的秘密据点,为国家的解放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这段跨越了二十余年的深情往事,不仅见证了宋时轮与董竹君之间深厚的情谊,更彰显了那个时代人们为了信仰和理想而不懈奋斗的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他们的故事将永远闪耀着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