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52年的江西井冈山,一个偏远小山村的田野上,23岁的农民石来发正挥汗如雨地耕作着,他身上穿着的衣服裤子布满了补丁,见证了岁月的艰辛与不易。就在这平凡的一天,村里的领导突然带着几位衣着光鲜的陌生人找到了他。一番交谈之后,石来发惊愕得几乎无法置信,他被告知,自己那位早已被认为离世多年的母亲,竟然还活着,而且是一位身居高位的大首长——曾志。
石来发坐在田埂上,努力平复着内心的波澜。他指了指自家简陋的方向,用颤抖的声音说:“我在这里土生土长,父母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家里只有外婆,我是靠乞讨长大的,你们是不是找错人了?”然而,来人却坚称他们已经反复核查,确信无误,并急切地希望他能即刻前往广州与母亲相认。
在半信半疑中,石来发踏上了前往广州的旅程。一路上,他反复默念着“曾志”这个名字,心中充满了对母亲形象的无限遐想和对认亲场景的种种幻想。然而,当他踏入广州这座繁华的城市,面对陌生的环境、熙熙攘攘的人群和听不懂的粤语,一种强烈的陌生感和不安涌上心头。
终于,石来发被带到了一座整洁的住宅前,一位大约三四十岁、气质非凡的女领导正满含深情地注视着他。这就是曾志,此时的她已是广州市委书记。面对失散23年的儿子,曾志的眼中闪烁着泪光,她热情地招待着石来发,仿佛要将这些年缺失的母爱一次性弥补给他。
石来发望着眼前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母亲,心中的委屈和不解如潮水般涌来。他流着泪问:“你当年为什么不要我?”曾志的眼眶也湿润了,她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我当年也是万般无奈。
”原来,曾志早年是一位勇于追求新思想、解除包办婚姻、为女性争取平等权利的先锋女性。加入党组织后,她与夏明震自由恋爱并结为连理。然而,不幸的是,夏明震后来牺牲,而曾志在井冈山生下了石来发。由于革命形势的紧迫,曾志不得不在石来发出生仅26天时,将他托付给了王佐部下的石副连长夫妇,自己则随部队转战南北。
得知真相后,石来发内心的委屈和怨恨逐渐消散。他看到了母亲这些年的不易和艰辛,也明白了她为何会做出那样的选择。几天的相处后,石来发决定返回井冈山,继续他的农民生活。他深知,母亲能有今天的成就,是经历了无数的艰难险阻和牺牲换来的,他不能成为母亲的负担。
此后,石来发与母亲虽然相聚不多,但每当思念涌上心头,他都会前往广州看望母亲。1998年4月,当曾志因病住院时,石来发不远千里赶到北京。
在病房里,他看到被病魔折磨得不成样子的母亲,心中充满了心疼和不舍。曾志拉着他的手,满是愧疚地说:“妈妈对不起你们兄弟俩,出生时战争频繁,生活艰苦,妈妈没办法只能把你们交给老乡抚养。我相信,你们会慢慢理解妈妈的。”
原来,曾志共有三个孩子幸存下来,除了女儿一直在她身边长大外,另外两个儿子都被送给了老乡抚养。这次重病期间,两个儿子都千里迢迢地赶来看望她。对于这两个失散多年的儿子,曾志的心中充满了愧疚和思念。
1998年6月21日,曾志与世长辞。在遗嘱中,她多次交代后事一切从简,并希望将自己的骨灰送回井冈山安葬。如今,曾志的墓碑上刻着“魂归井岗 红军老战士曾志”,她永远地回到了那片她深爱的土地。而石来发在世时,常常会坐在母亲的墓碑旁合影留念。虽然母亲活着时他未能享受到太多的母爱,但这份血浓于水的亲情却永远铭刻在他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