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已经做好,点击即可阅读:
内蒙古记忆
徐炳昶《徐旭生西游日记》1927年
简介:西北科学考查团的记忆。本书记载了1927年5月到1928年1月上旬著者作为"西北科学考查团"中方团长到大西北考察途中的情况。1930年出版前,又补入三个附录。他不仅把一路行程见闻记得要言不烦,而且对当年中国的一些重大事件,如蒋冯阎之战、勒科克劫掠新疆文物、张作霖遇害皇姑屯、马仲英袭扰新疆、苏联和日本势力对新疆渗透以及主政新疆多年的杨增新人格、政绩和遇刺经过,都有记载和分析。重温此书,仍能体认当年西北的状况及学者的爱国情怀。
《蒙古的人和神》(丹麦 亨宁•哈士纶-克里斯腾森)1927年
简介:西北科学考查团的记忆。一个关于西部可汗的传说,引发了一位丹麦人单身深入天山腹地的传奇,他的经历是一部生动曲折的探险记。一个融入中国西部独特蒙古部落——吐尔扈特的欧洲学者,亲身体察了游牧民族普通平民和宗教上层的世俗生活及精神世界,他的成果是一部内容丰富的著作——《蒙古的人和神》不仅具有西部探险的无穷魅力,也从多层面展现了一个古老部族在新旧交替时代的光荣与梦想。其中,作者倾注极大热情,讲述包头百灵庙的圣僧、法会及民俗风情。
萨拉齐大饥荒纪实(1929年)
简介:民国十八年(1929年),绥远地区遭受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旱灾,成千上万的灾民衣衫褴褛、啼饥号寒、鬻妻卖子。富饶美丽的土默川田园荒芜,村镇破败,饥殍遍野,一派凄凉惨景。当时,国际机构也关注到了这偏远一角的悲惨情形,展开以工代赈修建民生渠等救助工程,同时也有不少外国记者及慈善组织来到重灾区萨拉齐,用笔墨留下了记忆。
郑振铎《西行书简》1934年
简介:本书以生动的笔触记述了80多年前的一次文人大旅行,饱蘸深情地介绍了1934年平绥沿线的古迹、物产、风俗及沿途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可使读者领略文学大家笔下的塞外风光、逸闻趣事,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一廓。
冰心《平绥沿线旅行纪》1934年
冰心自述:民国二十三年七月,应平绥铁路局长沈昌先生之约,组织了一个"平绥沿线旅行团"。团员有文国鼐女士(Miss AuAgusta Wag-ner)、雷洁琼女士、顾颉刚先生、郑振铎先生、陈其田先生、赵澄先生,还有文藻和我,一共八人。我们旅行的目的,大约是注意平绥沿线的风景,古迹,美建,风俗,宗教以及经济,物产种种的状况,作几篇简单的报告。
翦伯赞《内蒙访古》1961年
简介:1961年夏天,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先生应邀请访问内蒙古自治区,历时近两月(从7月23日到9月14日),行程达一万五千余里,写下了充满着时代激情的篇章。
央视纪录片《黄河》里的内蒙古镜头
简介: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与日本NHK合作,拍摄黄河全段,将沿途的大自然景象、文化遗产、历史事迹及风土人情呈现眼前。1986年,日本NHK首播了纪录片《大黄河》(10集)。1989年,中央电视台也播出了纪录片《黄河》(30集)。
央视纪录片《望长城》里的内蒙古镜头
简介:1988年12月2日,中国中央电视台与日本东京广播公司(TBS)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签订合作协议,共同拍摄大型电视纪录片《望长城》(日方片名定为《万里长城》)。1991年11月18日北京时间晚8时整,这部纪录片在中央电视台和日本东京广播公司同时播出,在中、日两国均创下电视纪录片的最高收视率。
内蒙古旧影(亚东印画辑)
《亚东印画辑》是近年来常常出现在影像拍卖市场的藏品,据国家图书馆李翠薇的研究表明:《亚东印画辑》由(日本)"满蒙印画协会"于1924年9月开始在大连出版发行,至1942年连续发行了19年。《画辑》每月围绕特定主题发行照片十张,涉及中国的风俗民情、自然风光、人文历史、艺术文化等内容。
呼和浩特旧影
乌兰察布旧影
巴彦淖尔旧影
内蒙古记忆
(未完待续)
资料整理:黄翔,网名“阴山小虫”,包头市本土文化研究中心 秘书长、包头九原博物馆 理事、包头烹饪餐饮饭店行业协会 副会长。读万卷书,行千里路,尝百般滋味。15147277157(手机与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