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历史实在厚重,几乎每一座像样的城市,都会有一片旧迹斑驳的老城区。
新城区,呈现出城市的气派;老城区,则展示着城市的底蕴。一座城市,新城区的味道太浓了,就像一个暴发户,而老城区的味道太厚了,俨然一个破落户。只有两者相得益彰,才可以算得上一座有格调的城市。
近些年,许多城市关注起历史文化与文物古迹,甚至为争夺名人故里而吵得面红耳赤。我觉得,只要不硬拉孙悟空作老乡,也不强认西门庆作邻里,多些文化与艺术方面的辩论与攀比,就是城市品味的觉醒。或者,竟如主流媒体所说的,是中华文明复兴的标志了。
作为包头人,我自然希望这座城市能够跻身历史文化名城的行列,这样一来,至少在旅行途中,可以多些吹嘘的谈资。
可惜,直到今天,这依然是一个遥遥无期的梦想。
包头地区,并不缺少古城,跨越两千多年的残垣断壁,星罗棋布于阴山南北。然而,这片土地历来是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对峙与交锋的前沿,战争的烽烟,使得古城的兴废过于短暂与频繁。城市文明的常常中断,便无法积累起足够的底蕴,这种底蕴,要靠历史不断的沉淀,要靠文化持续的发酵。
包头的古城,屡次兴废,屡次迁移。直到清朝中后期,又一道城垣筑起时,厚厚的中国历史已经翻到了最后几页。战国的干戈、唐朝的诗歌、成吉思汗的铁蹄,早就尘埃落定,建于同治年间的包头老城错过了整个民族最辉煌的时代。
东河区,正是清代老城的所在之地,东临6000年前的阿善人原始遗址,北靠2000年前的战国赵长城遗迹,它只占据包头城区20%的土地面积,却拥有着包头城区建国之前80%的文物保护单位。相对于建国后才兴建的新城区(昆都仑区、青山区)而言,东河区或许可以冠以一个"老包头"的称呼了。
与内地的历史名城相比,老包头自然是个小字辈。
不过,在文化晚开的内蒙古地区,老包头却也有着不小的声望。晚清时期,老包头已经成为中国西北的商业重镇,而伊盟(鄂尔多斯市)和巴盟(巴彦淖尔市)却还是一片荒凉,这两个地区的行政长官,居然不愿前往属地赴任,而是长期寄寓包头镇,遥控办理辖区公务。于是,小小的包头城,各地官员络绎往来,几乎要成为内蒙中西部地区的“长官俱乐部”了。民国时期,鼎鼎有名的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也是以包头城为出发地,牵着长长的驼队,踏上漫漫西行之路的。那次旅途,丁道衡发现了白云鄂博铁矿,为包头现代工业奠定了物质基础,黄文弼考察了固阳县白灵淖尔古城、达茂旗敖伦苏木古城,为揭晓包头历史迷雾开启了崭新局面。
老包头,承前启后,是这座城市的记忆源泉。
2007年,我曾与一帮驴友相约,“骑行包头,感悟文化”,随后写了《走过老包头》系列文章。那个时代,还是“论坛”与“博客”的天下,“微信”、“抖音”与“快手”没有出世,大家也还保留着耐心阅读的习惯。因此,我的这些文章竟然受到了关注,鼓励与批驳相随而来,更是催生了我深入解读老包头的想法。然而,不久之后,我先是漂往京城,后又羁旅中原,离包头越来越远,只得把一份情怀放在心底。
每个人的心中,家乡都是可爱的,永远承载着自己的记忆与留恋。
如今,老包头的旧迹正在消失,老包头的故事也正在褪色,而我也似乎应该勉力做些什么。
毕竟,城市需要记忆,心底总抹不去一份乡愁。
老包头的地标建筑——西阁
写于:2020年2月
作者简介:黄翔,网名“阴山小虫”,包头市本土文化研究中心 秘书长、包头九原博物馆 理事、包头烹饪餐饮饭店行业协会 副会长。读万卷书,行千里路,尝百般滋味。15147277157(手机与微信同号)
更多内容,点击下面的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