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来袭,我们应该怎么做?这份防冻保暖安全小贴士请收好→

文摘   2024-12-14 16:29   上海  

根据崇明区气象台发布的寒潮蓝色预警信号显示,本周末(12月14日、15日)最低气温将下降8℃以上,15 日早晨最低气温将下降到-3℃左右,将迎来雨夹雪或纯雪天气。我们应该如何做好防范工作?来看国家卫健委的科普↓



这份防冻保暖安全小贴士请收好~


天气暴冷的情况下,水管、燃气热水器易受冰冻损坏,记得给水管“穿衣戴帽”非防冻型热水器要放空存水,防冻型热水器要保持通电以免机器被冻坏。气温骤降时,也是燃气安全事故多发期,大家一定要注意用气安全!这份市住建委带来的防冻保暖安全小贴士请收好↓


小伙伴们快拿小本本记好:

专业防冻知识和防冻办法


防冻贴士


水管、水表、水龙头

#


“穿衣戴帽”

对暴露在室外的水管、水表、水龙头等用水设施,可以使用棉麻织物、塑料泡沫进行包扎保温。



#


“关窗防寒”

寒潮来临时特别是夜晚,应关闭阳台、厨房、卫生间等有水管设施的房间窗户,以保证室内的温度在零度以上。在此期间,可能出现大风现象,请您固定阳台和窗户外的花盆等物品。



#


“排空设施”

如果家中长时间不用水,请将总阀门关闭,并打开水龙头排空管道内自来水,以防水表及管道冻裂破碎。太阳能热水器水管应安装竖置防冻排水装置, 以便排空防冻。



#


“滴水成线”

在严寒天气,如果气温在零度以下,可稍稍拧开龙头使水流成线,保证管内自来水流动,防止冻结。



#


“用水保障”

晚上做好贮水准备,避免次日生活不便。



#


“出门检查”

随着气温上升,因冻结不能使用的设备将会自动恢复正常。请您出门前记得检查家中的水龙头是否关闭,避免解冻来水后水漫金山。


#


“应急措施”

当水管结冰不能用水时,不要用火烘烤或用开水烫水管、水表和水龙头等。可使用电吹风烘吹,或用热毛巾包裹后,慢慢用50度左右的温水浇淋,一般即可解冻,或等气温升高后,用水也可自动恢复正常。



通水后请再次查看有无漏水(注:不用水,但水表转动表示有漏水可能)。

防冻贴士


燃气热水器、采暖炉

在寒冷天气,充满水的燃气热水器、采暖炉会因为结冰而体积膨胀,致使漏水或其他方面的损坏,因此可以用下列方法预防结冰:

01

防冻机型热水器


保持机器处于有效通电状态!寒潮来袭大幅降温或机器不通电时,请对机器进行排水防冻操作。

02

非防冻型热水器


当室外温度低于0度或机器长期停用时,请对机器进行排水防冻操作。

03

采暖炉


保持采暖系统的运行,同时检查并及时修复损坏的水管保温材料。如机器停用时,应将整个采暖系统中的水排空,并关闭室外水管上外露的水表、阀门等设备。




燃气热水器排水操作流程

燃气热水器是否是防冻机型,可以在说明书中查看或致电热水器品牌所属企业问询。


寒潮下要及时关注

其他用气设备使用情况!







1

气温急速降低时,橡胶管容易出现老化或开裂的状况,也正是冬季燃气泄漏的常见原因。上海早已禁止销售连接橡胶软管的燃气灶具,应将现有的橡胶管更换为螺纹接口的不锈钢波纹管和液化气钢瓶专用软管。


2

及时更新超过使用年限的燃气器具。非安全型的燃气器具,如不带熄火保护装置的灶具、烟道式热水器应该立即淘汰,更新为带熄火保护装置的灶具和强排风热水器。


温馨提醒

使用取暖器、电热毯等电气设备时,请注意安全,特别提醒您不要在电暖器上烘烤衣物,以免发生火灾。



室外气温过低时,使用燃气时也要记得保持室内外空气流通。一则燃气燃烧需要消耗空气中的氧气来助燃,并达到完全燃烧。通风不够时,燃气不能完全燃烧,就会产生有害的一氧化碳气体,导致中毒危险;二则通风不好时,一旦有未知的、未能及时察觉的泄漏,燃气就容易集聚,当达到一定浓度时就为爆炸提供了条件。


具体做法:使用燃气时开启窗户或排气扇,让新鲜空气及时补充到室内来。燃气使用后或长期不使用时,关闭燃气表前阀门以避免意外。当然,安装质量合格的燃气泄漏报警器也是预防事故的有效方法。



一旦闻到类似“臭鸡蛋”强烈而刺鼻的异味时,极有可能是您家中的燃气发生了泄漏,应迅速关闭燃气表前阀门,并立即打开门窗进行通风换气。如果正在使用燃气,请及时关闭燃气具开关和灶前阀门。在此期间,应杜绝火种,禁止启闭任何电气开关,疏散室内人员,及时到户外安全地带,拨打燃气热线962777报修,待专业人员修理完毕后,方可正常使用。



燃气器具是涉及安全的设备,需要维修时只能由品牌授权的专业维修单位维修,不要轻信小广告或是网上搜索的信息。如您的燃气器具发生故障,请直接与使用品牌的燃气器具生产厂商售后服务联系。


本市家用燃气器具维修电话汇总

(点击查看大图)



【信息来源】 文汇报


魅力竖新
主要用于宣传政府相关信息、政策法规、便民信息服务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