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新镇春风村第一批黄杨种植者宋振相打理着地里的黄杨。本报记者 王宛艺 摄 建设镇富安村的富安美术馆,面向村民开放了“乡村美育·田间课堂”。(采访对象供图) 制图:冯晓瑜
一大清早,崇明区竖新镇春风村村民宋振相一头扎进宅前庭院,侍弄一亩地的黄杨。老宋是村里第一批黄杨种植者,因为钻研出一门黄杨造型的好手艺,又乐意“传帮带”,村民都喊他一声“宋师傅”。
逐渐地,进村收购的访客带火了周边文旅,村与村连片发展。结合文明村镇创建,黄杨绕村,绿树生金。生态与生产双向奔赴间,也润物无声涵养了文明风尚。
今夏,崇明东滩候鸟栖息地申遗成功,成为上海首个世界自然遗产。崇明区,正建设世界级生态岛。文明创建为这一全新命题提供了思路:“我们恰恰可以依靠群众——全民动员、全域共创。”今年崇明区有10个区级、7个街镇级实事项目纳入全市文明城区创建为民办实事清单。
放眼全市,“文明城区 创建为民”实事项目已进入评比阶段。在文明创建中,群众是主体,是动力之源,更是服务对象。今年的357个实事项目中,多数已形成有效的群众参与机制:事前征询意见、事中接受监督、事后听取评价,有的放矢、回应关切。
塑形
春风村的老人说,黄杨代表一种精神:冬不改柯、夏不易叶,每年只长一寸。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于崇明,就像黄杨:有自己的生长节奏,坚韧、后劲足,绵绵用力、久久为功。
近年,以创建全国文明村为契机,春风村清五棚、清垃圾、美庭院,打造果园、菜园、庭园三园合一的“美丽庭院”,农民生活与乡村风貌协调统一。
春风村党总支书记卞东红总想再多做一些。于是有了黄杨文化节这一展销平台,对接科研院所,建立相关数据库;开发年轻人喜爱的盆栽盆景、微景观等黄杨衍生产品,将销售对象拓宽至各个年龄阶层;通过文明阵地,向村民宣传栽培修剪技术,互通销售信息。
数据透视成果——目前,春风村有近700户种植黄杨,年销售总额超千万元。村里有家350亩的专业合作社,还新开一处40亩的黄杨树展销区。黄杨产业与民宿、露营、休闲体育齐发力。
好风景成就了新经济,也丰润了道德滋养。村里有“黄杨人家”评选,本意是找寻黄杨种植大户。但后来,独自一人无微不至照顾瘫痪在床婆婆的朱菊英、靠着种植黄杨补贴家用的外来媳妇江秀兰,或许亩产不高,却都被评上——“释放身边好人示范引领作用,村民自然向上向善向美。”
铸魂
“文化是文明的外在表现形式,文明是文化的内在灵魂。”崇明区精神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说,文明创建,也要让艺术走进乡村,将美的种子播撒在村民心中,激活他们的文明意识和文化创新活力。
67岁的农村居民黄玉美,不懂何为“印象派”。但隔天就和左邻右舍结伴来学画画,风雨无阻。牛羊、清晨的村屋、玻璃瓶插花,乃至葱姜蒜,都是她创作对象。务农大半辈子,她60岁开始学习,用色和本人一样大胆,“什么时候学都不晚”。
在建设镇富安村,有一座富安美术馆,面向村民开放“乡村美育·田间课堂”。美术馆发起人陆勇峰,学成后返乡成为建设镇社区规划师。他说,目前已形成了一群较为固定、愿意长期参与的绘画爱好者,并且初步形成了独特的绘画创作风格。
大家的作品正在“被看见”。在东平国家森林公园,保留了20亩市民花园,这是花博会期间普通人的园艺作品。市民范春燕将废旧物品经过精心构思,与花园中一草一木相结合;90后张俊倩打造了色彩缤纷的花园,设计灵感来自“60岁老太的时尚穿搭”,“等我老了,也要保持优雅,在花园里聊天喝茶”。
传承
今年9月举办的世界设计之都大会上,老字号“回力”与市级非遗——崇明土布结合推出的非遗球鞋惊艳全场。
“崇明土布不再只能‘压箱底’,而是不断与新事物碰撞出火花,成为年轻设计师的灵感来源。”崇明非遗“线带编织”传承人宋荣耀当年辞职来做土布,周遭人很是不理解。“迈入新时代,棉纺织技艺的人文、情感和社会价值值得被铭记。”因此,每逢春节、元宵、端午等传统节日,土布都与相关文明活动结合,变出花儿。“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日前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更坚定了她的想法。
其中,也可以透视崇明区文明传承的一种手势:以中华传统节日为载体,实践文化、塑造文化、提炼文化,把风土融入乡村振兴、非遗传承,以文化人、成风化俗。“文明村镇创建中就包含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崇明区精神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说,非遗兼具弘扬传统和产业发展的双重作用,是文明创建的内涵。
以国家级非遗崇明山歌为艺术载体,每年一次的陈家镇山歌艺术节热闹开演。崇明山歌传承保护基地负责人、75岁的杨鹤洲带着团队不断创作新歌,将崇明风土融入歌词。区精神文明办正想方设法,与传承保护基地群策群力,在演艺中融入劳作场景。山歌,承载着历史的回声,也唱响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