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组合拳”擦亮营商环境法治底色

政务   2025-01-24 17:37   陕西  

“组合拳”擦亮营商环境

法治底色



营商环境是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陕西省委全面部署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制定《陕西省推进营商环境突破年实施意见》,西安市委出台相关实施方案。西安市人大常委会把助力优化营商环境作为贯穿本届的重点工作之一,“一盘棋”推进“小切口”立法、实效性监督和高质量代表工作,凝聚合力、同题共答,努力擦亮营商环境法治底色,为西安市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小切口”立法 出台市级层面的行政审批中介服务规定

地方性法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依法治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做好地方立法工作,要把握好地方立法的问题导向、实践导向、目标导向,坚持不抵触、有特色、可操作原则,保证各项法规立得住、行得通、真管用。

西安市人大常委会牢牢把握地方立法的实施性、补充性、探索性功能定位,坚持围绕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中的关键堵点难点问题,以推动解决问题和满足需求为目标开展立法工作,将“小切口”立法作为提高立法质量的重要突破和抓手。

2022年开始立项,经过两年时间精心打磨,《西安市行政审批中介服务规定》自2024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是西安市人大常委会首部优化营商环境领域“小切口”立法成果。

“一事一法”,切“小”题目,防止“大而空”。营商环境覆盖面比较广,难以用一部法规解决地方营商环境领域存在的全部具体问题。立项之初,市人大常委会走访企业开展立法调研、邀请市场主体和专家学者座谈,最终确定以行政审批中介服务这一市场主体反映的焦点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立法的“切口”。

“明确权责”,切“细”内容,确保“立得住”。在常委会会议第一次审议时,立法方向上存在两种不同意见。一种认为,立法规范内容应当以加强对中介服务机构监管为重点,解决中介服务市场乱象。另一种认为,应当聚焦到优化全市行政审批中介服务市场环境,提高行政审批效率方面。经过反复研究论证,充分征求意见,法规的主导思想确定为“规范与服务保障并重”,立法方向为营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便捷高效的中介服务市场环境。

“对症下药”,切“实”举措,力求“真管用”。为方便操作和落地执行,扭住市场主体突出反映的问题,开门见山、直入主题、不分章节,18个条文覆盖放开市场准入条件、尊重市场主体意愿、公开服务信息、强化机构监督管理等方面。例如,针对中介服务市场“环节多、耗时长、收费乱”问题“对症下药”,第9条明确规定“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机构应当公开中介服务的流程、办理时限、收费依据、收费标准等信息”。

紧扣市场主体痛点 向精准纵深监督要实效

“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是西安市人大常委会用好宪法法律赋予的监督权所遵循的重要原则。本届以来,西安市人大常委会依照法定职责、限于法定范围、遵守法定程序,统筹运用法定监督方式,精准、纵深、跟踪监督,持续推动营商环境优化。

——聚焦人民意见建议开展执法检查。

换届之初,市人大常委会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办法》实施情况的执法检查,深入企业察实情、听心声,围绕政务服务、生产要素成本、权益保护等5个方面提出15个突出问题交市政府整改。

——连续两年开展专题询问。

专题询问“一题双考”,既考察“答题人”的履职情况,更考验“出题人”的履职水平。2023年6月,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方面工作开展专题询问。为了问到要害、问出实效,市人大常委会在准备工作上下足功夫。询问前,市人大常委会利用半年时间走访企业主体、组织代表调研、外地学习考察,从多方征集的意见、建议、问题中抽丝剥茧,共归纳为9个方面26项需要询问的事项。“辣”味十足的问题问出了改进工作的方向和实效。

时隔一年,2024年6月,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政务服务便利化工作”再次开展专题询问。委员们纷纷提问:“调研中有30.64%的企业认为政策便利度不够,要如何提高政策便利度和精准度?”“有40%的企业对消防手续办理不满意,工程竣工联合验收工作效率怎么提高?”“文物考古发掘影响项目开工、拖延工程进度的问题如何应对?”……用数字佐证、举实例提问,准备充实、询问扎实,“实”是这场询问给人的深刻感受。当面答题、当场就答题情况打分,每次专题询问后都形成问题整改任务清单,明确反馈时限、责任单位、具体任务等,交市政府进行改进。

——同一领域同时听取审议三项工作报告。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个系统工程,市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实践迈出“多角度”系统监督的步伐。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同时审议市政府关于全市优化营商环境政务服务、市法院关于加强商事审判优化营商环境、市检察院关于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工作情况三个报告。这是市人大常委会首次在同一领域同时听取审议“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以监督强化营商环境领域执法与司法工作系统观念和全局观念,引导各层级、各部门之间的多元协同配合。

纵深推进的人大监督工作推动了助企纾困政策落实,政府服务市场主体效能得到显著提升。2023年,西安市入选“城市营商环境创新城市”。

发挥主体优势 为优化营商环境注入代表力量

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主任接待日、代表主题活动、办理代表建议等工作,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把代表工作成果转化为助推优化营商环境的效果。近年来,多个“典型案例”值得称道。

一次坦诚直言的代表接待日。“我从事的是保安行业,为客户单位提供服务必须到所在地的派出所、治安分局提交纸质资料备案,手续繁琐且标准不一,增加了企业运营成本,要从根本上解决职能机构无法入驻政务服务中心的问题。”“危化许可、营业执照被相关部门设置为前置许可,审批互为前提,造成企业在行政审批‘转圈’中无所适从,要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行依法并联审批,提高审批环节的效能。”……2023年5月11日,以优化营商环境为题,常委会领导面对面倾听人大代表建议,11位代表直抒胸臆。代表意见整理为14个问题反馈政府,其中13个问题已解决。

一场三级代表协同的主题活动。2023年,市人大常委会开展“倾听市场主体心声、助推营商环境优化”主题活动,4000多人(次)市、区县、镇人大代表走进企业主体参与201次视察调研。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引导召开226次企业界代表座谈会听取代表心声,共收集代表意见建议615条。“西安作为热门旅游城市,建议在重大节假日将一些车位、停车场和道路让给外地游客,提升城市包容度和美誉度。”“打通政策落地渠道,建立‘西安政策通’数据库与企业数据库有效对接,运用‘大数据+智能分析’技术精准推送惠企政策,推动惠企政策‘一站式’兑现服务机制。”“全面落实‘一件事一次办’改革事项,持续完善‘就近办’、‘持续办’、‘掌上办’等便民措施。”……从宏观到微观、从健全体系到政策落实,一条条满载民意的代表建议转交有关部门研究处理,推动320个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一条闭环办理的代表建议。“几次出差回到西安北站后,打网约车,从司机接单到我坐上车,等待了近一个小时。原来是车堵在进口的路上了,乘客面临着‘人在站内,网约车在站外’的尴尬境地。”市人大代表姚苏杭说。西安北站是展示西安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交通环境的好坏直接体现营商环境的优劣。为此,她提出“对北站区域开展网约车乱象整治,进一步提升优化城市出行环境”的建议。这一建议有现象、有调研、有措施,人大、政府、北站运营企业共同开展调研,相关部门确定整治方案并推动落实。代表建议落地见效,畅通了北站网约车接站通道。如今北站闸机出口、服务台都设置了引导与指示,方便南、北广场乘客分流,网约车乘车点从原先的5个增至10个,分别制定司机接人、乘客上车的指引标识,让来返西安的乘客感受到一份舒心,留下对古都“形象窗口”的良好印象。

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水和空气,对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须臾不能缺少。西安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韩松在第一次全体干部大会上表示:“助推优化营商环境,是贯穿本届的重点工作,要持续用力、久久为功,精准发力、掷地有声,要干出样子、干出效果,努力使人大工作有作为、有担当。”“一盘棋”协同推进优化营商环境,西安人大一直在路上。



来源:中国人大网

编辑:李 楠

责编:魏小平

审核:黄 朴



解锁更多精彩内容


陕  西  人  大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

官方微信公众号


欢迎转载并分享

陕西人大
陕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