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朋友老王

百科   生活   2022-07-19 00:00   福建  

在云水谣的大榕树下摆拍,摄于2018年2月9日南靖游


我和老王认识已有十九年。

十九年前我读小学三年级,某日,一个高高的短发女生跑过来向我郑重其事地自我介绍,并叙她父亲和我父亲的同事之谊,这个女生刚刚从其他学校转学而来,据说是因为一次教学楼塌房事故,不过这么直接就拉我上友谊的小船让我感到一丝惊愕,这位恐怕就是今人传说中的“社牛”了吧!

曾经学习过的教室,摄于2014年2月6日重游小学校园

在这寒暄之后,我们的关系并没有什么进展,只在点头之交。转眼小学过去了,初中三年我们在同一所学校的不同班级,高一我们兜兜转转又成为了同班同学,高二文理科分班后,我们都编在了十四班。

大学时用过的一卡通卡套,摄于2016年6月3日实习上班途中在西二旗地铁站偶遇

据老王说,我们的友谊之门是被马先生的“说收藏系列”敲开的,我完全不记得这档子事,但那个时候,我们全身心都扑在学习上,阅读课外书是为数不多的一种消遣,马先生的书里充盈着对中华文化的生动解读,或许是共同的兴趣让我们开始有了更多的交流。

放肆地坐在博物馆地上自拍,摄于2016年5月1日重游观北京复博物馆

我们阅读并分享从各种各样的文章中读到的好内容,流连于汪涵《有味》中靖港手艺人的生活百态,为马先生捡了漏“唱着歌儿回北京”而会心一笑,感叹于董桥“从来不求深交,终归不曾相忘”的情义,被杜子建“完成梦想的人离开北京了,在梦想中挣扎的人还留守北京,而怀揣梦想的人正在赶往北京的路上”引发无限遐想……

“乐既不恋,苦亦不生”,摄于2013年4月5日探访汪涵写过的若水堂油纸伞店

在网购尚不发达的日子里,我们会去秋韵书屋请老板代购小县城不容易买到的书籍,会把喜爱的内容摘抄下来反复咀嚼,会制作剪贴报。

十四班的同学们或许都还记得《青山周报》,这份刊物由老王主编,我是副主编,并且不由分说吸收了两位同学作为"名誉成员"。我用当时稚嫩的PS技能为编辑部P了个公章,从网络找到合适的字体合成了张书法报头,然后我们把喜欢的文章、原创的随笔等内容打印出来,稍作排版,仔细粘贴,再复印,一份周报就出炉了。但这份“周报”其实从来都不是“周报”,也许一周多刊,也许一月一刊,也许数年一刊……

《青山周报》报头,用的是搜来的网络图片的拼接

后来“青山周报”成为我们的一个“品牌”,我们以它的名义制作许多语文课前三分钟小视频,比如在一中空旷停车场的“环绕声”中,请小伙伴声情并茂录制了诗歌朗诵音频,再从网上盗来相宜的画面剪辑成歌颂军人的短片,打心眼里觉得视频做得很帅气;又以它的名义成立了青山周报狗仔队,在死缠烂打坑蒙偷拍的努力下,于毕业前集齐全班的照片,配着水木年华的《启程》做了个纪念视频,散伙饭的那个晚上在饭店包间电视上循环播放……

我们乐此不疲地经营着这个“小品牌”,也不管有没有人欣赏我们的作品,也许青春年少的我们有太多分享的欲望,重要的只是表达。

老王的小卡片机,摄于2011年12月29日高考前一年高中的操场上

一中的操场在那时候,曾留下我们深深的足迹。那时的体育课有大把时间可以自由运动,我和老王就绕着操场一圈一圈地散步,天马行空开怀畅谈,有时会憧憬大学的时光,有时候会立誓要走遍那些向往的地方,有时候会谈论各自爱豆的趣事,有时候会幻想未来伴侣的样子,有时会对后山上的树木评头论足,甚至会为要不要把操场边杂乱的树丛砍掉辩论很久……

永春一中的操场,摄于2015年2月16日重游高中校园

自主招生的时候,我们一起去了厦门,考完试站在某座天桥上,看着底下来来往往的车流,坚定了要去大城市看车水马龙的信心。于是我们都以尚可但自己并不满足的成绩考上了北京的高校,站在帝都CBD的高楼之上,看着脚下如蚂蚁一样密密麻麻的车流,第一次有梦想成真的恍惚。

眺望央视大裤衩,摄于2013年4月29日银泰中心某酒店观景台。

在骑车十分钟可以互达的两所大学中,我们各自经历着自己的蜕变,时不时到对方学校蹭个饭串个门,并开启了我们长达六年(她七年)的帝都深度游模式。

老北京铜锅涮肉,摄于2013年6月11日,逛完北京动物园的午餐


在每个小长假,我们都会找个地方探索:随机登上银泰中心,厚着脸皮请求参观人家酒店的高层泳池,如同刘姥姥进大观园;在故宫看宫墙之上的云卷云舒,看宫墙之内的花开花落,也看风中凌乱的游客和有趣的外国友人……

故宫春雪,摄于2018年3月17日,摄影师老王拍的我的“工作照”

我们在潘家园的地摊上寻宝,并心甘情愿被宰几十块钱买个做旧的小怀表;在西单琳琅满目的商品中流连,摸着口袋里有限的银子又去金五星批发市场采购;在动物园因她对某爬行动物“过敏”而死活不敢进爬虫馆,最后跑去窄窄的河道上坐游艇;千辛万苦长途跋涉去潭柘寺玩耍,在春雪还没融化的大风天到卧佛寺祈福……

潭柘寺撞钟,摄于2013年10月2日国庆出游

我们兴高采烈去中关村看夜景,却只看到了黑漆漆的夜色和黑暗中静静矗立的庞然大厦;摇摇晃晃坐几个小时的公交车去观复博物馆,出来后饥肠辘辘,望着孤零零写着公交站名的破铁杆子好一阵发呆,一路吸着车辆扬起的黄尘去找小饭馆打牙祭……

第一次参观观复博物馆,摄于2012年10月2日

我们一起学了游泳,只因传言大学都要考游泳,到了北方却发现连课都不是必修;我们一起学了车,花掉了平生最大的一笔钱,在海淀驾校被太阳暴晒的教练车中痛苦着,又在香喷喷的烤肠和美丽的郊区风光中快乐着……

海淀驾校,摄于2014年6月6日雨后

我们一起坐十个小时的高铁往返帝都,在车上欣赏奇奇怪怪的电影;我们一起享用帝都来自天南海北的各色美食,并一次次试图破解我爱上一家店倒闭一家店的谜团;我们一起研究爬楼的机位,在帝都的天台上拍摄一系列梦寐以求的照片……


雍和宫机位,摄于2018年6月12日傍晚

我们一起去南靖土楼拍摄星空,却只拍到了浓浓的乌云,倒是在巨大的溪边老榕树下找到了自拍的乐趣;我们一起去露营,在海坨山一路感受地理教科书上植物垂直地带性的神奇,在山顶的暴风雨中和队友躲在帐篷中吃热腾腾的小火锅,又在雨过天晴的灿烂星空下畅谈人生……

海坨山的银河,摄于2016年10月2日

在本科毕业后的那个无忧无虑的暑假,我们都选择了留在帝都实习,很凑巧地都在传说中的西二旗后厂村,每天挤着地铁上班,挤着地铁下班,有时会在地铁口偶遇。西二旗宽阔的办公室、荒凉的土路、香喷喷的各种小吃、大雨后的彩虹、形形色色的打工人和永远人山人海的地铁,都让我们印象深刻。

西二旗地铁站的早高峰,摄于2016年8月2日


我们的手上都有一个签名本,从高中时代的毕业纪念签,到后来在帝都请见到的各种名人签字,每个签名都有一段故事。在签名这件事上,她总是十分勇猛,有时候我得蹭着她的劲儿,才能厚着脸皮让对方签字,印象深刻的是在北大的一场讲座后,这位社牛甚至跟马先生在电梯里相谈甚欢,直至对方抛出了offer……

与马先生合影,摄于2013年5月4日首都图书馆前

大学生活转眼就结束了,在我离开北京后,有一次她问我,你会不会觉得在北京这几年就像一场梦?微信这边我犟着嘴不肯承认梦已醒来,却早已偷偷泪流满面。一年之后,她也离开了帝都,去到深圳工作。离开的时候,我们都没有想清楚今后的路,两个人都带着不甘,在一次次的后悔中泪奔,却又只能无可奈何的互相安慰。

北京的求学生涯就是我们的一场长长的梦,一场不得不醒的梦,我们身在其中,却身不由己。

国贸“大音箱”,摄于2018年6月27日离开北京前一天晚上

毕业之后,我们大概每年只能见一到两次面,疫情之前还能一起去上海夜闯迷宫般的福州大厦,去重庆打卡形形色色的摄影机位,去合作攒一篇图文并茂的游记,疫情之后,只有春节回家,才能一块骑车出去喝杯奶茶,更多的时候,是在那个叫“青山周报官方交流群”的微信群中,倾诉着、分享着、吐槽着、憧憬着各自的生活。

神奇的福州大厦,摄于2019年6月9日,上海


从曾经天天黏在一起,到如今各奔前程,我们的革命友谊在只有一个共同目标的高中时代筑牢,在让人眼花缭乱的大学时代深厚,在奋斗又迷茫的打工时代成熟。

有一段时间,我称老王为“王先生”,常让人误会她是个男生,至于为什么有这个绰号,我自己也不记得了,也许是那句她老爱挂在嘴边的“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什么是先生之风,我不懂,后来知道是范仲淹的一句词,老王拿来形容她的梦中情人。

如今她遇到了自己的先生之风,即将开始新的人生。

老王本尊,摄于2017年7月15日探索东四胡同

多年前有一次她生日,我用QQ发了一首歌给她,

“我只想唱这一首老情歌,让歌声飞到你左右,
虽然你不能和我长相守,但求你永远在心中。”


王先生,生日快乐,结婚快乐。

祝你和你的先生山高水长,幸福美满。

祝你和我的友谊高山流水,细水长流。


小林
壬寅虎年六月廿一

疫情之前最后一次一起旅行,摄于2019年12月27日重庆某火锅店



青山周报出品

重庆囧旅:迷失在市井雾都

【云水谣】我们的风景与情怀

就这么活,向最可爱的人致敬


TheLastTour音乐之旅
*推荐各类美妙音乐 *轻音乐为主 *德国轻音乐之王詹姆斯·拉斯特(James Last)的百科全书 *摄影与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