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不简单!疼痛时间不同,预示疾病也不同

文摘   2025-01-06 17:58   重庆  


  临床中,上腹痛是一种很常见的症状,有人饿肚时疼得厉害,有人是吃完饭更严重。虽然都是疼,但饭前、饭中、饭后疼的病因差别很大。


  今天,给大家理出饭前、中、后的腹痛可能提示的疾病,建议尽早排查。

  

不同的疼痛时间,预示着不同疾病


  1、餐前疼:十二指肠溃疡

  秋冬、冬春交替之际常见十二指肠溃疡,典型症状就是空腹时上腹痛,也可能会出现夜间痛,进食后就能缓解。

  这是因为患者的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增多,且破坏能力与十二指肠黏膜的防御能力失衡,出现了自身消化,造成溃疡。而空腹时,由于没有食物中和胃酸,部分胃酸溢入十二指肠,刺激溃疡面,痛感会更强。

  进食后,胃酸进入十二指肠时已与食物充分混合,降低了酸度,对溃疡面的刺激较小,疼痛便会有所缓解。




  2、进食中疼:慢性萎缩性胃炎

  大多数慢性胃炎缺乏特异性症状,有的可能没有症状,有的是不同程度的上腹隐痛、餐后饱胀、反酸等消化不良症状。但慢性萎缩性胃炎伴黏膜糜烂者的上腹痛较明显,常反复发作,出现在进食中或餐后。



  3、餐后半小时~1小时疼:胃溃疡

  胃溃疡是胃黏膜防御能力减弱所致,患者多伴有幽门螺杆菌感染。

  进食后,食物与胃黏膜发生摩擦,刺激溃疡部位,而且胃蠕动增强,会对溃疡造成牵拉;为了消化食物,胃酸分泌增多,黏膜受到的破坏更大,某些辛辣刺激性食物还会加剧这种刺激,导致患者出现明餐后痛,可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



  4、饱餐后有烧灼感:胃食管反流病

  由于患者食管的防御机制下降,进食后胃酸分泌增多,加上反流物刺激,便可引起胸骨后疼痛、不适或烧灼感。



  5、餐后饱胀:功能性消化不良

  患者常有反复发作的中上腹痛、上腹部烧灼感、餐后饱胀感及早饱感。

  目前认为,该病与内脏高敏感性、胃肠动力障碍、感染及精神心理等因素有关。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内脏高敏感性常使其更易出现上腹部不适,且餐后比空腹时更敏感。

  因此,一旦频繁出现饭后腹痛或不适时,无论是怀疑饮食,还是疾病引起,都应及时去医院就诊,避免贻误病情。


  查明病因,胃镜是很好的诊断方式。


  上腹痛在就医治疗时,医生会通过症状做出初步诊断,但要确诊,则需要做胃镜检查。


推荐阅读



康复医学科,一个被严重小瞧的科室

谨以此篇献给奋战在一线的白衣天使们——5.12国际护士节特辑

毕业季,送给女儿的健康升学礼——接种HPV疫苗

男人感染HPV的2个特点,一眼就能看出?(男女都来学)

重庆明好医院官微
咨询热线:19112280053。 医院开设有内科,外科(普外、骨外、泌尿外科、肝胆外科、乳腺科、肛肠科),妇产科(妇科、产科、计划生育、生殖不孕科),儿科,口腔科,月子中心,健康体检,中医科、康复医学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