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传奇一代”的分享:写给年轻的肠镜医师

文摘   2025-01-10 07:01   日本  

写给年轻的结肠镜医师

藤井隆广(藤井隆广诊所)

“传奇一代”的简历

1983 年

金泽医科大学毕业,之后任第Ⅱ病理学教室助手

1986 年

国立癌症研究中心内镜科研修医师

1990 年

秋田红十字医院内科医师

1992 年

国立癌症研究中心东院内镜科消化科医师

1995 年

开始在英国 Leeds General Infirmary 进行内镜指导

1998 年

国立癌症研究中心中央医院内镜科医师

2001 年

国立癌症研究中心中央医院内镜科下消化道内镜医长

2003 年

藤井隆广诊所

前言

我成为医师的起点是学习了病理,以及遇见了 2 位恩师。

在学习病理的时候,我对胃癌的大体诊断兴趣满满,以发现早期胃癌为目标,去拜访了国立癌症研究中心内镜科吉田茂昭先生。

吉田先生不仅是一位不断提高自身医学能力的医师,更是一位以指导年轻医师为己任的医师,被称为吉田塾。

在每周的内镜学习会,我们学习诊断学、交流研究心得,带着疑问自己解决问题等,这样的学习是作为一名内镜医师、作为一个人应该做的。

其后在秋田红十字医院非常活跃的工藤进那里学习结肠镜,在没有上下级关系、自由讨论结肠癌的良好氛围下,学习了很多,包括追求真理、毫不妥协等的精神。

我想给年轻医师们传递的信息是:会议是我们能遇见学问以外的自己理想的师长、伙伴的机会,可以在会议现场提出日常内镜检查中遇到的问题,不要忘记挑战精神,和更多医师加深交流,将讨论的结果应用到临床研究中。

在本篇中给大家介绍基于这些经历提出的一些具体技术实例。

结肠镜的诊断、技术及附件的开发

① 染色导管 ( nontraumatic catheter,NT - catheter)。

20 世纪 90年代,在放大观察中,为了能直视病变、调整焦距,需要用活检钳之类的按压病变附近,但活检钳的前端有时候会损伤黏膜并引起出血,造成不能很好地观察病变部位的凹陷。

因此,我委托奥林巴斯公司制作前端为球形同时还可以使结晶紫等染色液能滴下来喷洒的放大内镜附件,以预防损伤黏膜,取名为 non-traumatic catheter。

②水平褥式缝合术和“8”字环缝合术。

过去,对于 LST 等大的病变是做分片切除,但穿孔及出血是大问题,如果有可以简便、迅速缝合的装置,就不会害怕并发症的风险,患者也会更积极地治疗,因此我们提出了水平褥式缝合术。 

这一缝合方法的缺点是需要双钳道内镜,用单钳道内镜是不能完成的,因此其后又提出用单钳道内镜就可以完成的“8”字环缝合术。

③结扎装置辅助内镜黏膜下切除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resectionwith a ligation device,ESMR-L)。

去是用 EMR 方法切除直肠类癌,但是由于常常会造成断端阳性,需要深切。

好发类癌的直肠和结肠不同,穿孔的风险低,因此提出了 ESMR-L法。

具体方法是采用住友公司的 EVL套扎病变的根部,从套扎环下方切除病变,以求断端阴性。

最近也会采用 ESD 方法切除,但该方法对于 10 mm 以下的直肠(Rb)类癌更加简便、有效。

④深部浸润的表现。

2001 年,在工藤隐窝分型“V”型隐窝的基础上,提出外科手术适应证的 SM2 深部浸润癌的内镜下特点:pit 具有一定的“范围”。

⑤圆环征。

在 NBI 出现后,提出在 NBI 模式下从盲肠退镜有利于发现浅表型肿瘤,明确其中的Ⅱ c 病变在 NBI 下的特征性表面圆环征。

⑥ TSA 的松塔样表现(Ⅳ H,Ⅲ H 型 pit)。

TSA 约有 60%表现为Ⅰ s+ Ⅱ a 样形态,Ⅰ s 部分为松塔样,其放大观察下表现为锯齿状,称为Ⅳ H 型 pit。

Ⅱ a 部分为增生性,在放大观察下呈与Ⅱ型 pit 不同的Ⅲ L 样管状 pit 伴有锯齿状表现(蕨类样表现),称为Ⅲ H 型 pit。

个Ⅲ H 型 pit 是和锯齿状腺瘤 / 息肉(SSA/P)特征性的Ⅱ型开大 pit 不同的 pit,应引起人们的重视。

⑦点墨标记。

先在黏膜下注射生理盐水形成黏膜隆起后,在隆起内注射极少量墨汁就可以做出明确的标记。

近年来,结肠镜检查随着器材的不断进步,从体检、诊断到治疗也随之发展,甚至使用放大内镜详细观察,也可以做出接近病理的诊断。

希望年轻医师们可以对照内镜图像和病理图像来学习放大内镜诊断学,掌握探究结肠癌疾病特征的技能,并投入到内镜检查中。

中日早癌早诊早治
终身学习早癌知识,共同进步!发现一例早癌挽救一条生命幸福一个家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