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推进大型新能源基地开发与产业协同发展

科技   2024-11-30 19:00   北京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为如期实现“双碳”目标、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国家规划以沙漠、戈壁、荒漠(以下简称“沙戈荒”)地区为重点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至2030年,总装机规模将达4.55亿千瓦,其中本地自用规模约1.4亿千瓦。沙戈荒新能源大基地的开发为西北地区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但同时也面临地区新能源消纳形势日趋紧张的严峻挑战。在此背景下,传统消纳方式已难以满足新能源大基地的开发需求,亟需创新发展模式,统筹新能源大基地建设与国家重大生产力优化布局,推进新能源与产业协同发展。


新能源基地与产业协同发展的意义

落实国家“双碳”目标,促进新能源大基地高质量开发消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以煤为主,特别是西部地区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对化石能源的依赖程度相对较高,长期以来,宁夏、内蒙古、新疆等省区化石能源消费占比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上述地区也拥有丰富的新能源资源,是国家规划建设沙戈荒新能源大基地的重点区域。将新能源大基地开发与地方产业发展相结合,既有利于促进西部地区加快能源消费结构低碳转型、落实“双碳”目标,也是推进本地自用沙戈荒新能源大基地高质量开发消纳的重要举措。


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促进高载能产业绿色低碳发展。“十四五”以来,国家持续优化完善能耗“双控”政策,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明确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非化石能源不纳入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在此背景下,以绿电为主的用能方式,已成为部分产业破解能耗问题的重要手段。新能源大基地与产业协同发展,可切实提升相关行业绿色低碳水平,解决产业发展难题。


创新新能源利用模式,积极应对国际碳关税挑战。当前,以欧盟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正在研究出台碳关税、新电池法规、光伏绿色门槛等相关政策,对我国高载能产业的出口造成巨大影响。经初步测算,预计碳关税额度占价格比重可达到10%~40%,且相关核算方法对绿电消费减排的认证十分严格,对不存在真实物理连接的绿证购买模式暂不认可。以新能源大基地与产业协同发展为契机,提前谋划布局,探索研究源网荷储一体化等新型供能模式,是积极应对碳关税风险挑战的有效路径。


推动新技术新模式应用落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通过协同发展,将用能端与产业端深度融合,一方面将为构网型技术、交直流混合组网等新技术应用提供场景,加快推动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另一方面,能源供应与产业生产工艺的深度融合,还可以充分挖掘调动产业端的灵活调节潜力,夯实产业绿色发展基础。

重点配套产业评估分析

为科学评估产业与新能源大基地融合潜力,提升协同布局水平,按以下原则对重点配套产业进行遴选及评价。


一是产业领域应覆盖全面、重点突出。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性布局未来产业是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内在要求。新能源大基地以规模化绿色能源供应为主要特征,产业遴选及评价既需要重点满足能耗基数较大的传统行业的转型需求,也应充分考虑新兴行业的未来用能趋势。


二是新能源大基地要与产业要素匹配、扬长避短。新能源大基地大多地处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在产业基础、生态环境容量、区位条件、劳动力条件等要素方面存在一定的短板制约。因此,应充分考虑大基地和产业发展两方需求,发挥互补效应、扬长避短,从而实现大基地与产业综合竞争力的共同提升。


三是新能源大基地与产业紧密互动、深度融合。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背景下,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已成为关键议题。为此,产业与新能源大基地的协同能力评价需从规划层面进一步拓展到运行层面,从而引导二者产生实质性互动,助力新型电力系统构建。


基于以上考虑,首先初步遴选与能源消费关系密切、能耗总量与强度较大的11个大类、21个细分领域作为重点研究对象,既包括钢铁、有色等传统高耗能产业,也包括氢能、储能、数据中心、光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从产业总体规模体量、产业对新能源基地的需求程度、产业对地区的适应性、产业与新能源基地协同的技术难度4个维度出发,提出6项关键指标,科学评价相关产业与新能源大基地的协同发展潜力(见图1)。



指标1:规模体量。以用能总量为核心参考,综合考虑产业现有用能基数、传统产业转移布局趋势和新兴行业未来增长趋势,对比分析各产业在西部地区未来的总体规模体量。优先选择规模体量较大的产业作为重点考虑配套产业。


指标2:绿电使用迫切度。综合考虑解决能耗指标限制、行业自驱目标等内在因素,以及欧盟碳关税等外部市场要求,对比评估分析产业的绿电使用需求,优先选择绿电使用迫切程度较高的产业作为重点考虑配套产业。


指标3:电力消费占比。分析产业用能特点,以电力消费占比为核心参考,优先选择电力消费占比较高、低电价需求迫切的产业作为重点考虑配套产业。


指标4:基础条件适应性。考虑到新能源大基地所在沙戈荒地区配套条件相对较差,重点分析产业对于交通运输条件、产业链配套、劳动力等方面的需求,优先选择对基础配套条件要求低、适应性强的产业作为重点考虑配套产业。


指标5:资源环境友好程度。考虑沙戈荒省区工业用地成本较低,但生态环境脆弱,尤其是水资源紧缺的特点,以单位电量对应的耗水量作为主要指标,结合污染物排放情况,对产业的资源环境友好程度进行评价,优先选择资源环境友好的产业作为重点考虑配套产业。


指标6:负荷可调节潜力。考虑技术可落地性要求,结合产业工艺特点及灵活性改造难易程度等,以调节深度为主要指标,综合考虑调节响应速度、调节时长、可中断性等因素,评估产业负荷的灵活调节潜力,优先选择可调节能力强的产业作为重点考虑配套产业。


基于以上指标对初筛产业领域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数据中心、绿氢制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绿电需求高、增长空间大,具备一定的负荷调节潜力,与新能源大基地结合空间广阔,应给予重点关注。电解铝、铁合金、电石等传统高载能产业后续发展空间有限,且规模布局已相对确定,但存量绿色低碳转型空间巨大,可因地制宜发展。以电动汽车、光伏产品、锂电池“新三样”为代表的外贸出口相关产业,应密切关注国际碳关税等相关政策要求,提前布局应对(见图2)。   


典型协同发展创新模式

按照全国“一盘棋”统筹规划、结合要素分布集中布局的思路,要打破能源与产业间的壁垒,充分发挥政府在重大生产力、重大基础设施布局中的宏观调控作用,统筹考虑能源、产业和生态等关键要素,打造新能源大基地、地区电源电网、重大产业布局多要素协同的新能源就地消纳利用体系。针对不同产业特点,提出以下两种典型发展模式。


模式一:加强顶层规划引导,统筹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对增长潜力大、规模布局尚未完全确定的新兴产业,应加强顶层规划设计,全过程推进清洁能源集中开发、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布局和配套支撑电源电网一体化规划、建设和运行。以数据中心为例,当前,国家正大力推进“东数西算”工程,规划了包括内蒙古、宁夏在内的8大枢纽节点,相关枢纽节点与新能源大基地在区位上高度一致。未来,随着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预计数据中心用电需求还将快速增长,叠加国家枢纽节点新建数据中心绿电占比超过80%等政策要求,算力、电力基础设施的协同发展空间巨大。为此,可统筹数据中心与新能源大基地建设布局,科学整合源荷储资源,提升算力与电力协同运行水平,探索源网荷储一体化等供电模式。以西北某地级市为例,一个600万千瓦的自用新能源大基地可满足数据中心集群约200亿千瓦时的用电需求,基本可支撑枢纽节点数据中心集群“十五五”新增用电需求。通过新能源、储能的优化配置,挖掘算力负荷的灵活调节潜力,打造电力、算力、热力“三网融合”的数据中心集群,切实提升数据中心绿电供应比例和能源利用效率。


模式二:挖掘存量替代潜力,因地制宜推进传统高载能行业绿色转型。虽然存量传统高载能行业布局已基本固定、增长空间有限,但总用能量大、碳排放水平高,绿色低碳转型压力巨大,且在新能源基地周边地市已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如鄂尔多斯、昌吉等地已吸引大批电解铝、铁合金、氯碱化工等高载能产业集聚。可因地制宜制定地方存量高载能产业绿能替代方案,充分挖掘存量负荷、配套自备电厂等灵活调节潜力,推动用电、用氢、用热等多种方式替代,实现新能源高比例就地消纳,加速产业低碳转型。以内蒙古为例,当地已开展首个跨盟市合作“阿电入乌”区域互济新能源项目,在阿拉善建设200万千瓦新能源基地,统一接入蒙西电网,通过签订绿电中长期协议实现绿电消纳,满足乌海市企业绿能替代需求。在新疆某地,按布局建设500万千瓦新能源绿氢化工自用基地,风光制氢产能可达20万吨/年,可带动下游200万吨制甲醇等煤化工产业实现深度脱碳,年减碳量约460万吨。

相关举措建议

加强统筹规划,科学开展方案设计。建议结合国家重大生产力优化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能源、产业、生态协同发展为目标,在国家层面做好顶层规划,科学指导地方开展一体化方案设计,因地制宜培育壮大绿电制氢、“东数西算”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推进传统高载能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加大政策支持,抓好项目落地实施。充分考虑自用沙戈荒基地与产业融合项目的特殊性,重点在能耗指标、电价、市场交易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创新体制机制,通过合资、交叉持股等方式加强能源和产业双方的协调合作;加强事中、事后全过程跟踪指导,推动项目高质量落地。


加快科技创新,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研究新型构网型电源技术、交直流混合组网技术等示范应用,确保电网末端大规模用电负荷和新能源并网的安全稳定运行。通过“电-氢-热”工艺、“电力-算力”一体化智慧调控等对基地产业项目进行智能监测运营管理,充分挖掘绿氢化工、数据中心、冶金等高载能负荷的灵活响应能力,降低公网调峰压力。

本文刊载于《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24年10期,作者供职于电力规划设计总院清洁能源研究院


本文系《中国电力企业管理》独家稿件,版权所有,如需转载、使用或翻译成其他语言,需经本刊同意并注明出处。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电力行业之窗,管理创新之友——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会刊《中国电力企业管理》。杂志注重纵深报道,传播先进管理理论、经验、成果,关注电力行业热点、难点问题及行业内外最新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