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昌红色故事集
苏振华是著名红军将领,在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的高虎脑战役期间,他任红三军团第五师十三团政治委员,挺身奋战在炮火轰鸣、硝烟弥漫的最前线。
1934年4月底,红军失守广昌县城后,国民党军纠集重兵继续沿广昌南部向中央苏区腹地推进。为了阻止国民党军南进,1934年8月,红三军团及红五军团一部与国民党军在广昌高虎脑进行了一场殊死大搏斗。
1934年夏,红三军团接到在广昌南部布防的命令。在军团长彭德怀、政委杨尚昆的统一指挥下,苏振华所在的红五师十三团肩负的任务是坚守贯桥村东侧的高虎脑和王土寨,这是敌人从广昌去石城的必经之地。
在这样广阔的战线上,和进犯的强敌打阵地战、防御战,对红十三团来说无疑是一次艰苦的考验。接到任务后,苏振华立即和团长黄珍,研究布防措施。他们知道高虎脑地势险要,敌人势必会不顾一切代价来抢夺,所以每一个阵地、每一个工事、每一个射击孔,他们都亲自前往检查和修正。
就在结束准备工作的第二天,敌人就对高虎脑进行了试炮。苏振华和黄珍仔细观察炮击情况后,断定敌人将会在第二天发起真正攻击。
8月5日拂晓,敌人开始对高虎脑及周围阵地进行轮番轰炸,炮击异常猛烈。没多久团指挥所的电话线就给炸断了。为了获取前线情况,苏振华立刻离开指挥所,前往最前沿的阵地——二营防守的王土寨。
团指挥所在王土寨的后山脚,从指挥所到王土寨,需要爬过一段陡峭的山坡。苏振华艰难地往上爬,炮弹带着呼啸声从头顶飞过,随着“轰——轰——”的爆炸声,弹片就在耳边飞过。
苏振华到达二营阵地后,沿着交通沟到各个工事去视察了一遍。工事构筑得很坚固,被打塌的很少。苏振华很清楚,炮击过后,敌人必定发起进攻。一检查完工事,他满怀激情地给战士们进行战前动员:“同志们!遵守自己神圣的诺言!轻伤不下火线,重伤不喊叫!保卫我们的苏维埃政权!为十三团争光!为牺牲的同志报仇啊!”
他铿锵有力的声音,响彻阵地的上空,激发了战士们誓死抗击敌人的信心和决心。
敌人炮击持续两个多小时后,开始发动地面进攻。苏振华仔细观察敌人的队形,和战士们一起静静等待敌人靠前。见敌人一进入射击范围,他大喊一声:“打!”重机枪、轻机枪、迫击炮同时开火,炮弹齐发,敌人乱作一团,抱头逃窜。在他的带领下,二营的战士们士气高昂,越战越勇,打退了敌人的第一次进攻。
苏振华指挥战士们快速打扫战场,准备迎接敌人的第二次进攻。可当他走出工事时,发现敌人的炮火又在继续,有炮弹竟落在了高虎脑阵地的后方。他的心猛然往下一沉,那是一营驻地,一营作为预备队,没有筑什么坚固的工事,只是挖了一些掩体。他顾不得危险,冒着敌人的炮火,急速向一营阵地奔去。
炮弹在途中不断炸响,呛人的火药味和热腾腾的烟尘直冲鼻孔,他口干舌燥,喘得厉害。突然,一颗流弹在他身旁落下,一阵热浪将他掀翻,苏振华眼前一黑,失去了知觉。
当他醒来的时候,阵地上已经听不到喊杀声,炮声也弱了。苏振华忍着疼痛,返回团指挥所。刚到指挥所,就收到一营伤亡惨重的报告。团长黄珍焦急地走来走去,不断地咒骂着,试图用强烈的动作来抑制自己的痛苦。苏振华也非常难过,他盯着团长说:“前面在冲锋,炮弹却一起打到后面来,这是以往几次反'围剿’没有出现过的情况。”但他知道自己必须保持镇定。
8月6日清晨,趁着敌军炮火停歇的间隙,苏振华又来到高虎脑主峰检查三营的战况。三营十一连阵地的情况很糟糕,有一半以上的工事都被炮火摧毁了。他一边检查工事破坏情况,一边跟战士聊上几句,不断鼓舞、激励十一连的战士。
6日8时,敌人又向高虎脑主峰阵地发起猛烈进攻,红十三团在政委苏振华和团长黄珍的指挥下,沉着应战,越战越勇,使进攻的敌人遗尸数百,狼狈败退。
至8月7日下午3时,高虎脑战斗结束。在军团长彭德怀、政委杨尚昆统一指挥下,苏振华和团长黄珍率部随红五师撤离了高虎脑高地,走向新的战场......
两个多月以后,红军主力实行战略转移,苏振华和战友们踏上了艰苦卓绝的长征之路。在长征途中,他率部血战湘江,奇袭娄山关,激战老鸭山。解放战争期间,在淮海战役中,他率部围歼黄维兵团1.6万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在贵州剿匪,五年歼敌27万余人......他被邓小平誉为“最能打的政委”。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尽管他本人再也没有回过广昌,但他和广大红军将士在高虎脑战役中坚守阵地、英勇作战的身影却深深地印在了这片红色的热土上。
(钟火兰)
END
内容来源|《红星闪闪 广昌红色故事集》
编辑|欧阳琦妙
一审:魏萍|二审:揭红艳|三审:欧阳红
投稿邮箱:gclvyouju@163.com
旅游咨询电话:0794-3618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