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南京城,就是一部史书
六朝古都,襟江带河
历史文脉与都市繁华,相融共生
2024年,南京入选联合国
“世界文化之都”
这座城市在其3100余年激荡中
留下无数文化财富
中海·江南玖序
怀揣南京文化传承赋新愿景
在住区景观系统的营造中
尝试将南京文化转译为风景
让人们通过日常生活
感知金陵文化的礼序与风雅
清华大学景观学系教授朱育帆
在编撰于南京的《永乐大典》中寻获
这部被誉为“万书之书”的典籍
在600余年的时间长河中,影响深远
是艺术与审美的高峰
朱育帆教授从中提炼艺术意境
以当代设计语言重新编译
置景中海·江南玖序艺术园林
将礼序,化作风景
以乐章,美化生活
朱育帆教授遵循“在地化”设计理念,即偏好从场域所在土地中挖掘“历史纵深”。
中海·江南玖序,在景观的置景思考中,不仅要求于美,更致力于打造重回南京文化内核的景观场域,让南京真正回到有归属感的精神家园。
如果说《永乐大典》是一部华夏文明的百科全书。那中海·江南玖序的景观系统,便攫取了这部百科典籍中的南京文化高光,是南京历代生活文化的集中呈现。
自古贵族文化中,无乐不成礼。无论是日常的朝议,还是重大的来使、军事、联姻、封赏、祭典等仪式,几乎所有的活动均伴有音乐,以营造不同的氛围,让礼仪更加生动和富有感染力。
明代·商喜《明宣宗行乐图》
中海·江南玖序,择取《永乐大典》乐典,在置景手段中融合音律。整个大区景观系统分「礼乐」「茶曲」「丝竹」「琵琶」「箜篌」「马术乐舞」「古琴」「踏歌」「飞天」九大章节,利用水景、植被、地面铺装、围墙等,在整个园林中呈现一部源于《永乐》又回归生活的礼乐系统。让仪式感融入日常生活,让每一次出入,形同一场至高礼乐。
自六朝以来,南京贵族与文人士大夫的生活中,除了考究的礼序,更拥有一份特有的诗情。
陶渊明、王羲之、顾恺之、竹林七贤等文化大家,寄情于风景,沉醉于艺术,他们所奉行的人生哲学与审美偏好,成为中国文化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南京的艺术与美学,始于贵气,归于风雅。
明·陈洪绶《竹林七贤图》
所以,朱育帆教授在九个章节中,将贵族礼序与文人诗情,都巧妙融于景观系统,将艺术与生活通融为南京峯层人物的生活美学,为富足的心灵寻得归处。
例如「天下乐」「御马璇」「飞天启」「踏歌聆」,都反映出庄重而肃穆的贵族礼序。这些篇章的景观置景也更多体现出序列感、仪式感,诠释专属于高阶住区的考究和秩序。
莫高窟壁画—飞天舞集
中海·江南玖序景观「飞天启」
构园效果图
中海·江南玖序景观「御马璇」
构园效果图
而「丝竹曲」「茗音赋」「玄雅集」「高山律」「琵琶行」景观篇章,结合南京文化中的诗词、歌赋、文人故事,将从六朝时期流传的文人气息置景呈现,还原江南园林中的曲径通幽、别有洞天的浪漫意境。
仇英 《弹箜篌图》
中海·江南玖序景观「玄雅集」
构园效果图
九大章节,交融分布。置身于中海·江南玖序的景观系统,犹如置身南京文化中的一体两面,谁说庙堂之高于江湖之远不可兼容,在金陵派文化的引导下,贵气与诗意,皆服务于生活。
中海·江南玖序现已公开的景观示范区,即是九个章节中最重磅的一章——“天下乐·鹭洲二水”。
东晋 顾恺之 《斫琴图》
天下乐,原为宫廷贵族礼乐曲名,后用作词牌名,表达美好事物、欢乐场景以及对人生的热爱与追求。
鹭洲二水,作为古代建邺区域著名景点、金陵四十八景之一,是朱育帆教授对“在地性”追踪溯源的收获。李白名诗《登金陵凤凰台》便有对这一风景的歌咏,“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以盛大皇家礼乐为景观结构,以鹭洲二水为自然意境线索,整个示范区景观又分为八个节点,情境表达从人文走向自然,呈现了一幅现代山水意境的画卷。
中海·江南玖序 公开示范区
「天下乐·鹭洲二水」
中海·江南玖序 景观示范区实拍图
紫桐入-间八音-两宜来,在游走动线中通过视线收窄、景石遮挡、广阔水面设计,既有音乐节奏性,又呼应官派礼乐仪式的起承转合。水云连-逍遥悠-江天阔-青山外-采筠归,以水间栈道再现李白诗歌中“二水中分”的开阔意境。
示范区景观节点 「紫桐入」
示范区景观节点 「间八音」
你有了相应的社会地位
你的文化地位一定会觉醒的
大家会对自身的文化有更多的理解
不是拘泥于过去的文化
而是采用更加当代的方式去理解原来的东西
同时新事物也会并质产生
——朱育帆
示范区景观节点 「青山外」
—
以《永乐大典》乐典构筑大区景观
将贵族礼乐化作生活秩序
创造隆重规整的仪式感
美化住区
又以雅致诗情刻画生活风景
给生活骋目游心的松弛情绪
美化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