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认识一座城市,往往是从建筑开始的
每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建筑作品背后
都是一段城市故事
人们被这些故事所影响
形成观念与生活习惯
在时间中沉淀下来
最终落脚为城市的文化
南京,3100余年建城史,留下了一个又一个耳熟能详的建筑作品。有些,是“庙堂之高”,王侯将相;有些,是“江湖之远”,人间浪漫。截然不同的世界观、价值观、生活观,被南京接纳、融合,形成独一无二的“金陵派文化”。
“中国文化内核里,有上海的海派和北京的京派,而在这两者之间,其实还有一个金陵派,有贵气的一面,也有人文的一面,这就是南京的腔调。“——张鸿雁
时间是个圆,历史是现在,也是未来。金陵文化,这个故事依然未完待续,一代又一代人,一个又一个建筑作品,以今天的讲述方式,持续地撰写下去。
中海·江南玖序文化客厅——金陵·金菱获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实践》南京特刊收录,成为代表南京文化魅力的建筑作品之一,成为金陵故事其中一位表达者。
金陵·金菱,既是中海·江南玖序的精神建筑,也是缝合城市文化的艺术殿堂。
总高约18米,外部由约13.9万块深度定制的金陵砖,于扭转的钢结构骨架上铺成幕墙,菱形底座厚实稳重,代表南京深远厚重的历史底蕴;上部轻轻扭转,昂扬姿态如同南京城市性格中的潇洒恣意,放任旷达。
作为生活的建筑物,金陵·金菱共地上三层。一层空间是链接城市空间与生活空间的人行归家大堂,人们通过金陵·金菱的一层,在“繁华”与“繁花”中自由转换,外部世界与内部世界,通过金陵·金菱得到仪式性的洗礼。天花上精心设置人造天光,模仿一天24小时的自然光线变化,还原南京人记忆里身处梧桐树下的光影感,人与城市的情感链接在此生长。巧妙的是,室内的两个艺术装置也与建筑整体气质相符,一灵动一沉稳,彰显的正是南京独特的文化性格。
而地上二、三层则是供业主使用的成人书吧和儿童书吧,将配备文学、艺术、建筑、金融、管理、哲学等各类思想读物,并设置无人借还机,未来可以是大人的精神栖息地、孩子的阅读探索空间。
“从建筑的角度来说总是两方面,一方面有功能属性,满足居住或者生活的这样一种需求。另一方面就是审美性、艺术性,建立一种人和空间的情感的链接,或者建立一种建筑和在地性文化之间的情感的链接。”——张雷
“金陵的‘陵’,在甲骨文和金文中,都表现富有生命力的向上生长。人在这边土地上,获得向上的生命力,像两股交织的气息盘旋而上,这便是南京生生不息的气韵。”——雷晓华
“七分稳,三分甩。”很多人用这样一个形容,表达南京天性中的两面。
七分稳,是南京的坚守,坚守自我文化的深厚,坚守“天下文枢”的礼制,坚守性格中的坚韧。
三分甩,是南京的潇洒与敢为。生活中的南京人随意而安,放达恣意,同时敢于逐浪新潮,不惧失败,在一次次的实践中,获得新生。
金陵·金菱的形象,底座向下扎根,头部向上生长。通过轻轻一转,将城市精神中的一体两面刻入建筑体态,以建筑艺术的笔墨,呈现栩栩如生的人文地标。
“南京特别潇洒,特别洒脱,特别自信,遇到什么困难都OK。这个扭转就特别重要,代表一种新生,会给我们一个启示,你到底怎么去应对不可控的因素?你要有气韵,要有风雅,然后你要去拥抱他,而且你要很洒脱,要甩起来。”——雷晓华
“南京经历过漫长的岁月,也叫过许多名字,但最动人的还是‘金陵’。溯源‘金陵’,其实就是‘菱’。以前的文人士大夫会用菱形去表达他的‘金陵’,称之为金石之音,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雷晓华
“菱”,在南京无处不在,南京的城墙便是由一个又一个菱形砖构筑而成。千年来,城墙曾保护着这座城市,而今天人们在城墙上散步、游玩,城墙已成为南京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部分,具有极大的社会属性,也在无形中塑造着南京的性格与气质。
同时,南京内秦淮河现存河房建筑中保存最完好和历史文化价值最大的一处,也是现存唯一“菱形”河房。其平面呈菱形,地砖及部分房屋构件亦呈菱形,轻敲能听到铜钱落地的“金石之音”。
金陵·金菱,形意上追溯南京城市文化,以人们最熟悉的意象,刻画属于我们自己的生活场域,用我们的审美,贯穿我们的精神世界。
“我们这个建筑的形体它有很多交接面,它有两个面之间交接,也有三个面的交接,最多的是五个面交接。其中又有直线与斜线的交接,也有曲线和曲线的交接,从设计上来说,如何把砖很好地排布出来,呈现金陵风雅气韵。”——雷晓华
经过反复的实验,金陵·金菱采用现代参数化建筑手法,用模块化的方式,解决金砖排布的难题,这是现代建筑艺术与金陵文化美学的融合,促成技法与美学的胜利。
而在内部,借鉴武当太子坡五云楼及甘露岩寺,以一根独柱完成力学与美学的融合。将建筑形态扭转后的菱形空间丰富性充分展示,内外呼应。
“用参数化的方式去把建筑向上的气韵和时光的痕迹进行表达。这一切,要花很多时间去研究。中海也非常的用心,真正体现他们的精工精神。从我们设计的角度去模拟,到实施出来最优解,有时候还是不太一样的,但大家都怀揣同一种价值观在做事。”——张雷
金陵·金菱,是中海向南京致以的建筑作品
用建筑艺术,讲述金陵的故事
同时,建筑作用于人心与生活
仪式感的归家节点
梧桐树下的浪漫光影
场域的美学与艺术气息
让人们回到真正有归属感的地方
让南京,回到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