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榜样说 | 石露:跳进书本的兔子洞,来一场短暂逃离

百科   2024-12-17 10:52   上海  

奖学金获得者珍藏书单大揭秘

(五)




在知识的殿堂中

如果书籍是智慧的火种

那榜样则是点燃火种的引线

图文信息中心公众号特别策划“悦读榜样说”专栏

邀请2023-2024学年奖学金获得者

向同学们推荐对学习成长有裨益的好书

希望以朋辈示范效应点燃我校学生的阅读热情

让我们跟随榜样的步伐

乘着梦想的风帆

徜徉在书籍的海洋中

让书香气息溢满视觉校园




01

“ 跳进书本的兔子洞,来一场短暂逃离 




石露

新媒体艺术学院  

2021级动画专业






2022-2023学年上海市奖学金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2023-2024学年

校内综合奖学金一等奖

2023-2024学年国家奖学金






 悦读榜样说  


小时候我和奶奶、外婆一起生活,在网络并不发达、远离市井的小村庄里,获取外界信息的一个常用途径就是电视和书本。我还记得第一次买到喜欢的一套书时的欢呼雀跃,我也格外珍惜每一次抚摸文字的快乐。于是阅读渐渐就成为了我的喜好。但在偏僻的小村和学校里,图书馆是一个只能在书里看到的词语。

于是进入大学以后,我常常很享受能够一整天泡在图书馆里的时光,如果要概括我大学四年以来常有的活动路线,那就是“宿舍-教室-图书馆”这样“三点一线”的生活。这样的生活仿佛有些枯燥,但我每次在图书馆闻到淡淡的书香、听着笔落在之上的沙沙声时,这就成为了我学习生活里最好的调味品

图书馆的桌椅都是沉重的,这里刻进了太多的热血和汗水,而我也希望将我的一份悄悄藏入其中。我写的文字、画的漫画、制作的短片,大部分都在图书馆里面完成的。在反反复复的练习中也许会有一丝懈怠出现,可当我看向窗外斑驳的书影、柱子上盘旋着的小鸟、同样在图书馆孤军奋战的同学,我又会觉得自己何其幸运能够享受这片刻的安宁。有朋友说因为我向上的那股劲他们常常会受到感染,但我又何尝不是因为身边朝我挥手呐喊的人和事所鼓舞呢?

随着我加入阅览室勤工助学团队,我与图书馆的故事也逐渐增多,在这里我认识了很多新的朋友,也收获了很多不一样的故事、更发现了在角落尘封的书籍。很感谢在图书馆勤工勤工俭学的日子,在增长经验的同时也能够让我与书籍为伴。


石露的读书手账



02

她的私藏书单 #



1





《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

作者:[爱尔兰] 詹姆斯·乔伊斯

索书号:I562.45/Q343-2

馆藏地:中文综合阅览室



 推荐理由:

最初知道这本书是来自于我喜欢的一个乐队成员的灵感推荐,这也是我最近在读的一本书。全书以乔伊斯本人的生活经历和遭遇为素材,讲述了主人公斯蒂芬·迪达勒斯从襁褓之初到大学毕业的成长过程。此书会为读者带来战胜恐惧、忠于内心、冲破藩篱、追寻自由的精神力量。



2





《云雀叫了一整天》

作者:木心

索书号:I227/M951-2(2)

馆藏地:一楼西侧备用书库



 推荐理由:

我相信很多人对“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这段诗歌节选非常熟悉,我也是在买信纸中偶然发现这句话的。而这句话正是出自木心的《云雀叫了一整天》这本书里的《从前慢》。在不断速食化的今天,我们身边许多东西都在被要求着“快、短、爆”,甚至连文字也不断在进行压缩,许多本该有名字的事物被代词和连词所取代,一个又一个网络热词也接踵而至,我们的情绪跌宕好像越来越多了,但语言词汇的使用数量却减少了。

木心国外的奔波也让他对乡愁、对回忆有着独特的情感。

平淡的事物本没有意义,但我们将它们联系在一起,就组成了特定的含义,这是我在木心的诗歌里感受到的,也是我所认为诗歌的意义所在。当你发现路边摇头的小花、摇曳在枝头的树叶时,它们便在为你歌唱。



3





《顾城的诗 顾城的画》

作者:顾城

索书号:I227/G482

馆藏地:中文综合阅览室



 推荐理由:

顾城的诗歌带给我的不仅仅是文字上的触动,还有画面的鲜活,也是少有的会在诗歌里自己作画的作者。当本就令人浮想联翩的诗歌遇到粗糙且有质感的铅笔画时,文章内容似乎就更加有深度了。并且在这本书的纪念别册里,诗歌以“随意”的方式排版,有的呈环形、有的随机散落,这就好像诗歌本身,本就是无拘无束。

也是在这样的灵感下,顾城的每个诗句都能给人丰富的画面联想。我也以顾城在这本书中的《小巷》一篇作了漫画。希望这本书能够带给大家更多在创作上的灵感。



4





《理想国》

作者:[古希腊] 柏拉图

索书号:B502.232/B927-14(3)

馆藏地:中文综合阅览室



 推荐理由:

推荐这本书是因为它虽然总是被提起,但似乎鲜有阅读。我很喜欢书中柏拉图对话式的课堂氛围,在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到关于智慧、理性、金钱这样永恒问题的讨论。其中我最为喜欢的部分是“洞穴之喻”——柏拉图用洞穴隐喻来人类社会,而在洞穴里中的“囚徒”不能窥见世界全貌,但倘若真的看见真相,那么一定会伴随着痛苦。而我们又何尝不是试图从无知走向知识,从黑暗走向光明,再到后面惊讶于眼前的影子呢?




策划 | 姜玲

排版 | 姜玲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图文信息中心
这里是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图文信息中心,走进SIVA,走进艺术的书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