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视界|千千万万次,为中式美学所折服

百科   2024-11-07 10:47   上海  










大音希声 大象无形

从刹那见永恒

以咫尺见千里

东方美学的韵外之致

突破语言物象的具象性

窥见其背后的

言有尽而意无穷



美有自然属性,也有社会属性,美既是客观的存在,也是主观的感知。近期很多热播的影视作品将“美学意境”作为创作关键词,纷纷营造富含传统美学韵味的画面、镜头、场景,为观众带来震撼的视听享受。


《唐朝诡事录》



《显微镜下的大明》


那些影视作品里的东方美学,隐喻着传统文脉和无限哲思,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蕴藏其中。本期就让我们一起阅读这些中式美学的书籍,共同回顾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历程,作一次美的巡礼。


01.

《美的历程》


 作者:李泽厚


索书号:I01-092/L332

馆藏地:中文综合阅览室



“时代精神的火花在这里凝冻、积淀下来,传流和感染着人们的思想、情感、观念、意志,经常使人一唱三叹,流连不已。我们在这里所要匆匆迈步走过的,便是这样一个历程。”

——李泽厚《美的历程》


《美的历程》在1981年首次出版,作者是当代著名的美学家和思想学家李泽厚,该书凝聚了李泽厚毕生的美学研究。全书共分十章,每一章评述一个重要时期的艺术风神或某一艺术门类的发展,并在充足的个例分析之下以高度凝练的语言指出了各个时代的艺术精神。

“《美的历程》不是一本艺术史、也不是文学史,而是从审美的角度讨论了一些艺术史、文学史的一些重要问题。”李泽厚在访谈中这样说道。人们到底该以怎样一种姿态去对待艺术、对待生活中和意识中的美,或许正像《美的历程》所说——美的历程是指向未来的。



02.

《华夏美学》


 作者:李泽厚


索书号:B83-092/L332

馆藏地:中文综合阅览室



“华夏文艺及美学既不是‘再现’,也不是‘表现’,而是‘陶冶性情’,即塑造情感。其根源则仍在这以‘乐从和’为准则的远古传统。”

——李泽厚《华夏美学》


《华夏美学》从远古礼乐、孔孟的人道、庄生的逍遥、屈子的深情和禅宗等方面来论述华夏美学的形成及发展,本质上是一个逐步丰富深入的过程,也是阐述庄生、屈子、禅宗是如何对儒学进行不同方面的影响、塑造的过程。展现了具有独特基因的华夏美学的前世今生。

“一切美,都不是虚空;虚空的只是世人看待美的眼睛。”本书开篇,李泽厚先生从字形字源的角度,追溯“美”这一观念在人心中的形成。生存于世,流云清风,初无定质,酸甜苦辣,皆成文章,因此,人们当去感受、把握和珍惜每一分艺术的片刻,探求其中美的享受。

 

03.

《美学散步》


 作者:宗白华


索书号:B83-53/Z959-5

馆藏地:中文综合阅览室



“一切艺术的美,以至于人格的美都趋向于玉的美:内部有光泽,但是含蓄的光采,这种光彩是极绚烂又极平淡。”

——宗白华《美学散步》


《美学散步》是现代美学家宗白华创作的一部美学著作。该书是作者一生主要的美学论集,总共22篇。作者凭着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化和西方文化的良好素养,以比较的眼光,对中国古典美学思想的几个重要范畴加以阐释,渗透着自己的生命体验和审美取向。书中抒情的笔触、爱美的心灵,引领着读者去体味中国和西方艺术家的美学世界。

“自然无往而不美,自然始终是一切美的源泉,是一切艺术的范本。”他的美学观始终坚持着绚烂之后归于平淡的清新淡雅之美的追求。在宗先生的眼中,艺术最后的目的,不外乎将这种瞬息变化,起灭无常的“自然美的印象”。

 

04.

 《谁在看中国画》



   作者:[英] 柯律格

索书号:J212.05/K391

馆藏地:中文专业阅览室



“对明代士绅来说,‘中国绘画’不是一种艺术实践,而是观看、欣赏的文人雅好;是他们的观看创造了‘中国绘画’,而不是画家。”

——柯律格《谁在看中国画》


柯律格,英国牛津大学艺术史学家,是从物质文化角度研究中国文明史的重要学者,《谁在看中国画》是他对“中国绘画”研究的著作。这本书改变了传统方式对作品内容风格的分析,把目光放在了画作观众变化从而折射出的中国社会的变迁上,将“中国绘画”放置于具体的、动态的中外社会历史情境中,试图还原当时的社会人文环境,

“无论身处中国绘画世界中的‘我们’、‘他们’,还是‘任何人’,都必将是研究的一部分。”柯律格将我们从“中国绘画”的惯性认知里“赶出来”,让读者在古代帝王及士大夫、加入全球贸易网络的商人、新的民族主义者,以及艺术家、策展人和收藏家的审视中,重新思考什么是“中国绘画”



05.

《中国绘画》


 作者:[美] 巫鸿




“在五代到宋这个时期,绘画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获得了独立地位,单独构成了一种视觉艺术类型。”

——巫鸿《中国绘画》


在作者巫鸿看来,五代至南宋是中国绘画史上一个特殊而关键的阶段。不论是从绘画在社会和文化结构中的位置上看,在这个时期越来越多的画家脱离了寺庙和宫室壁画的集体创作,出现了影响深远的构图样式和观看方式。文人绘画的美学观念也影响了宫廷趣味和宗教绘画的风格,为其最终成为中国绘画主流开启了先河。

在此书的阅读中,我们最容易感受到的是巫鸿先生对于中国绘画所持有的致敬与欣赏,虽然时光无法将读者带回到那个时代,但借助存世作品所产生的隔空相望将彼此相连。


东方美 风华正茂

秉东方雅致之韵

承中华美学之精髓

一笔一划 皆是情愫

一墨一韵 尽显风华



文案 | 廖朵

排版 | 赵硕

素材 | 网络

审改 | 姜玲 列梓璇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图文信息中心
这里是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图文信息中心,走进SIVA,走进艺术的书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