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讲记》机缘品 || 第二十三讲 ② 什么是体?什么是用?

文摘   2024-10-23 06:27   湖北  

1997年9月21日

下面这几句话非常重要,他把六祖所证所言非常扼要地说出来了,大家一定要记住这个地方,他是所证所言,有所证他才有所说,他所说的是他所证的,不是空洞无物的理论知识,而是一种证量。策云:“我师所说,妙湛圆寂,体用如如。五阴本空,六尘非有。不出不入,不定不乱。禅性无住,离住禅寂;禅性无生,离生禅想。心如虚空,亦无虚空之量。”

“妙湛圆寂”,圆寂即涅槃。所证的境界应该具足的都圆满具足了,就是“圆”;应该消除的东西它都全部地不再起任何作用,这就是“寂”。也就是说,一切的功德智慧圆满具足,一切的无明烦恼彻底寂灭,那么他所证的境界就达到了“妙湛”的程度。妙湛用什么来形容呢?不知道大家到过深山里边,见过一汪清潭没有?深而见底,没有任何波浪,水底下每一粒沙子都看得清清楚楚,蓝天倒影也映得清清楚楚,波浪不兴。那样的一种境界,就是湛——湛然不动,又清清楚楚。那么涅槃的境界比那更进了千万倍,是妙湛。这个妙字,可以说无法再用什么东西来形容。你可以走到一个山顶上,放眼人间,你觉得人间的一切事既在你心上,又了不挂怀。这是一种境界。你如果走到一个百花齐放的花园里边,天气又不冷又不热,鸟儿在树上叫,鱼儿在池中游,蜜蜂在你眼前飞来飞去,而且还有非常和雅的音乐在你耳边伴奏,你的心里边无牵无挂,阳光是那样地明媚,春风徐来,这种境界可以和妙湛的境界略有一点点相近。或者,你走到一个清澈见底的水池旁边,你看到水中的鱼自由自在地游,没有任何人干扰它,非常地自在快乐,它在那里游得快乐,你在岸上看得快乐,两相忘机,这种境界可以少分、极少分地来比喻妙湛的境界。那是一种清净的,但是又有色彩的一种定,但又不是死水一潭。这就是妙湛。我们早晨念《楞严咒》前面阿难尊者发愿的偈子“妙湛总持不动尊”就是讲的佛,这里讲的是六祖的证量,六祖所证的境界。

如果我们真正能够把握自心的话,噪音不会干扰我们的心;它不会到我们心里来,我们的心也不会到噪音那里去,两不相接,这样也可以在片刻之间、瞬息之间达到一种主客相忘,或者说主客交融的这样的境界。尽管是瞬息之间,也可以得到一点点的受用、一点点的正受,那就是妙湛。在这个时候,透露了一点点消息,我们能够有那么一点点消息,就不愁它不能成片。我们学佛说来说去,最终的一件事,就是要让我们散乱的心能够停下来,像野马一样奔驰的意念能够停下来,让我们经常有片刻的宁静;然后我们想尽一切办法让每一个片刻能够延长,使它连成一片,这样我们就可以真正达到淡化烦恼、排除烦恼、启迪智慧、净化人生这样的一种作用。

在“妙湛圆寂”的时候,我们可以进一步地体会“体用如如”什么是体?就是我们的心。什么是用?就是我们的心分散在六根门头,时时刻刻在起作用。怎么能够如如?如如两个字讲过好几次,但是越讲觉得它越难讲,越讲觉得它越是不可琢磨。为什么呢?这个“如”拿不出来,它摸不着、看不见,但是它实际上是存在的。怎么能够如?就是和客观的实际、和缘起性空的这个空没有半点差异,那就是如。体和用与法尔的缘起的道理、缘起的现实、缘起的实相没有半点差异,这就是如。一个如还不够,还要如如。“如如”是什么呢?上面我讲过的那三个形容的境界,那都是如,就是毫不走样、毫无差异,体用之间、物我之间、生佛之间,把一切的差异都排除了。一切的对立面都消失了,都消融了:我坐在这里,与大家没有丝毫的隔阂,完全成为一个整体;成为一个整体又各不相妨碍,各不相妨碍又是一个如如的整体。这就是如如的境界,如如境界的极小、极少的一部分。所以这个“体用如如”,当然体和用有多种的讲法,我们讲任何法义,讲任何道理都可以从体和用这样的一个二分法去解释它。体就是本体,用就是作用,所以它可以在一切地方去运用。

图片:细草穿沙

那么“五阴本空,六尘非有”,这都是从如如的境界里边产生出来的那样的一种修行过程当中的境界。五蕴本来就是有啊,这里讲“五阴本空”——五阴就是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为什么五蕴是空呢?我们可以这样地来看,色是我们身体物质的部分,受想行识是我们身体精神的部分,哪一部分都不能够独立地存在,都需要其他的条件。单单有一个色能存在吗?或者说,有一个受能独立存在吗?五阴也好,五蕴也好,它的存在是一种相互的依存关系,没有哪一蕴或者说哪一阴可以单独地、孤立地表现出来。何一蕴的表现,它都和其他四蕴互为因缘,互为条件。比如说,色,我们眼能见色。如果没有受,没有想,没有行,没有识,你怎么知道它是色呢?怎么知道花是红的、树叶是绿的呢?明明我们看到有一个人,他已经生命结束了,他的六根还没有散坏,他同样可以去接触色声香味触法。但他有没有反应呢?已经没有了。因为虽然他的色壳子还在,但是他的精神的部分已经离开了这个色壳子,所以孤因不生,独缘不长;尽管他还在与外界接触,他没有任何反应,他不起作用了。色蕴如此,其他四蕴也是如此,没有哪一蕴不要仗因托缘而起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五阴本来就是空的,因为它不能够独立地发生作用。

“六尘非有。”五蕴偏重在精神方面,因为它把精神开为四个——受想行识。六尘呢,主要是指物质方面。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它还有一个法。色声香味触法,这个法是意识的感受,它叫做法处所摄色,法处所摄的色就只有名言概念,没有实体。法是意识上的感受;没有物质的实体,只有名言概念。法处所摄色有一部分是精神的,有一部分是物质的。好比说这一张纸是色法,你眼睛看见它是色法,你身体接触它还是色法,鼻子去闻、耳朵去听还是色法。但是到了意识里边,它是把眼耳鼻舌身的感受归纳到意识里边,知道这是一张纸,它不能够直接地来接触它。眼耳鼻舌身都可以接触这张纸,意识不能接触这张纸,它所接触的只是这个概念、这个名言。纸的概念就叫法处,因为六尘又称为六处。法处所摄的色法,有一部分是前五识的活动,有一部分是意识的活动。它基本上是一种精神的东西,所以叫“六尘非有”。六尘的任何一尘,它也不能够孤立存在,色声香味触法也不能够独立存在。一张纸在什么样的环境下才可以存在呢?在我们这样的环境下它可以存在,它需要一定的空间,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才可以存在。把它放到火炉里去了,它存在的环境变了,它就转化成另外一种存在的形式了。纸的形式没有了,它变为另一种形式,成为灰了。佛教也说,法界之内从来不会减少一法,也从来不会增加一法。所以物质不灭的定律,佛教早就承认了。但佛教是把精神和物质统一来讲。佛家讲的这个法——法处所摄色中的这个法,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不是单讲物质。佛教的观点来看,法界之内无孤起法。孤因不生,独缘不长,这都是非常精要的佛法的真理。所以六尘非有,它似有又非有。因为它是缘起而性空的。正因为他看到主观客观、精神物质,都是缘起而性空的,所以他就常常能够处在一种大定当中。这种大定是什么呢?就是“不出不入,不定不乱”可以说,玄策禅师就把六祖的证量和盘托出了。

“禅性无住”,禅性本身是无相的,所谓无住者就是无相,既没有住的相也没有不住的相,所以“离住禅寂”无住就是离住,住就是相,不是直接去说这个相,是住相。“禅性无生”,禅性本来就是不生也不灭的,“离生禅想”如果想要禅定发生,那就是有生禅的这种想。离开了生禅的这种想,离开了我们要去有求有索、有出有入、有定有乱,这都是生的意识。就是说没有着意去想要进入禅定,或者说想要离开禅定。“心如虚空,亦无虚空之量”,就是在一切处都是如如不动,心像虚空一样,又没有虚空之相。有虚空之相,就说明虚空有虚空之量。虚空本来就是没有限量的,连没有限量的这种意识都没有,就是一切无住。所谓“一切无住”,就是一切无著,也就是“妙湛圆寂,体用如如”。未完,待续)

《坛经》讲记 但用此心
机缘品第七:
共六讲(第十八讲至第二十三讲),为期六周(9月16日至10月27日)

学习内容(根据实际,或有微调)

参与方式:

为期三十周,以“品”为单元邀请书友,根据各自情况,读一品或数品。

读书路径:
请添加小书童“耀茶”微信,接头语:机缘品

小书童“耀茶”的微信
《净慧长老全集》系列读书

识别上方“二维码”

进入《净慧长老全集》电子文库

延展阅读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不断地观照自己身心的实相,对自己的一举一动念念分明,分分秒秒在在处处提起正见、安住正念、观照当下,这便是生活禅。

——净慧长老开示生活禅法

大众认同   大众参与   大众成就    大众分享

关注公众号,学习并分享禅的智慧

点击阅读原文

进入《净慧长老全集》电子文库

赵州茶馆
结人缘、结善缘、结法缘、结佛缘的赵州茶馆。 赵州一碗茶:正清和雅气,喜舍慈悲花;上供诸佛祖,平施百姓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