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讲记》机缘品 || 第二十三讲 ① 正受:不受一切受

文摘   2024-10-22 06:27   湖北  

1997年9月21日

《六祖坛经·机缘品》里第十位是智隍禅师。智隍禅师本来和六祖是同门,也就是说,智隍禅师原来也是五祖的弟子,后来因为在修行上,还有一些问题没有能够真正地解决,没有能够真正地得到受用,所以又从六祖再来学习、印证,又成了六祖的弟子。

禅者智隍,初参五祖,自谓已得正受,庵居长坐,积二十年。师弟子玄策,游方至河朔,闻隍之名,造庵问云:“汝在此作什么?”隍曰:“入定。”策云:“汝云入定,为有心入耶?无心入耶?若无心入者,一切无情,草木瓦石,应合得定;若有心入者,一切有情含识之流,亦应得定。”隍曰:“我正入定时,不见有有无之心。”策云:“不见有有无之心,即是常定,何有出入?若有出入,即非大定。”

隍无对。良久,问曰:“师嗣谁耶?”策云:“我师曹溪六祖。”隍云:“六祖以何为禅定?”策云:“我师所说,妙湛圆寂,体用如如。五阴本空,六尘非有。不出不入,不定不乱。禅性无住,离住禅寂;禅性无生,离生禅想。心如虚空,亦无虚空之量。”

这里就讲智隍禅师修行的心得、受用,以及玄策禅师与他问答的过程。这个过程实在是修行里边非常关键的一些问题。要把这些问题在言语上讲清楚,不是那么容易的。所以每一位听讲的人一方面要听,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自己很好地去体会,一个是在听讲的时候体会,一个是在平常日用修行当中去体会。

这里所说的智隍是一位禅者。所谓禅者,就是以禅为业、以禅为专务的这么一位禅师。在《五灯会元》的记载上,这位禅师原籍是湖北,因为黄梅五祖也是在湖北,所以他出家以后就到五祖那里去参拜。参拜的经过在这里很简略地用几个字带过了。实际上他在参拜的过程中,还是有一定的问答的机缘、语句。他得到了五祖的指示以后,就自己感觉到已经得到了正受,然后就在一个小庙里边住下——所谓“庵居”,就是一两个人住的小庵,等于我们现在乡下的那些小庙一样——住在那里继续修禅定,所谓“常坐不卧”,积二十年之久。可见,这位禅师确实是非常精进、非常用功。这里所说的正受,就是禅那的异名。所谓正受,就是不受一切受,才叫做正受。如果说有所受,那就不是正受,那就一定是一个片面的、不全面的东西。所以修行能够真正得到受用,得到体验,那种境界就叫做正受。正受是在我们的主观认识上,不受声、不受香乃至不受味触法,一切不受。但又是如如地反映,反映了以后,又不留任何痕迹,就是《金刚经》上面所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那就是正受最好的说明。正受境界的当下,空空荡荡,一无所有;但又明明白白,清清楚楚,虚灵不昧。在这个时候,就是与三昧相应。什么叫三昧?就是正定,与定相应,与三昧相应。

图片:细草穿沙

这位智隍禅师,他自己认为自己已经得到正受了。应当说,他在禅定上确实是有一定的功夫。没有一定的功夫,二十年他是熬不过的。正因为有定,所以二十年,他都能够常坐不卧,不是说不睡觉。他在功夫上可以说是有很好的受用。正在这个时候,六祖的一位弟子——前面也讲过,玄策禅师,“游方至河朔”,就是河北,但没有指明一个具体的地方。说明智隍禅师从五祖那里得到指示以后就到河北地方来修行打坐了。这位玄策禅师游方来到了河北,并且听到智隍禅师之名,就专门到他住的地方去访问他。“造”的意思就是到。玄策禅师到智隍禅师住的地方,问他:“汝在此作什么?”实际上这是明知故问,是为了把他的知见引出来。智隍禅师就很简单地说:“入定。”

跟我们现在的情形差不多,我们现在也有很多人不知道什么叫入定。有些人,他也说他天天在入定,实际上我们有些人说这个词的意思只是说他有一种安静的境界而已,那是极为初步的东西。因为严格地来讲,所谓入定,你修禅定一定要修到色界才能够有定,在欲界不能有定。修行一定要修到脱离了欲界,你才有定可言。怎么样才能够脱离欲界?要禅定产生了,一切的五欲之乐不会引起你的反应。五欲之乐——财色名食睡,这些东西不会引起你的任何反应,你是专心致志都在禅定当中,这时叫做定生喜乐。五欲不能干扰,而且是以禅定为乐,到这个时候你就进入了色界,进入了初禅。所以那才叫做入定。

应该说,像智隍禅师,他肯定已经是不仅得到色界的定,从他的对话来看,他已经进入到无色界的定了。那么玄策禅师说,你说你入定,你是有心入还是无心入?“若无心入者,一切无情,草木瓦石,应合得定;若有心入者,一切有情,含识之流,亦应得定。”智隍禅师说:“我正入定时,不见有有无之心。”实际上这就是非有想非无想,这是无色界的定的境界,他的禅定的功夫还是很深的。玄策禅师就进一步地来追问,你说你不见有有无之心,就应该是常定,就不会有出有入。如果说有出有入,那就不是大定,就不是究竟的定。我们前面讲了,“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那就是大定。所谓大定,就是那伽定,就是龙定,是用龙来形容、比喻定的境界。为什么说用龙来比喻呢?潜龙,龙潜伏的时候,它一劫两劫都可以不动。所以用龙这种潜伏的状态来比喻大定的境界。智隍禅师当时那种有出有入、又是非有想非无想的状态还不是大定。到这个时候,智隍禅师无言以对,就没有话好说了。因为他已经把他的修行的功夫该肯定的肯定了,有不足的地方也指出了,他就无对了。“良久”,就是过了一会儿,就是沉默了一会。彼此相对无言,谁也不说话了,良久。在谁也不说话的时候,最后还是智隍禅师主动地感觉到自己功夫还没有到家,一定要对今天来的这个人问个清楚明白。有这么高的人来了,我们就应该虚心地请教。“师嗣谁耶?”这句话有两个意思,一个是谁是你的师父,再一个就是你是谁的徒弟。两句话都是一个意思:你都这么高明,你的师父肯定更高明了,他是谁呢?玄策禅师就把自己的师父说出来:“我师曹溪六祖。”智隍禅师又说:“六祖以何为禅定?”我刚才说的这个禅定还有不足之处,像六祖,他又以什么为禅定呢?(未完,待续)
《坛经》讲记 但用此心
机缘品第七:
共六讲(第十八讲至第二十三讲),为期六周(9月16日至10月27日)

学习内容(根据实际,或有微调)

参与方式:

为期三十周,以“品”为单元邀请书友,根据各自情况,读一品或数品。

读书路径:
请添加小书童“耀茶”微信,接头语:机缘品

小书童“耀茶”的微信
《净慧长老全集》系列读书

识别上方“二维码”

进入《净慧长老全集》电子文库

延展阅读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不断地观照自己身心的实相,对自己的一举一动念念分明,分分秒秒在在处处提起正见、安住正念、观照当下,这便是生活禅。

——净慧长老开示生活禅法

大众认同   大众参与   大众成就    大众分享

关注公众号,学习并分享禅的智慧
点击阅读原文

进入《净慧长老全集》电子文库

赵州茶馆
结人缘、结善缘、结法缘、结佛缘的赵州茶馆。 赵州一碗茶:正清和雅气,喜舍慈悲花;上供诸佛祖,平施百姓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