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丨细雨醉凤湖

文化   2024-09-26 00:01   浙江  

凤湖,是肥乡区近几年利用荒废地开发的人工湖,在城区东侧。

中秋时节,难得一个细雨朦胧的日子,心底被一种情丝烧燎着,总想骑车前往,寻找雨中漫步,独自游玩的雅趣。

路途,不时有车辆从身旁驶过,风驰电掣,雨水飞溅,几次想折返。又看看雨丝洒落,天气清凉,不正是浪漫至极的天气么?还是坚持吧。

终于看到一条笔直的水泥路,两旁垂柳有轻微的摇曳,田间的玉米已接近成熟。因为干旱日久,很多玉米穗垂落于半中腰,没有半点风采。

凤湖北门紧闭,透过铁栅栏和铁丝网,能看到湖中的荷花、莲蓬、小船,还有岸边高低错落的草丛,就是看不到一个人影。也难怪,小长假与阴雨天气的交汇,怕是都在家歇息、小聚、娱乐吧?!

正门朝向东,也是上了铁锁,不过有一道小门可以通行,是为我所留么?


伫立湖边,极目远眺,一洼碧水,波光艳影。目力所达,皆是水清草绿,秀丽景色。还有那些荷叶,层层叠叠,衰残共存,挤在一处。荷叶托起无数个莲蓬,很多已干枯,只有靠近湖心的地方还有少许的荷花。枯荷秋雨,残香浅淡,却也丰润了我的情思。

微雨漫步,迎风徐行,空气有点湿润,却很清新,心情也舒畅了许多。

往远处看,烟雨朦胧,犹如江南,除了感觉到凉,似乎感觉不到还有雨丝飘落。是雨丝太过细小,落在水面悄无声息,没有激起半点涟漪。

信步南行,曲径通幽,甬道弯弯,两侧有浓密幽深的竹林,时不时可以听到有滴水的声音。应当是细雨洒在竹叶后,积少成多,自然滑落。也好,有这声音的陪伴也不至寂寥万分。


可此地为什么取名凤湖呢?原来,由古城西去20公里有龙湖,而凤湖则位居古城东侧。龙、凤自古就是国人心中的图腾和文化标志,龙湖、凤湖,两湖相望,相互映衬。犹如两颗明珠镶嵌于沃野平原,使这块热土平添了一抹秀色,让这块曾经的不毛之地抹去了灰暗的色调,为大平原增添了一些灵气。

只是很多人不知道,此地在历史上也有背景和故事。明代,邻村出了位两部尚书张学颜,有李姓佃户在此为张家耕种土地,在张学颜倾心清丈全国土地期间,村民委托李姓长工找张学颜,企图瞒报这片漳河故道上的土地耕亩,免除赋税,被张学颜婉拒。没有遂了心愿,故乡人并未忌恨张学颜,为感念他恩怨清晰,公私分明,将该村取名为户部李庄。

近代,有创业者看中此处的交通、土质,在此办起砖瓦厂。再后来,砖瓦厂被取缔,留下的窑址、土坑,荒芜多年。区委、区政府因势就势,巧妙设计、科学规划、引来渠水,修了通道、亭榭、假山、植被,现在已是绿树葱茏,异卉怒放,花艳水绿,几如梦中境界。

如此说来,正应验了古人所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正是因为肥乡有一大批敢决策、能作为、有魄力的优秀群体,天假其便,玉成此事。才使得这块荒芜的土地闪耀着新的生命力,散发出激情四射的魅力。

其实,张学颜号心斋,隐含摒除杂念,心境虚静纯一,而明大道之意。此为战国时期庄子的哲学用语。故而,张学颜为追求这一精神境界,自号“心斋”。我在想,假如能在此选一清静之地建一亭榭,命名“静心斋”或“醉心斋”,岂不是一道寓意深刻的美景?!


移步来到凤湖南岸的三个“歇心亭”,小亭子也是野草、木头所建,带着那种原始的古朴韵味。静坐于此,凝视前方,湖里波光粼粼,岸边柳丝万条,道旁树丛摇曳,春花秋月,绿肥红瘦,一地风光,美不胜收。城里的喧嚣,内心的浮躁,早已溶化在水光潋滟里,早已被这种柔美、恬静所取代。

这般景色,虽然没酒,但也陶醉了。醉了眼,醉了心,也醉了我的思绪……

在本公众号发布的作品,同时会在腾讯内容开放平台【企鹅号】、【360图书馆】等主流平台网页版同步刊出。敬请作者前往关注并收阅!

关联阅读

行走丨北疆

行走丨鹅湖书院寻访记

行走丨习惯一个城市

行走丨中学时代

行走丨那一年


旅途上的故事,请告诉我们;

有喜欢的文字,请分享到朋友圈。

中国旅游文学
没有文学,就没有旅游。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