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丨如皋,千年流韵里的风华

文化   2024-10-02 00:02   浙江  

多年前我去了南通,当时由于时间不宽裕,未能踏访一直惦记着的南通下辖的如皋市。现在我终于如愿来到如皋了,但距那次的南通之行已隔十年之久,不由得感叹起“时间都去哪儿了?”不过,现在从浙江去如皋,路途不再曲折,因为有了新建成的苏通大桥而变得快捷顺畅多了。


长江从远古走来,逶迤东进,惊涛万里。江海交汇处之北侧,一群金雉忻然掠起,洒落一片笑靥,如皋遂以风雅名著青史。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肘代,如皋开始了人类文明之旅,先民们就在这里从事简单劳作,繁衍生息。


长江每年携带四亿五千万吨以上的泥沙入海,由于江口地段江面骤然开放,水流放缓,大量泥沙沉积,浅海海底逐渐升高,形成水下三角洲。海浪作用促使部分泥沙向江口两侧洄旋堆积,形成沙咀。北岸古沙咀不断延伸,于距今五、六千年前,南通地区自西北向东南的广阔肥沃的长江三角洲平原逐渐形成。如皋是南通地区较早形成的沙洲的组成部分。这里气候温暖,河网纵横,草木茂盛,麋鹿成群。直至唐代以后,如皋南部以及通州、南通、海门,启东地区才逐渐成陆有宋《舆地纪胜》可证。



春秋时期贾大夫射雉于此,《左传》载其轶事,如皋由此得名。因为潘岳、陶潜、苏轼等文学巨匠的添花之笔,“东皋”这个有着美丽典故的地名已铮然响亮了1600多年。雉水流韵,灼灼其华,迄今,那些珠散城乡的历史陈迹和文脉印痕,依然是可观、可赏、可触摸的文明坐标。


如皋,别称“东皋”、“雉皋”、“雉水”,前者出自西晋潘岳《秋兴赋》中“耕东皋沃壤兮”句,后两者源于射雉之说。《左传 ·昭公二十八年》记载:“昔贾大夫恶,娶妻而美,三年不言不笑,御以如皋,射雉,获之,其妻始笑而言。”意为长相丑陋的贾大夫,娶了位貌美如花的妻子,因夫君其貌不扬,妻子三年不说不笑,于是贾大夫驾车携妻去水边高地(如皋)射雉,丈夫的神箭打动了妻子,从此后有了欢声笑语,而射雉之地“如皋”也因此青史留名。


说如皋是久负盛名的江东古邑,应该没有争议。自春秋易帜,秦汉变置,三国离合,东晋岳立,数千年兴衰,上百代洗礼,无数英雄英雌的大德大智,凝结成《龙游河棹歌》中一篇篇不的故事。隋代寺庙、唐代学宫、宋代濠河、明代城郭、清代街肆……这些物化的史记,更充溢着历史名城的人文魅力,映射着如皋人民的理想慧光。


滨江近海的如皋,交通便捷,百业雄盛。古城两道城河,外圆内方,形如古钱,向为货物集散、商贾云集之宝地。如皋经济得益于渔盐之利,汉代颇具规模,吴盐行销天下。东晋垦植造田,农桑勃兴。明天启间,纺织、蚕桑、花卉得到迅速发展。清代如皋,市镇繁荣、人丁兴旺,工商云集,会馆林立,民间有“金如皋”之赞。清末,沙元炳与张審相互勖勉,实业救国,开民族工业之先河。至民国,如皋已成一等大县,与湖南邵阳并誉华夏第一。



早在东晋时,如皋境内生齿渐繁,在兴军垦、重农垦的影响下,大力垦植造田,农业迅速发展。至元代,陈基在《过如皋》诗句中描述了如皋大力发展垦植兴农后的繁荣景象:“晓行过如皋,草露凄已白”,“土俗勤稼穑,泻卤尽桑。“


唐大历年间(766-779年),淮南节度判官李承实主持修捍海堰,以“遮掩造福如皋人民”。这段捍海堰长160余里,为范公堤北段的前身,宋开宝元年间修复后渐颓废。宋代,古捍海堰年久失修,常溃决成灾,时任西溪盐官的范仲淹上书宋仁宗请求修堰,获准后,花一年多时间筑成 142华里长的新海堤,如皋独当泰州东部占十分之三地段,有3000余户得以安居复业。皋民呼之为“范公堤”。


明天启元年,知县李衷纯测定:“皋地高亢,介通泰间,形如复釜”,并据此倡导皋民每百凿一池塘蓄水灌溉,池中养鱼,四岸栽柳,又遺人从湖州购回女桑,分授民间,发展养蚕、丝、制线业,提倡植棉,和相四境之宜,发展花木盆景生产,使如皋轻纺、蚕丝、花木盆景之产业兴旺发达。


我参观了《古运盐河的记忆——古运盐河如皋段考古成果展》,对如皋的盐业史有了些许了解。唐太和五年(公元831年),析海陵县东南5个乡置如皋场,此为南通地区单独设立盐务行政机构之始。如皋场为买纳场,职责是收购贮运滨海各盐场生产的盐。当时,从如皋场至扬州的运盐河上,运盐船络绎不绝,到扬州再包装转销全国各地。如皋场在历史上存续时间较长,至南唐保大十年(公元952年)升场內县,改为县的行政建制,历时121年。宋开宝七年(公元974年),盐务管理机构海陵监自泰州移至如皋,斯时盐境“东西一百九十里,南北三百一十里。”宋天圣年间,海陵盐增设西溪盐官,晏殊、吕夷简、范仲淹先后出任西溪盐官。明代专设两淮盐运使司,下辖通泰准三个分司和上中下各十座盐场,如皋境内诸场均属上十场之列。



据史书记载,盐税占到全国赋税的50%,而海陵盐赋又占到全国盐赋的50%。明清之际,实行“民制、商收、商运、商销”的盐专卖法,两准盐商富可敌国。如皋所产之盐皆为梁盐,产量高居全国之首,质量为全国之冠。盐商或为运商、或为场商,大都来自徽州及晋陕等地,多侨寓扬州。通过运盐河将如皋盐场的优质海盐运往各地,故如皋工商云集、集镇繁荣、人丁兴旺。盐商亦为如皋的发展作出贡献。如水绘园的主人为盐运司丞之后,霁峰园主人和水明楼的修建者均为盐运副使,而雨香庵、新安会馆则为盐商合建。如皋学宫名用江准,明清两朝修葺12次,盐官、盐商出资过半。保存如皋文献功绩最大的《东皋诗存》—书亦由盐商出资编辑刊行。乾隆年间,如皋商铺数近四千,“金如皋”美誉不胫而走。清末,乡绅沙元炳劝业兴商,如皋更是近悦远来,会馆林立,市井繁华。


明清时期,如皋棉花种植、生猪饲养长足发展,带动家庭手工纺织和制腿业之繁荣。如皋所产棉纱以“绪理严密,绵绵不断”而闻名。如城以“盐、当、米、木、布、药材六行最大”,所产丝线、织绢成为明清朝廷贡品,红青布和石庄土布更是誉满大江南北,远销山东及东北各地。咸丰初年,如皋制腿业开始繁荣,以色、香、味、形四绝闻名遐迩,与浙江金华、云南檀越并称全国三大制腿中心。


如皋向为行商坐贾云集之地,市场繁菜为周边所不及。保存完好的古街肆东大街,东抵碧霞路,西达通城巷,街道为“一横二竖”麻石板平铺的南宋建筑风格,恒昌、徐大昌、汪德大等诸多商号建筑仍存。一匾一辙,都保存着如皋温润的历史记忆。东晋置县时,如城已是商贸集市。唐开成三年(公元8 38年),日本圆仁和尚入唐求法时经过如皋,见沿途店家相连,长达半里。南唐时期,如皋县衙从运盐河北岸迁至河南,市面扩大,店铺随之增多。明万历《如皋县志》记载:城内有4市、10街、18巷。清光绪末年,四门内外,商号店铺鳞次栉比,东起老坝头,西至臭沟头,南到地藏庙,北止小船帮,纵横五华里,尽为街市。濠河两岸及后街小巷亦有不少店铺作坊。1908年《如皋县税务执照》记载“如皋全县商号3750家,约三分之一集中在县城。”



自明代起,有许多安徽、浙江、江西、山西、福建等省的商人来到如皋,他们主营食盐、木材、茶叶、旱烟、药材等等,因生意兴隆而逐渐定居下来,世代繁衍。清咸丰年间,太平天国义军起事,江南及扬州地区战事连年,如皋相对安定,大批宁、镇、扬地区的商人亦迁至如皋开店设坊。外地商贾并在如皋创设了新安会馆、京江会馆、闽中会馆等9所同乡会馆,组建了钱业、木业、肉业、布业等19个同业公所。


如皋地处淮南江左,地域文化兼容并蓄了六朝古都的宫廷文化、江南两淮的士大夫文化和浙东皖南的民间文化,素称积淀深厚、高贤辈出。胡瑗理学、沈岐经学、范成佛学、许容印学、魏建功国学各领风骚,王观词赋、李渔戏曲、冒襄诗文、董白丹青、冒广生考据代有翘楚,尤以苏湖教法开宋代学术先河、师范教育创近代教育楷模厥功甚伟。



自南唐创建学宫始,如皋官学兴盛,私学繁荣。教育机构有儒学(县学)、社学、书院和学塾。上至官宦,下至平民,无不以读书明理为荣。如皋古代教育家首推北宋胡瑗,其“开宋世学术先河”,是“集教育理论、实践和改革于一身的一代宗师”,对如皋乃至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此后,如皋建书院、办社学蔚然成风、登金榜、跃龙门人才辈出。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胡瑗。胡瑷(993—1059)字翼之,北宋理学先驱,是与朱熹齐名、开宋世学术先河的大教育家。生于如皋南乡胡家庄,后迁居如城严家湾。13 岁即通晓五经,20 岁游学于山东泰山,和孙复、石介并称“宋初三先生”,因祖籍陕西安定堡,学者溯其源而称之为“安定先生”。提倡“以仁义礼乐为学”,讲求“明体达用”,开宋代理学之先声。


天圣二年(1024)南归后,先后主持苏、湖两州州学,所创“经义”、“治事”两斋,为高等学校分系分科的开端。庆历四年(1044)仁宗诏令设太学,取胡瑷教学法撰为《学政条约》颁行全国。又曾两次诏令胡瑷与闽人阮逸同校钟律,更定雅乐。皇祐四年(1052),胡瑷升国子监直讲,主持太学,当时朝中半数官员出自门下。嘉祐三年(1058)因病赴临安其长子志康处颐养,离京时,送行者百里不绝。次年病故,谥文昭,葬于浙江乌程。如皋胡家庄有衣冠冢。著有《尚书全解》、《春秋要义》、《周易口义》、《皇祐新乐图记》等。



如皋名宦系良好的教育培育而成,由科举入仕后,在教育、经义、诗文上多有擅长,政治、军事、外交上也不乏精英。特别是在教育上,涌现出不少帝师、教育大师。如胡瑗、朱希周、孙应鳌、沈岐等都曾任皇帝之师。胡瑗首创分斋教学制度,王安石和欧阳修尊其为当朝“孔孟”,当时朝廷有半数官员出自门下。沈岐主持扬州梅花书院,与梁昌钜、阮元并称“南河三老”。清兵部尚书戴联奎曾任经筵讲官,他是如皋籍的经义大师。


如皋传统优秀的文化教育培育出的各界杰出人物不胜枚举。文坛巨匠如宋徽宗钦点状元王俊义,北宋词赋大家王观,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明代文艺巨子冒襄,清代第一词人陈维崧;政治家如北宋龙图阁学士王觌,明顺天府尹钱藻,明左都御史何瑭等。


在历代科举中,如皋取士甚多,境内科名坊林立,遍布县城,充分反映了如皋教育的兴盛。从北宋至晚清,出了状元2人、进士近90人,举人232人,这在全国县或县级市是少见的。宋代出了查道等进士16人,举人12 人;元代进士2人,举人1人;明代进士23人,举人62人:清代进士34人,举人157人,另有武进士12人。其中宋代的王俊义钱仲达状元及第。



文化积淀极为深厚,这是如皋给我的深刻印象。自朱代王氏一族登科折佳,如皋文化蔚成气象,科举得意者接踵而至。明清之际,如皋文化世象俊采星驰,历数百年而不衰,经义宗师、诗文巨匠、书画名流如过江之鲫。而水绘园、雾峰园、文园、颐园等向为文坛名流社集啸聚之所,纵论朝政,关注民瘼,江海第一文化名城非此莫属。


如皋有江苏历史文化古城、中国花木盆景之都、世界长寿养生福地之誉。如皋人正心雅性、天纵多能,由此孕育了炫异争奇的如皋民俗风情。如派盆景久居中国盆景七大流派,如皋风筝位列中国风筝四大产地,东皋印派跻身中国篆刻三大流派。如皋丝毯、如皋木偶、如皋灯彩、如皋刻纸、如皋民歌、如皋贴绒画、如皋莲湘舞更是独树一帜,精彩纷呈。



这里还是世界长寿之乡,人瑞众多,文化璀璨,风情多姿,习俗流长,历代《如皋县志》设《耆寿卷》以志其盛。汉代乐子长、宋代紫牡丹、清代百岁坊等逸闻久传不衰,《寿世秘典》、《食谱》《症治管窥》等专著集皋人养牛心得,而过百路、正家米、百安院争众多民俗以及长寿史迹则更具鲜明的地域特色。


天资聪颖的如皋人兼收并蓄南北文化,饶有巧思,多富新创,形成了瑰丽多姿、誉满华夏的民间文化艺术。篆印自成派别,风筝独树一帜,贴绒巧夺天工,雕刻匠心独具,歌舞有声有色,木偶惟妙惟肖。灯彩争奇斗妍,丝毯精美绝伦。如皋民间戏曲历史悠久,宋代即有戏班流动演出。明万历年间,如皋北门张学勉于露香园“畜戏班家伶”,“每当玉兰花开,便挂红灯于枝,命家伶度曲佐觞”。徐观政霁峰园有徐氏家班,常常“弦歌达旦”。冒辟疆亦有家班,演员多为当时一流名伶,每于“得全堂"上演新曲。在如皋生活、学习了二十多年的李渔创作有戏剧十六种。冒襄、黄振、江大键、范驹、冒广生等亦有多种戏曲作品传世。他们对昆曲艺术的发展卓有贡献,并成为戏曲走向民间之肇始。如皋票友活动代代相传、经久不衰。


人们常说我国风筝的发祥地是山东潍坊,其实如皋也是我国风筝的发祥地之一。这里制作、放飞风筝的历史悠久,与北京、天津、山东潍坊并称中国四大风筝产地。清光绪《通州直隶州志 ·民赋志 · 物产》载:风鸢出如皋,自草虫鱼鸟以至仙佛,无巧不具;有一排九雁、十三晏者,可折叠藏之。如皋风筝,以绢、布、棉纸、竹篾、丝线、棉线、铜丝、无色颜料、浆糊、牛皮胶、葫芦、瓠子、银杏果、蚕茧和毛竹等为原材料,经过出样、扎骨、剪裁、糊裱、彩绘、试线等10多道工序精制而成。折叠风筝和奇妙的组合音响风筝更是全国首创。



离开如皋之前,我特意去看了如皋著名的园林水绘园。水绘园是大才子冒辟疆和秦淮八艳之一董小宛隐居如皋的居所,这个园子以水景为胜,最有画意的镜亭,也是当年董小宛对月抚琴的地方。现在我看到的水绘园是近年如皋市政府重建的,著名园林专家陈从周先生为此付出了许多辛劳,他将重建水绘园视作自己的“封笔之作”,劫不收一分钱报酬,令人动容。


文化如川,无源则竭。城市若无记亿,便无深根与固祗,更无繁华与葱灵。徜徉秀水,击节流韵。不管是形而下的器物,抑或形而上的习俗,它们都曾经在漫长的岁月里滋润过我们的先辈,也正在陪伴着我们看花开花落,经冬去春来。尽管其中一些已被历史尘封,面对它们,我们还会肃然起敬,何况这些大俗大雅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包含的文化基因,仍然活跃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之中,依旧造福于黎民百姓。延续如皋文脉,不仅是传承历史,也是对现在和未来之信念。基于此,我必须向持续重视文化建设的历届如皋市政府和一百余万如皋市民致敬。


在本公众号发布的作品,同时会在腾讯内容开放平台【企鹅号】、【360图书馆】等主流平台网页版同步刊出。敬请作者前往关注并收阅!

关联阅读


行走丨鹅湖书院寻访记

行走丨阿娜尔古丽(组诗)

行走丨太行山诗旅(组诗)

行走丨水墨大理,弦歌不辍

行走丨中学时代


旅途上的故事,请告诉我们;

有喜欢的文字,请分享到朋友圈。

中国旅游文学
没有文学,就没有旅游。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