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彩有色•2024盘点丨镁:坚定信心 把握机遇 迎接挑战——2024年中国镁产业发展回顾及展望

财富   2025-01-13 09:45   北京  


2024年,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世界经济充满挑战;科技创新、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数字化转型等为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我国镁产业在震荡中寻找新机,在逆势中寻求突破,直面挑战、攻坚克难,在节能降耗绿色发展、产业链转型升级、镁合金加工技术研发、应用场景开拓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为镁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在智能化车间,机械臂抓取加工的镁产品。



市场动荡

镁产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2024年,我国镁市场经历了跌宕起伏的一年。2024年初,因环保问题整改停工的镁企业陆续复产,镁市场与供应恢复正常,镁锭产量稳步增长、库存攀升。然而,下游镁加工企业需求未有明显增长,市场供需失衡,受此影响,镁价呈阶梯式下行。2024年3月底,镁价下行至17300元/吨,跌至近3年的最低点。2024年1—11月份,镁平均价格18166.2元/吨,同比下跌18.5%。


原镁供应方面,2024年1—11月份,中国共生产原镁约86.73万吨,同比增长19.7%。其中,陕西地区累计生产51.94万吨,同比增长19.6%;山西地区累计生产18.62万吨,同比增长5.1%;内蒙古地区累计生产3.48万吨,同比增长12.3%;新疆地区累计生产4.78万吨,同比增长136.6%;其他地区累计生产7.91万吨。2024年,我国原镁供应维持高位,产量同比增长明显。


镁价的波动和产量的变化,既给镁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也迎来了严峻的挑战。近年来,随着新技术的应用和生产效率的提升,镁产能扩张取得显著成效,预计2025年,我国镁产量将进一步增长,为我国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镁价回落将为下游产业提供成本优势,为镁在汽车、航空航天、3C产品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撑,有助于提高镁材料的市场渗透率。


如何打开下游应用、将产能转化为需求,实现镁材料在众多领域的规模化应用,为镁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这需要镁产业链上下游“协同作战”,共同努力。


政策助力

打造镁产业集群新高地


产业发展,政策先行。从行业发展大方向到企业具体项目实施,政策的引领和保障作用不可或缺。科学合理的政策能够优化资源配置,引导市场预期,激发企业活力,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2024年,镁产业乘着政策“东风”,产业集群发展驶入“快车道”。


2024年初,陕西省榆林市《关于支持兰炭、金属镁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正式实施。该措施指出,榆林市推动镁行业整合重组,引导建设10万吨、20万吨、30万吨级原镁及镁合金冶炼规模化骨干企业,打造镁新型现代产业集群。该措施为加快推进榆林市镁行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改造,实现镁深加工产业链条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2024年1月份,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印发了《推动镁基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支持领军企业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组建创新联合体,以市场为牵引、以应用为导向,实施产业链协同攻关,重点突破低成本高纯镁提纯精炼、新型高强韧镁基材料开发及制备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推动新能源汽车、新型固态储能等领域镁基新材料产品应用。


2024年4月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出台了加快发展镁基产业集群实施方案,通过改造提升现有技术工艺水平,推动原镁产能释放,打造新疆地区最大的原镁生产基地,加快发展“原镁—镁合金—合成型材、铸件、储氢材料、电池结构件”产业链,推进产业集群化、规模化发展。


2024年7月份,河南省鹤壁市印发了《鹤壁市加快制造业“六新”突破实施方案》。该方案提出,要加快镁基新材料产业转型升级,打造镁产业生态圈,发挥高性能镁合金研发加工优势,加快推动镁基新材料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制定,推动镁合金应用场景拓展。


长期以来,陕西省府谷县、山西省闻喜县、河南省鹤壁市、安徽省巢湖市等地依托镁行业领军企业,重视镁产业科技创新,积极推动镁产业集群发展,为镁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随着镁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在国家和地方政策的支持与指导下,近几年,重庆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地依托当地技术和资源优势,新的镁产业集群逐渐显现。



节能降碳

镁绿色转型取得新进展


镁产业秉承绿色、低碳发展的理念,积极推广高温蓄热燃烧、节能型回转窑等技术和装备,将节能减耗放在突出位置。2024年2月份,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生态环境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指导意见》,为镁产业协同发展定下了绿色转型的主基调。


2024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镁业分会积极响应国家绿色低碳发展的号召,致力于加强培育镁产业新质生产力,助力镁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镁业分会联合领军企业、高校等开展了镁行业碳排放专项课题研究,摸清行业现状,探索减排路径,助力镁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2024年1月18日,镁行业最大回转窑在巢湖云海镁业有限公司点火投产。该回转窑直径5.8米,窑体长80米,可日产煅白1350吨。这套回转窑系统在生产工艺和设备技术方面均进行了较大优化,并配套高性能耐火砖,可节能、减排、降碳,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2024年3月1日,《镁冶炼配套制气装置第1部分:半焦炉》团体标准正式实施。该标准对半焦炉的设计、制造、安装、验收、运行、维护等进行了全面规范,填补了我国镁冶炼配套制气装置领域标准的空白。此项标准的推广应用,进一步推动镁冶炼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为我国镁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安徽宝镁轻合金项目镁冶炼现场。

绿色不仅体现在冶炼工艺、设备方面,碳足迹涵盖了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碳排放,从产品的原材料获取、生产加工、运输、销售、使用直至废弃和回收的所有阶段。2024年9月5日,安徽宝镁轻合金项目的配套工程——矿产品输送廊道工程4条山体隧道,全面贯通。矿产品输送廊道既是矿石原料运输的一条重要通道,又是一条安全、环保、绿色、高效示范性的“绿色运输通廊”,不仅能有效减少因传统车辆运输带来的交通压力,也将降低粉尘与尾气的排放,有助于行业企业探索绿色转型的新路径。


2024年10月1日,由府谷县镁工业协会参与制订的《镁冶炼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正式实施。《镁冶炼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为采用硅热法进行镁冶炼的企业提供了详细的评价要求、评价程序及评价报告内容,有助于规范企业的生产行为,提升节能环保意识,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助力镁冶炼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作为全球最大的原镁供应国和消费国,中国镁产业正向着低能耗、高效率、高质量方向发展,不断进行产业改造升级,以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作出贡献。



科技赋能

镁合金研发实现新突破


技术创新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2024年,我国镁行业科研人员在镁及镁合金应用方面,攻克多项关键性技术难题。高校与领军企业加强“产学研”合作,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科技工作者,形成了较强的研发实力,为我国镁产业高质量发展汇聚强大合力。


2024年4月份,伯乐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4000吨超大型镁合金半固态注射成型机。该设备采用先进的半固态触变注射成型技术,能在不完全熔化镁合金且无需额外保护气体的条件下,进行安全、环保、高效的近净成型。该技术突破了传统成型工艺在注射量、锁模力、凝固缺陷等方面的限制,提升了材料利用率,满足了大型高性能零件的生产制造需求,极大拓展了镁合金材料在当前工业应用中的使用范围。


源于消费电子产品对高颜值、高品质以及轻量化的不懈追求,高亮不锈镁合金材料的研发一直受到业内人士的关注。2024年4月份,上海交通大学和联想集团联合发布了首款可商业化的高亮不锈镁合金材料并成功应用,开发了全球首款高亮不锈镁合金笔记本电脑。该材料耐腐蚀性达到了当前业界镁合金产品的10倍,解决了困扰3C行业多年的镁合金外观件无法呈现时尚金属光泽的难题,为实现不锈镁合金的产品化迈出了坚实而重要的一步。


在电化学储能需求高涨的当下,电池技术已不再局限于锂电池,成本相对更低、安全系数相对更高的镁电池也获得更多关注。我国镁资源相对丰富,为镁电池的研发提供了有力保障,国内科研团队的不断创新为镁电池的商业化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年1月份,重庆超威镁储能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该公司以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大学教授潘复生团队在镁基储能材料与器件研究开发领域的核心技术和人才作为“关键支撑”,建设关键材料小试、中试及电芯试制研发平台和中试产线,逐步开发镁电池商业化产品。


尽管我国在镁合金研发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要实现镁合金产业的全面发展,仍须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提升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实现关键技术应用的突破。镁合金产业通过不断创新、优化组织实施、加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才能实现健康快速发展,为国民经济、国家重大工程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材料保障。



向智向新

镁材料应用掀起新热潮


在追求高效、节能与环保的全球化浪潮中,材料科学领域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镁,以其独特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正逐步成为推动工业轻量化进程的关键力量;镁合金,作为镁的合金化产物,继承了镁的低密度、高比强度、良好的导热导电性和电磁屏蔽性能,克服了纯镁耐腐蚀性差、加工性能有限等缺陷,在汽车制造、电子通信、医疗器械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镁合金在交通工具轻量化、节能减排降碳等方面的作用愈发凸显,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轻量化是提升其竞争力的关键标志。2024年11月份,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新研究开发总院发布了自主研发的第二代电驱动总成的镁合金壳体及搭载该壳体的电驱动三合一总成。该产品为全球首款量产的基于半固态工艺的电驱镁合金壳体。上汽集团首创的镁合金材料半固态工艺,不仅解决了镁合金材料在加工成型过程中的痛点,而且大幅提升了镁合金材料的强度、延伸率和耐腐蚀性能,使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大规模量产应用成为可能。


镁合金在汽车行业的应用范围广泛,不仅限于发动机部件、变速箱部件、车身结构等,还在方向盘、汽车轮毂、汽车仪表盘横梁支架等实现了成熟的应用。除了轻量化,镁与氢能源结合,在节能降碳方面有着无限的发展空间。


2024年,我国在镁基储氢方面也做出了许多努力与尝试。2024年初,上海氢枫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与宝武镁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举行镁基固态储氢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双方聚焦镁基固态储氢技术和镁基固态储氢应用等进行战略合作,加速了镁基固态储氢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将有效缓解氢能在储运方面的困难,成为打破氢能储运技术与成本瓶颈的重要解决方案之一。


2024年底,镁基固态储氢实现商业化突破。2024年11月18日,全球首例大型固态储氢设备从上海装船出口东南亚,标志着我国在解决氢气长距离、大规模运输等问题上取得重大突破。此次出口的镁基固态储氢罐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运输,拥有储氢密度大、安全性高、经济便捷等特点,单台罐体储氢量可达一吨。


镁作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大量存在于骨组织中,由于其密度和弹性模量与人体骨骼相近,镁可以作为骨科内固定材料。2024年6月份,全球首款可降解镁金属颅骨固定系统多中心临床试验启动,科学家们历时多年潜心研发,攻克了纯净化、均质化、细晶化医用镁合金及型材批量稳定生产的工艺难关,针对镁的特点进行了植入物结构的优化设计,最终开发出“生物相容性、强韧性、降解可控性”兼备的专利产品——新型可降解镁金属颅骨固定系统,填补了世界神经外科手术材料领域的空白。


医疗用镁逐渐成熟,3C领域也不乏镁的身影。2024年,潮流品牌雷蛇推出了镁合金镂空设计无线鼠标,在重量、手感、响应速度及续航等方面均表现出色,实现了鼠标轻量化和高性能的结合,在提升鼠标强度的同时,体现了美感与科技感;荣耀发布的新款笔记本电脑,实现了薄约1厘米、轻至1.03千克的超轻薄镁合金机身,同时,搭载了目前14英寸笔记本中最大面积的屏幕和压感触控板,轻薄的同时为用户带来极致的使用体验。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装备的逐步成熟,越来越多的下游用户对镁的关注度持续攀升,其应用领域不断拓展,为我国镁产业的蓬勃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推动镁产业迈向新的高度。


2024年,原材料价格波动、供应链不稳定给我国镁产业发展带来了压力,镁产业上下游齐心协力、顶住压力,以顽强的发展韧性,扛起高质量发展的大旗。


熬过风雪交加的寒冬,终将迎来阳光明媚的春天。2025年,镁行业仍将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也蕴含着巨大的、新的发展机遇,镁产业要坚定发展信心,积极主动应对问题和挑战,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加强技术研发与创新,强化人才培养,为实现镁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内生动力。




中国有色金属报


了解更多有色金属行业资讯请访问中国有色网

http://www.cnmn.com.cn

编辑:彭薇

感谢关注中国有色金属报 中国有色网 

微信名称:中国有色金属报

中国有色金属报
关注中国有色金属报,即时收取有色金属行业热点新闻,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7。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