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当下找不到答案?许倬云的书,是一颗定心丸

文化   2024-10-22 07:04   吉林  


有这样一位先生。

当疫情席卷全球,每个人都被不确定性所笼罩时,他作为历史学家,一语道破了当代年轻人的困境:

「现在世界全球性的问题是,人找不到目的,找不到人生的意义在哪里,于是无所适从。」

当被问到:

在一个全球陷入精神危机、不知何谓人生意义的年代,我们该如何自处?

他只用七个字,便给当时身处隔离的无数人以力量和慰藉:

「往里走,安顿自己。」

一贯心高气傲的王小波,把他奉为「最最推崇的老师」。

罗翔对他钦佩有加:「老先生尤其难得有一颗爱普通人、为普通人寻求安顿的心。」

著名学者刘擎评价他说:「先生以博古通今的学问,关切民族与国民的境遇,思考人类文明的命运。」

不少人把他当作精神导师,称「先生好像一位活着的古人。」

许倬云先生在匹兹堡家中


他,就是当世史学大家许倬云。

1930年,许倬云生于江苏无锡,出生时他只有两斤七两重,由于患有先天肌肉萎缩,自小便与轮椅为伴。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7岁的他与家人一路逃难,颠沛流离。每每回忆起这段往事,老先生仍泪流不止。

1948年,许倬云跟随家人前往台湾,不久便考入台湾大学。

左起:费孝通、许倬云、金耀基


在大师云集的台大,校长傅斯年领他走进历史学的大门,李济先生教他人类学,沈刚伯先生教他希腊文化史,李宗侗先生教他古代社会史,董作宾先生教他甲骨文,严耕望先生教他秦汉隋唐的官制……
后经胡适推荐,许倬云进入美国芝加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毕业后,他同时在台大历史系和「中央研究院」史语所任职,而后又担任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

清华大学曾将许老的《万古江河》作为新生赠书,随录取通知书寄出。

如今,我们越来越难看到像许倬云这样的学者,横跨在新旧和东西之间,历史观惊人开阔。

更难得的是,无论治史、著书还是育人,许倬云一生都在主张为常民写史,把目光投向一个个具体的人。虽身体受限,却以心灵穿越历史波涛,「拿全人类曾经走过的路,都算作自己走过的路之一。」

当已过鲐背之年的许倬云再次出现在节目里,彼时的他,必须要用手臂靠在桌子边缘勉力支撑,才能与人长时间交谈。

但他依然在赶时间:「我该做的事我不要耽搁,尽量做下去。」

他从未间断对世界和历史的关照,虽年逾九旬,仍竭力给年轻人带去精神指引。
图源/《十三邀》

走出精神的危机,最重要的是从自身文化找到中国人安身立命的精神资源。中国文化的精神在哪里?许倬云先生指出,一代代中国人的精神、人性,多不在四书五经和二十四史,而是在市井陋巷、山野乡村、街谈巷议、共话桑麻……

许倬云先生,生于大陆、长于台湾、留学并任教于美国(王小波笔下那位“我的老师”),是美国匹兹堡大学荣休教授、台湾“中研院”院士,以其学贯中西的素养享誉海内外学术界,被称为台湾历史学界的耆宿,高屋建瓴的世界公民。


许先生是中国史研究的大家,他的西周史、春秋战国与汉代的社会史研究独步天下,但影响更大的是他打通中西、纵观古今的通史研究。他从世界的高度看中国,既高屋建瓴,又不失对中国文化的深情。


大师写专著不难,但大师写小书,却没有几位能够做到。而许先生的几部书都是叫好又叫座的畅销读物。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许纪霖说:“不要以为这类读物好写,只有学问到了炉火纯青、阅历通透人情世故、人生看尽江山沧桑的时候,方能够化繁为简,将历史深层的智慧以大白话的方式和盘托出。有学问的专家不谓不多,但有智慧的大家实在太少,而许先生,就是当今在世的大智者之一。”


为此,先知书店诚挚推荐“许倬云文明三书”,《我们去向何方》《世界何以至此》《三千年文明大变局》。这套书凝结了许倬云毕生的治学经验和人生思考,是他70年博学精思熔于一炉的集大成之作。光辉灿烂,蔚为大观。

这套书采用小开本平装装帧,轻便简约。知名设计师概念诠释,以不同形式“门”和“船”的元素,象征文明的走向和路径。内文里配有大量历史插画和知识注释,大师巨作也可以一读就懂,毫不费力。

此外,三本书中还收录了多篇许倬云新近的演讲全文,每一篇都饱含他对世界未来和人类命运的关切。立足于现实危机,以“大历史”的视野,反思中国与世界明。

前所未见的巨变时代,我们将何去何从?“文明三书”将给我们答案......

许倬云是一套密码,需要保存,需要不断书写。他的智慧,能帮助我们思考,中国从何处来,中国文化从何处来,又要向何处去。长按下图,识别图中的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还可在规格中一并收藏“许倬云作品集”)

张维迎教授指出:“读许先生的书有助于我们学会以平常心看待自己、看待世界,破除狭隘的种族偏见,以积极的态度拥抱全球化。”
 
清华大学校长邱勇还在给学生的录取通知书中附赠了许倬云先生的书,并叮嘱新生们完成阅读。他希望清华学子们能够学习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学会开放与包容,以更加开阔的胸怀和视野传承过去、把握未来。”长按下图,识别图中的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许倬云三部曲”。

 杨奎松 | 历史系新生推荐阅读书目
近代史最容易忽视的四个视角
激荡二十年 | 两千年帝制的终结
从辛丑到辛亥:晚清最后十年
杨天石:“竭泽而渔”的秘档追踪者
民国的三枚切片:幻象、表象、真相
本书堪称“断货王”,有位书友已陆续送给朋友多本珍藏
张宏杰:看着秦晖老师远去的背影,我为清华的学生感到惋惜
重建历史的公信力,需要杨奎松、沈志华这样的史学家
多数人选择站在赢的一边,而他选择站在常识和良知一边
跳出传统的革命叙事和政争视角,重看1944-1950的中国命运
 超越意识形态,揭示历史真相:“惟有他才能写出这样有深度、有内幕的书”

历史学参考
专注于推送历史文化类优秀文章,尤其注重中国近现代史内容,纵横历史现实,品评时代人物,关注时政焦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