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总支部书记当得好不好,得要拿实实在在的成绩说话,这一点张坤深有体会。15年时间,张坤用自己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让山星村发生脱胎换骨般的变化,并书写了一位村党总支部书记平凡而“不平庸”的历程。
从“平凡”到“非凡”的自我蜕变
江界河镇山星村是瓮安西南方向最小的一个村落,地理位置特殊,基础设施落后,自然资源匮乏,长期以来由于村组之间存在地界纠纷,人心涣散矛盾频发,造成经济发展滞后。
2009年6月刚大学毕业的张坤,怀着满腔热血想要大干一番事业,在了解到自己家乡困境后,“乡愁”成了一道牵绊,他放弃在大城市发展的机会,扎根乡村大舞台,用心播下“强村富民”的种子,用情书写“热辣滚烫”的青春。
“道路硬化暖民心,乡村振兴路先行”,在明确工作目标后,张坤积极申报项目,工作一年后,“一事一议”项目落户山星村,村“两委”及时召开群众会,大力宣传相关政策,充分听取村民意见,积极组织群众投工投劳,整村推进28公里入户硬化路。通过5年的不断努力,全村逐步实现了户户通水泥路,农村电网改造全部完成,农业灌溉水利设施基本完善,解决了群众急盼多年的难题。
“谁能想到,以前晴天一身土,雨天满身泥,人进不去、车过不了的山星村,现在也成了旅游界的网红打卡地。”山星村王大姐乐呵呵地说道。
调解群众稻田放水矛盾纠纷
从“1”到“N”的高效裂变
一条条硬化路印证了张坤工作中的艰辛与努力,但他并未就此停下为乡建设的脚步,而是再接再厉,想在山星村干一番“大事业”。“一手抓组织建设,一手抓产业发展”,经过6年的沉淀,山星村实现了产业兴旺、群众富足、环境优美、生态宜居,
“张坤书记在工作岗位上认真负责,他喜欢以数据说话,用实事履职,肯在集体经济、为民服务各方面下细功夫,他不仅是组织建设的‘主心骨’,人民群众的‘贴心人’,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山星村副书记陈洪称赞地说道。
张坤积极推动村民盘活闲置资产,建立利益链接机制,建设大型肉牛养殖场,党总支采取“企业合作+”模式,引进多家企业,培育党员致富能手,张坤以身示范发动群众种植种植马铃薯、玉米、优质高粱等经济作物1900亩,总产值达97万余元,带动就近就业群众280余人,实现了山星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从“有”到“优”。
帮助群众收割机播油菜
从“跟跑”到“领跑”的华丽转变
今年年初,张坤同志担任山星村党总支书记,他深感责任重大。在角色转变的过程中,积极调整心态,从思想上、行动上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形象。在产业方面更是大胆尝试,利用相关便民政策,因地制宜发展优势农业,依托坝区开展油菜集中育苗30亩、机耕机播试点建设128亩、水稻“钵体育苗”248亩,建设“油菜单产提升”“水稻百亩方”实验点,为群众真正带来技术与实惠,让山星村的优势农业更是锦上添花,领导与群众对张坤高度认可并一致好评。
张坤在产业方面,是发展的领路人,在解决矛盾方面,更是群众的贴心人,张坤自入村以来,加强村级治理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村民自治机制,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坚决做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有事共商量”。近年来,山星村未发生一起上访事件。
“秋老虎晒黑了我的皮肤,但晒热了我想为民服务的心,感谢组织给予我机会,让我回乡发展,接下来我会继续不惧考验,诠释不一样的自我。”张坤说。
作者:张思梦(江界河镇人民政府)
董正祥(瓮安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