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继续为世界经济注入确定性
时事
时事
2024-12-10 21:52
湖北
12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指出明年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也是时隔14年中国货币政策重回“适度宽松”,传递出积极有为的政策倾向。实际上,伴随一系列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协同发力,中国经济正在不断以自身的稳定发展,为世界经济注入更多确定性和可预测性。时隔14年 中国货币政策
重回“适度宽松”
据新华社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9日召开会议。会议指出,明年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充实完善政策工具箱,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打好政策“组合拳”,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外界注意到,这是2011年以来我国首次将货币政策基调表述为“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基调,由紧到松依次可划分为“从紧”“适度从紧”“稳健”“适度宽松”和“宽松”等几个区间。中央银行会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对货币政策进行调整。上一次使用“适度宽松”来描述货币政策是在2008至2010年左右,此后一直使用“稳健”来描述货币政策。业内专家指出,货币政策的提法从“稳健”变为“适度宽松”,意在更清晰地传递出积极有为的政策倾向,更好地稳定市场主体预期。对此,中钢经济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胡麒牧对《长江新闻号》表示,“稳健”这个提法其实是更加偏中性的。“适度宽松”,说明我们货币政策的这种扩张程度显然是有一个变化。从历史上来看,上一次中国提“适度宽松”的时候,是2008年下半年左右开始的。对比来看,那一轮的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刺激的力度还是非常大的。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提了一个跟那个时期相同的提法,说明我们的货币政策是由一个更加偏中性的,变为一个更加偏向于积极的货币政策导向。这样的话,对于市场信心的提振,肯定是比之前的力度要大。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
政策“组合拳”持续显效
一段时间以来,中国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系列政策“组合拳”协同发力、持续显效,对经济发展和市场信心起到了提振作用。中国今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4.8%的增速,在世界主要大国中稳居前列。国家统计局12月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2%,涨幅比10月回落0.1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6%;11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上涨0.1%,同比下降2.5%,降幅比10月收窄0.4个百分点。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中国的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改革开放持续深化,重点领域风险化解有序有效,民生保障扎实有力,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将顺利完成。无论是短期的经济表现,还是长期的经济发展潜力,都表明中国依然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胡麒牧分析认为,从9月份以来的这些政策“组合拳”下来以后,针对地方债的问题、房地产市场的低迷这两个核心问题,其实都给出了相对来说比较好的解决方案。“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本身对于房地产企业稳资金链都是有非常好的一个作用的。解决这两个大的痛点以后,无论是就业、消费还是投资,可能都会提振起来。这样的话,对我们未来一年经济的运行,还是有一个非常好的作用的。主要国际经济组织负责人
看好中国发展前景
针对中国经济释放出的这一系列积极信号,新开发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等主要国际经济组织的负责人纷纷表示,中国始终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和稳定锚,是多边主义的坚定维护者。中国持续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实现高质量发展,给世界特别是全球南方国家提供了巨大机遇。主要国际经济组织愿同中方密切协作,坚持多边主义,维护自由贸易和经济全球化,为促进世界的共同发展与繁荣作出更大贡献,共创人类命运与共的未来。一些外资金融机构近期密集发声,认为9月下旬以来中国政府发布的一揽子增量政策,叠加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存量政策,有力提振了市场信心、稳定了市场预期。近期,瑞银、摩根大通等也纷纷上调2024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测。胡麒牧指出,中国经济的增长不是完全依赖于外需的,我们有巨大的内循环作为支撑。中国这套产业体系、供应链体系,基本面是没有发生变化的。比如说我们的工业门类,比如说完善的供应链体系,以及我们越来越强的研发的能力,这些都没有发生变化。这就决定了中长期增长的基本面是没有变化的,我们依然是全球最适宜产业发展的一个经济体。总体来看,中国的经济竞争力和吸引力还是能够保持住的。湖北卫视《长江新闻号》!
编审 田园 解炜 张六超
责任编辑 胡蝶
剪辑 徐子新
制作 袁恬恬